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的CT表现特征,提高CT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CT表现,其中垂腺瘤34例,颅咽管瘤14例,脑膜瘤6例,唾星形细胞瘤5例,胆脂瘤3例,脊索瘤2例。全部病例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鞍区肿瘤的CT特征随其种类而彼此不同。CT平扫显示为低、等、高或混杂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后可为均匀性、不均匀性、环状强化或无强化。结论:鞍区的各种瘤具有能被CT平扫各增强扫描所证实的不同特征,从而为该区肿瘤的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鞍区肿瘤的CT诊断:附100例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00例鞍区肿瘤的CT表现。本组资料包括75例垂体腺瘤,17例颅咽管瘤,4例脑膜瘤和4例星形细胞瘤。CT对此区域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有时用CT诊断垂体微腺瘤也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病例。本文还对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鞍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鞍区肿瘤的MRI影像特征,探讨MRI对该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63例,其中垂体瘤35例,脑膜瘤6例,颅咽管瘤14例,脊索瘤7例,表皮样囊肿1例。全部病例行MRI平扫检查,52例行增强检查。结果:MRI检查,T1WI上肿瘤大多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结论: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张富森  陈新 《武警医学》1998,9(3):180-182
22例鞍区及其附近少见肿瘤的MRI诊断武警辽宁总队医院CT室张富森,陈新(沈阳110034)关键词鞍区肿瘤,MRI诊断鞍区及其附近的各类肿瘤常可累及相同的部位和组织结构,故临床表现相似。MRI对于鞍区常见肿瘤如垂体瘤、颅咽管瘤等的诊断比较明确[1,2...  相似文献   

7.
8.
鞍区肿瘤的MRI表现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鞍区肿瘤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MRI表现。结果:19例垂体大腺瘤、12例颅咽管瘤、9例鞍区脑膜瘤及4例鞍上池表皮样囊肿均有其一定的特征性MRI表现。垂体大腺瘤起源于垂体,大多数向上生长呈“雪人”形,个别向下生长突破鞍底,瘤体内可发生囊变(47%)或出血(32%)而致信号强度不均;颅咽管瘤多发生于鞍上,少数累及鞍内,囊实性或囊性者居多,其中于T1加权像上囊液可呈低、等、高不同信号强度为其特点;脑膜瘤多位于鞍上池前部,信号均匀与脑灰质相似,增强扫描有时可见脑膜尾征;发生于鞍上池的表皮样囊肿沿脑池生长,边缘不规则,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似。结论:MRI对鞍区肿瘤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学军 《西南军医》2007,9(3):18-19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鞍区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CT、MRI平扫及其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并与手术证实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信号或密度上各有特点,大部分病例影像检查能做出正确定性、定位诊断,部分病例信号或密度相似,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结论MRI是鞍区病变首选检查方法,能很好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解剖关系,显示血管及血管病变也明显优于CT,但CT在显示病变有无钙化及骨质破坏程度方面是MRI不能替代的,对鞍区病变做出正确诊断还应结合增强扫描及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鞍区占位的MRI表现,探讨不同病理情况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定性诊断水平.方法:病理证实的儿童鞍区占位性病变37例纳人研究,男15例,女22例,年龄1~14岁,平均6.4±3.7岁,采用GE1.5T或3.0T超导MR成像仪,完成冠状面T1WI、T2WI和矢状面T1WI平扫,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T1WI增强,2名高级职称医师共同回顾性分析MRI表现.结果:颅咽管瘤15例(40.5%),10例囊性,5例囊实性;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后囊性部分囊壁呈弧形或环行强化,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明显强化.Rathke囊肿10例(27.0%),位于腺垂体与神经垂体之间,6例呈长T1长T2信号,4例呈短T1短T2信号.胶质瘤4例(10.8%),均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儿童鞍区肿瘤种类繁多,但根据病灶所发生的部位和信号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多数能术前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59岁,反复发作性头痛两年,与情绪有关。查体无异常体征。CT表现:鞍内类圆形高密度影,提示鞍内占位。MRI表现:平扫鞍内见类圆形血管流空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异常强化,考虑鞍内动脉瘤。3D CE-MRA(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表现:脑基底动脉环左侧前交通支起始部动脉瘤,大小为17.1mm×13.4mm。DSA证实其位置并行栓塞治疗。讨论鞍区动脉瘤是脑基底动脉环前半部动脉局限性异常扩张,鞍旁多见,瘤体完全位于鞍内者见。常规CT平扫(图1)只能显示鞍区软组织密影,很难与鞍区肿瘤鉴别。MRI(图2)能够清晰显动脉瘤的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13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病变包括垂体大腺瘤囊变1例、垂体大腺瘤囊变伴出血3例、垂体微腺瘤囊变伴出血2例、垂体微腺瘤囊变2例、颅咽管瘤3例、蛛网膜囊肿1例、表皮样囊肿1例、Rathke's囊肿1例。结果:鞍区病变以垂体瘤常见,以长/短T1.长T2信号为著,一般为厚壁且内壁不规则呈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蛛网膜囊肿各序列呈脑脊液信号:颅咽管瘤、Rathke's囊肿信号较复杂。结论:应充分利用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体位成像、多种序列扫描从病变生长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与肇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的病因、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鞍区肿瘤术后并发低钠血症25例,其中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5例。所有患者术前、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监测血、尿钠浓度,血、尿渗透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根据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 本组出现低钠血症者占同期鞍区肿瘤手术的21,4%。25例中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15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10例。24例经积极治疗治愈,1例因并发肺内感染及ARDS死亡。结论 鞍区侵犯下丘脑的肿瘤术后易出现低钠血症;CSWS和SIADH临床上易混淆,需认真分析,明确诊断,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鞍区脑膜瘤的MR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50例,对其临床和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位于鞍区的病灶数为52个,22个病灶中心位于鞍上,30个位于鞍旁。肿瘤多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略高或低信号,41例行Gd-DTPA增强呈明显强化。结论MR对鞍区脑膜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鞍区病变的MRI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鞍区病变的手术病理资料及MRI资料,计算MRI诊断准确率,总结常见鞍区病变的MRI表现及鉴别要点,对误诊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76例鞍区病变中,男性46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44.8岁;垂体瘤40例,颅咽管瘤12例,脊索瘤4例,脑膜瘤4例,囊性及肉芽肿病变6例,生殖细胞瘤3例,其他少见病变7例;76例中误诊16例,诊断准确率78.9%,误诊率21.1%;误诊病例中,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误诊率较低,少见病变误诊率偏高。结论:鞍区各种病变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鞍上病变的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探讨鞍上病变的MR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13 6例鞍上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 3~ 70岁。均行MR平扫检查 ,其中 10 2例行MR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MR表现。结果 颅咽管瘤 49例 ,脑膜瘤 18例 ,表皮样囊肿 15例 ,生殖细胞瘤13例 ,胶质瘤 8例 ,蛛网膜囊肿 8例 ,错构瘤 5例 ,脂肪瘤 5例 ,Rathke囊肿 5例 ,转移瘤 3例 ,皮样囊肿 3例 ,畸胎瘤 2例 ,组织细胞X1例 ,结节病 1例。通过分析MR表现 ,提出可根据病变信号和组织学特点将鞍上病变分为囊实性病变、T1 WI呈高信号的病变、囊性病变和实质性病变 4大类。结论 将鞍上病变进行分类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鞍区及鞍旁区占位病变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85例鞍区及鞍旁区占位病变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就本院85例鞍区及鞍旁区占位病变作一回顾性评价。85例中包括垂体大腺瘤32例,颅咽管瘤16例,脑膜瘤9例,鼻咽癌6例,脊索瘤4例,动脉瘤3例,动静脉瘘3例,胶质瘤、转移瘤、粘液囊肿各2例,上皮样囊肿、组织细胞病、拉各氏囊肿、生殖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和纤维血管瘤各1例。结果:其中58例获得手术(52例)或活检(6例)病理资料,MRI诊断与病理符合54例,正确率为93.1%。结论:MRI是诊断鞍区及鞍旁区占位病变的良好方法,特别是对显示病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鞍旁肿瘤的MR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旁肿瘤MR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64例中脑膜瘤17例,侵袭性垂体瘤14例,神经鞘瘤9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转移瘤6例,表皮样囊肿6例,脊索瘤4例,淋巴瘤2例.鞍旁脑膜瘤信号和强化表现与颅内其他部位脑膜瘤类似;侵袭性垂体瘤累及鞍旁,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被包绕;神经鞘瘤以三叉神经鞘瘤多见,呈哑铃形跨颅中、后窝生长;海绵状血管瘤呈鞍内向鞍旁生长的哑铃形肿块,增强后强化显著,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周边强化逐渐向内充填;鞍旁转移瘤多为双侧性,常见于鼻咽癌颅内侵犯;表皮样囊肿T1WI信号高于脑脊液,DWI上呈高信号改变;脊索瘤为不均匀信号,伴斜坡骨质破坏;鞍旁淋巴瘤可为双侧性,伴颅中窝底骨质破坏.结论:鞍旁肿瘤M R表现各有特点,把握其特征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鞍区病变种类较多[1] ,容易误诊。本文对经病理证实MRI误诊的鞍区病变 7例作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鞍区病变诊断准确性。现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5例、女 2例 ,年龄 13~ 6 0岁 ,平均 31岁。本组 7例全经手术病理证实。1 2 检查方法 本组 7例用常规SE序列T1WI及T2 WI平扫 ,经肘静脉注入Gd DTPA 10~ 12ml行T1WI增强。层厚 3~ 5mm ,层间隔 0 .3~ 1mm。2 误诊情况 见表 1。表 1  7例鞍区病变MRI误诊情况病例病  史MRI表现MRI诊断术后病理1  女 ,1 3岁 ,癫痫发作 1 5d 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