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新生儿547例,对其中23例新生儿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据文献报道0.46%~4.28%[1],23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0.4%,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窒息缺氧、高钾血症、先天性心脏病、酸中毒及药物过量等,临床表现大多无特异性,类型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结论:针对不同的心律失常,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等,实施不同的治疗,预后较好,治疗重点在于原发病的治疗,祛除诱因,保护心肌,必要时联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异搏停作为治疗心动过速的有效药物已为临床熟知,近年来随着电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该药对某些快速心律失常有独特的治疗效应,我们在工作中迁到7例不同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应用异博停治疗取待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例患者女性5例,男性2例,年龄26-62岁;病程0.5~9年,其中5例病因为冠心病,2例未查出心脏病证据。1.1临床表现:有胸闷感5例,心悸7例,心前区疼痛2例;发病时心率为120-200次/分。1.2心电图特点:1例为房扑,1:1传导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早。其他5例均为室主性心动过速,曾分别予狄高辛,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预后。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住院并诊断为心律失常的52例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和随访。结果:窦性心律失常23例(44%);窦性心动过缓10例,窦性心动过速13例。异位心律29例(56%);房性室颤9例(频发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室性早搏6例(频发3例);室早并行心律失常1例;室性心动过速4例。各种传导阻滞5例(9%);不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2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AVB)1例,II度AVB(文氏型)1例,m度AVBl例。转归心律失常消失43例,占82%(43/52);失访3例,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多为良性.以窭性心律失常和旱搏常见.预后良好:室性心动过速如原发病严重则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4.
薛雨松 《中国医疗前沿》2012,(17):21+15-21,15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诊治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4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的不同严重程度分别给予相关检查。结果本组发现有9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合并有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4.43%。主要心律失常类型为窦性心动过速,占38.47%,室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也易出现。而房室传导阻滞、多源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等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也时常出现,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如年龄、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关键是及时针对病因和诱因综合治疗,而纠正失常的心率为次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资料,将结性或交界性心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定为良性心律失常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Ⅱ度Ⅱ型以上窦房传导阻滞、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定为非良性心律失常组,对比两组患儿的资料,分析病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结局。结果 45例心律失常新生儿,良性心律失常12例(26.7%),多无症状,经病因治疗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痊愈或好转,非良性心律失常33例(73.3%),均有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类型以快速心律失常为主,共30例(66.7%),死亡4例,未愈2例,常见病因为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窒息。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中非良性心律失常相对较多,多数有临床表现,常需抗心律失常治疗,预后与原发病及心律失常类型有关,室上性心律失常相对预后好,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HOP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前常有明显诱因,发病多在夜间睡眠中或凌晨清醒后.最早表现为四肢不同程度的迟缓性的肌无力,部分重度HOPP患者可并发心律失常及呼吸肌麻痹,急诊心电图检查发现所有病例均有典型T波改变.95例患者经静脉及口服补钾,配合安体舒通、硫酸镁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例重度患者死于休克和严重心率失常.结论对于HOPP,及早诊治是关键;而对于重度HOPP,心电监护、抗心率失常药物、抗休克治疗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附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方法:通过分析房室激动顺序,频谱中各波的特征和相对关系,分类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结果:21例胎儿心律失常中房性早搏12例,室性早搏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通过给孕妇吸氧等治疗,胎儿早搏大多可消失。结论:超声多普勒不但对胎儿心失常分类诊断明确,也可用于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8.
胎儿心律失常的诱因和预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胎儿心律失常的诱因和预后。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3年6月在我院产前检查中发现的胎儿心律不齐病例20例,分析母亲疾病史、胎儿心律不齐种类及预后。结果 7 例(35%)母亲孕前和孕期均无疾病,其余有心脏病史、孕期病毒感染史和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史。房性、交界性或室性早搏占 66.7%,其余为窦性心率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3 例未产, 1 例死胎,其余 16 例足月分娩,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315.0±436.9) g。新生儿中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持续室性早搏,其余均恢复正常心率和心律,无新生儿心功能衰竭和死亡。结论 大部分胎儿心律失常与孕期心脏发育不完善有关,可在出生后几天内恢复正常心律(率),不需特殊处理,胎儿严重心律失常需积极治疗,合并房间隔缺损者需在婴儿期予手术矫正。  相似文献   

9.
李嫚  刘洁云  秦雷 《中原医刊》2014,(24):71-73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和病因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收集开封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93例进行24 h 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并发心律失常120例,未并发心律失常7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心律失常类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19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有120例并发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52例,房室早搏26例,房性心动过速11例,心房颤动10例,室性早搏 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扑动5例;心律失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发生率均高于未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比例较高,以窦性心律过速和房室早搏较多,其常见诱因为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给予相应治疗可有效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率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洪浩江 《吉林医学》2012,33(18):3908
目的:观察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不同室性心率失常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不同室性心率失常患者中,以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室上性心动过速(PSTV),不同室性心率失常类型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共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6.0%,其中血压降低至90/60 mm Hg(1 mm Hg=0.1333 kPa)有3例,可通过调慢滴速和及时补充血容量后,得到逐渐回升;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有1例,其心率降低至50次/min,通过将药量减少后,心率可逐渐回升,达65次/min;发生恶心、呕吐反应有1例,通过将滴速进行调慢后,可获得自行缓解。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明显,能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327例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心律失常随医学临床检测手段进步和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近年其发病检出率明显增加,本文就327例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病类型,发病特点,临床治疗要点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显示,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病率以期前收缩最高,窦性心律失常次之,其次依次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动过速;老年人心律失常病因复杂,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心律失常且多数伴有基础疾病或全身其他疾病,临床表现不一;基础疾病依次为: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亦有少数患者病因不明;临床治疗矛盾,易复发。提示对老年人心律失常应综合分析其病情,治疗上应标本兼治,应尽量选择无副性作用的药物,尤其要认真对待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病可缓解或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2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ICD,并进行随访观察,从心电储存器中了解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情况。结果:1例发生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由于ICD放电过迟,导致患者心源性晕厥。另1例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ICD误感知,2例均经过重新调试,设置ICD工作参数,并联合足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随访至今未再有类似情况发生。结论:术后严密随访,合理设置工作参数,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提高ICD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曲哲 《河北医学》2013,19(4):578-580
目的:观察探讨PCI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PCI治疗发生心率失常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为左前降支病变作为LAD组,21例患者为右冠状动脉病变作为RCA组,4例为左回旋支病变作为LCX组,观察50例患者心率失常发生情况。结果:50例RA患者,20例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发生快速性心率失常,以SB,VPY2.VF多见,RCA组缓慢性心率失常发生率为57.14%(12/21),LAD组缓慢性心率失常发生率为28.00%(7/25),RCA组显著高于LAD组,LCX组与LAD及RCA组无显著差异。50例RA患者中血管开通时间〈4h者23例,4—8h为19例,〉8h者为8例,23例开通时间〈4h者7例发生SB,8例发生VP,5例发生VT均显著高于开通时间超过4h的患者。49例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或阿托品注射,电除颤等治疗外,心率恢复正常,仅1例(2.00%)死亡。结论:对AMI患者采用PCI治疗,术后RA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部位及再灌注开始时间密切相关,多数RA无需特需处理或经相应处理后均可消失或得到控制,极少数患者可引起死亡,术前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提高PCI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 对51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1项或多项围产高危因素共41例(80.39%),官内窘迫、娩出窒息、早产与心律失常发生有关,宫内窘迫和娩出窒息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较少引起室上性心律失常。胎儿期出现的心律失常伴随心血管异常,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26.67%),其次为胎儿心肌炎,生后出现的心律失常以缺氧心肌损害为主(44.44%),其次为电解质紊乱。房扑、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对心律平疗效好,与缺氧、低钙血症有关的房室传导阻滞对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疗效好,早搏多不需治疗,与缺氧有关的早搏消失快。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与围产高危因素关系较大,主要是缺氧心肌损害,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肌炎及电解质紊乱。产前胎儿心电监护和胎儿心电图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心律平对多种心律失常有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常见,且心律失常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方法多样.近年来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心律失常123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孕妇均平安通过妊娠及分娩过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妇女123例,年龄24~38岁、平均28.3岁,妊娠11~36周、平均33周,初产妇87例、经产妇36例;临床表现有心悸31例、气短18例、疲乏无力6例、头昏2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82例、房性早搏21例、室性早搏1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心房纤颤1例、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1例;合并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3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7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缺铁性贫血5例、支气管哮喘1例.  相似文献   

16.
参附注射液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志勇 《中原医刊》2004,31(9):37-3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在心电监护下转为窦性心律,1例无效。有效率94%。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快速、转复成功率高,无明显毒副作用等特点;其抗休克、抗心率失常的作用,将会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并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病机制及护理体会。方法46例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实验室检查为低钾周期性麻痹患者,经静脉补钾及口服补钾治疗,动态观察四肢功能、血清钾及心电图变化。结果42例于24h内症状消失,血钾血液恢复正常心律失常消失,肌力恢复,4例于48h内恢复正常。结论补钾是治疗的关键,细致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莫雷西嗪治疗心率失常34例观察宋瑾立,马文录,藏建章莫雷西嗪(MCZ)是一种酚嗪类衍生物,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数学者认为,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对房性和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均有较好疗效。其特点是治疗谱广、副作用低、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常规与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心率失常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诊断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低,并对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方面的检出率明显比常规心电图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和非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中的价值更高,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诊断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早期临床表现、诱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SVT2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面色苍白,发绀及呼吸道症状为主,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辅助检查部分心肌酶谱增高。发作诱因以感染为主。结论治疗上以心律平首选,辅以三磷酸腺苷(ATP),西地兰,地高辛治疗。顽固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乙胺碘呋酮治疗有效。潜水反应不适合新生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