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患者男,45岁,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腹部超声示巨脾.第1次确诊时间为2006年3月.血象:WBC 85×109/L,Plt65×109/L,RBC 3.5×102/L,Hb 108 g/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阴性.骨髓象:骨髓增生旱极度活跃,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0.20,早幼粒细胞0.04,中幼粒细胞0.20,晚幼粒细胞0.28,中性杆状核0.30,中性分叶核0.08,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性粒细胞占0.03.染色体检杳:Ph染色体阳性.按照1989年第二届全国血液病治疗讨论会分期标准[1]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4岁。2002年12月因乏力、腹胀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27×10。/L,Hh64g/L,BPC510×10。/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为8.27:1,粒系明显增生,原始+早幼粒细胞0.06,中晚幼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可见嗜酸、嗜碱细胞,红系明显受抑,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不减少。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7岁.因头昏、乏力2个月,伴发热1周而入院.查体:体温37.6℃,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23.7×109/L、N 0.84、L 0.13、M 0.03、E 0.007、RBC4.55×101:/L、Plt212×109/L、HGB 141 g/L.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无异常,乳酸脱氢酶2.672μmol·s-1·L-1、尿酸380μmol/L、尿素氮7.0 mmol/L.外周血细胞分类:中性分叶细胞:0.37,杆状细胞:0.46,嗜酸性粒细胞:0.02,嗜碱性粒细胞:0.06,淋巴细胞:0.06,单核细胞:0.03.外周血碱性磷酸酶(NAP)测定:对照阳性率27%,积24分,患者阳性率1%,积分3分.骨髓报告:原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35;中性粒细胞:中幼0.275,晚幼0.305,杆状核0.165,分叶核0.05;嗜酸性粒细胞0.01;嗜碱性粒细胞0.005.意见:粒系增生极度活跃,粒:红=18.1:1,粒系中、晚幼粒比例明显增高,红系增生明显减低(5.0%),淋巴细胞比例减低(3.0%),形态正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52岁,于2010年11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以间断骨痛、腹胀、低热(最高体温38.5℃)1个月余,加重3d入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69×109/L,红细胞计数3.8×1012/L,血红蛋白145g/L,血小板计数361×109/L,脾脏甲乙线16.9 cm,可入盆;骨髓检查: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012,早幼粒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002,中幼粒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023,晚幼粒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060,嗜碱性粒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的0.032;基因检查bcr-abl基因阳性,无激酶区突变;费城染色体阳性.口服羟基脲1.0 g/次,3次/d,化疗20 d后脾脏恢复到正常大小.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5.3×109/L,红细胞计数4.0×1012/L,血小板计数298×109/L,血红蛋白145 g/L,嗜碱性粒细胞0.020,复查骨髓达到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1998年6月因皮肤紫癜伴时有鼻出血及大关节疼痛入院.查血常规Hb 105 g/L,WBC 143.2×109/L,Plt 86×109/L,分类中幼粒8%,晚幼粒12%,碱性磷酸酶1%,积分13.行骨髓检查(BM)示:增生极度活跃,G:E=12.5:1,粒系90%,原粒6.4%,早幼粒4.4%,中幼粒14.4%,嗜酸6.0%.红系淋巴均受抑,巨核70枚,血小板散在分布.临床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入院后予羟基脲、靛玉红、安福隆等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差异.方法:对11例急变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5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2例为急淋变,9例为急粒变.52例初发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外周血嗜酸和或嗜碱细胞高于正常值,血小板多大于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各期细胞均可见,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高,伴有嗜酸和或嗜碱粒细胞增多,NAP积分可正常,这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所差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早幼粒细胞及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这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此外,尚需结合临床病史及细胞遗传学检查予以鉴别.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急变期外周血及骨髓多有嗜酸及嗜碱粒细胞增多,早幼粒细胞增多,同时结合NAP,临床病史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与急性白血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2岁.因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6月余,左肘关节疼痛3周于2005年10月6日收入我院血液科.6个月前因乏力,左上腹部饱胀不适,脾大,WBC 113.65×109/L,N 0.85,Hb 117 g/L,Plt 111×109/L就诊,骨髓穿刺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43.5:1,原粒及早幼粒0.003,中性中、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嗜碱性粒细胞0.005,ALP染色6%、积分6分,骨髓活检: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明显增生,以成熟阶段粒细胞增生为主,巨核细胞可见,红系淋巴细胞减少.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1.67×104拷贝/2μgRNA,Ph染色体阳性.诊断:CML慢性期.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58岁。因鼻出血、牙龈出血伴颌下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双侧颌下、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个鸽蛋大肿大的淋巴结,部分融合成直径约3~5cm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5cm,质硬,无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6.99×109/L,HGB66.7G/L,PLT28.7×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72%,原粒细胞0.1,早幼粒细胞0.04,粒细胞存在核扭曲、质疏松等病态造血;红系17%,可见大小不等、管核碎裂、核畸形等病态造血。外周血片原始粒细胞0.08。流式免疫学检查示骨髓幼稚细胞表达CD3…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64岁.继往体健,因乏力10余天,鼻出血半天入院.入院查体:肝、脾、淋巴结大小均正常,无发热、黄疸及皮肤黏膜病变.胃肠镜、胸肺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B型超声显示前列腺增生.生化检查:乳酸脱氢酶轻度增高.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b) 65 g/L,红细胞计数(RBC) 2.04×1012/L,网织红细胞0.004 8,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93.6 fL,白细胞计数(WBC) 2.35×109/L,血小板计数(Plt) 19×109/L,淋巴细胞占0.323 4,中性粒细胞占0.574 4,单核细胞占0.094 4.病理检查:骨髓涂片显示造血细胞增生活跃,粒红系比例倒置,早幼粒细胞0.046,中幼粒细胞0.12,晚幼粒细胞0.084,杆状核细胞0.066,分叶核细胞0.05;早幼红细胞0.002,中幼红细胞0.22,晚幼红细胞0.318,红系细胞可见嗜碱点彩细胞增多,红系细胞核扭曲、核分裂象增多;浆细胞0.014,淋巴细胞0.066,单核细胞0.014;原始细胞0.1;片尾可见较多意义不明的裸核细胞,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87岁.于2007年9月17日人院.患者于2007年8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进食量减少,伴恶心,无呕吐.8月3日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34×109/L,Hb 100g/L,血小板65×109/L.外周血WBC分类:原始粒细胞6%,早幼粒细胞2%,中幼粒细胞7%,晚幼粒细胞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29%,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2%,单核细胞11%,淋巴细胞14%,单核细胞绝对值计数3.8 × 109/L.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45岁,2004年7月21日因发现白细胞高18年就诊。患者18年前因皮肤感染迁延不愈,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高于40×109/L,血小板和红细胞具体数值不详,骨髓细胞检查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6.5∶1,粒细胞系占0.775,NAP:阴性,考虑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给予白消安、靛玉红交替服用,白细胞控制在10×109/L以下。于1997年10月复查骨髓细胞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5.4∶1,粒系明显增生,占0.76,中幼粒比值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胞体增大,其他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红细胞系增生偏低,全片见巨核细胞7个,后改用羟基脲…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7岁,2005年11月始出现颈部、腋下、腹股沟多发花生大痛性肿物,自觉发热、消瘦、体重下降5kg.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象示:WBC 42.4×109/L,Hb 107 g/L,Plt446×109/L,分类:早幼粒细胞0.12,中幼粒细胞0.10,晚幼粒细胞0.10,杆状+分叶核细胞0.38,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6,嗜酸性粒细胞0.01,嗜碱性粒细胞0.03.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4岁.因腹膨隆3月余于1998年2月17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表浅淋巴结不大,胸骨体中下1/3处局限性压痛,心肺(-),腹膨隆呈蛙腹状,肝脾触诊不满意,腹腔积液征(±).实验室检查:Hb 75 g/L,WBC 550×109/L,中性0.63,淋巴0.09,嗜碱0.07,嗜酸0.02,中幼粒0.08,晚幼粒0.11,BPC 724×109/L.  相似文献   

14.
患者汉族,25岁,8年前因全身乏力、腹部胀满1个月到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胸骨压痛,脾大;血象:W BC178.5×109/L,H b116g/L,Plt507×109/L,原始+早幼粒细胞占8%,中晚幼粒细胞占33%;骨髓象检查:增生极度活跃,原+早幼稚粒细胞占19%,嗜碱性粒细胞比值增高,红细胞系统受抑,血小板成堆可见。临床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 L)。给予羟基脲口服(1 ̄6片/d,分1 ̄3次口服),效果可,后坚持应用羟基脲、干扰素等药物治疗,W BC控制于(4 ̄32)×109/L。2004年2月患者由于妊娠自行停用羟基脲和干扰素,7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再次入院。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1.1 例1,女,18岁,1992年7月10日因头晕、乏力、齿龈出血入院。查体:体温37 ℃,P 87次/min,R 18次/min,BP 14.7/10.7 kPa。贫血外观,皮肤无出血,左颌下触及1 cm×2 cm肿大淋巴结,齿龈肿胀,有少量出血。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外周血检查:血红蛋白73 g/L,白细胞2.3×109/L,早幼粒0.08、中幼粒0.01、杆状分叶0.06、中幼红0.02、淋巴0.82、血小板58×109/L。骨髓检查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每日80 mg治疗,50 d时达完全缓解。随之应用DNR 60 mg×3 d、Ara-C 200 mg×7 d,1疗程治疗,随之又应用H 4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继发慢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不典型CML继发慢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 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68岁女性, 因乏力伴食欲减退15 d就诊。白细胞计数115.21×109/L, 嗜碱粒细胞计数5.09×109/L, 嗜碱粒细胞比例4.4%。肝胆胰脾彩色超声提示轻度脾大。骨髓涂片示:原始粒细胞约占0.12, 嗜中性粒细胞占0.28, 嗜碱粒细胞占0.36, 嗜酸粒细胞占0.04。外周血涂片:粒细胞比例增高, 原始粒细胞占0.03, 嗜碱粒细胞约占0.33。骨髓及外周血甲苯胺蓝染色阳性。骨髓流式细胞术分析:7.72%的细胞(占有核细胞)表达CD34、HLA-DRdim、CD33、CD13、CD117、CD38dim, 部分表达CD7、CD64及胞质内MPO, 发育阶段粒细胞占有核细胞34.37%, 发育模式异常, 嗜碱粒细胞占有核细胞44.69%。诊断为不典型CML伴嗜碱粒细胞增多, 给予降细胞及地西他滨去甲基化治疗1个疗程后, 复查骨髓中嗜碱粒细胞占0...  相似文献   

17.
患者1,男性,41岁。患者1992年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1992年1月21日出现牙龈出血,在外院查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于1992年1月24日转来我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均已亡故,死因不详。入院体检:体温37.6℃,全身皮肤粘膜可见散在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牙龈有少量渗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血象:WBC 2.4×109/L,幼稚细胞18%,Hb85g/L,PBC45×109/L,骨髓穿刺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105:1。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占93%,原粒细胞占4%、早幼粒细胞占85.5%。部分早幼粒细胞可见Aner小体。细胞化学染色:髓过氧化酶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t(15;17)。PCR检测PML-RARαmRNA阳性。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全反式维甲酸80mg/d口服。1个月后达完全缓解。以后给予DA、HA方案、MA方案(米托蒽醌+阿糖胞苷)交替巩固强化治疗5年。化疗间歇期  相似文献   

18.
近期我科用非骨髓清除性方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患者,男,48岁。主因“疲乏无力半年,腹胀1个月”于2001年4月16日入院。查体:脾肋缘下甲乙线6cm,甲丙线8cm,质硬,边钝,表面光滑,无压痛。血常规:WBC75×109/L,Hb101g/L,PLT75×109/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其中原粒0.01,早幼粒0.04,中幼粒0.265,晚幼粒0.25,嗜酸0.045,嗜碱0.05,巨核细胞423只;染色体核型t(9…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13岁,因“乏力1个月余,加重伴发热半个月”入院。于2016年4月初无诱因出现乏力、伴头晕、气短而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5.32×109/L,HGB 69 g/L,PLT 114×109/L。依照贫血,治疗3周,无效。2016年5月就诊于兰州军区总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39.25×109/L,细胞不分类, HGB 40 g/L,PLT 65×109/L。胸片、心电图及腹部超声均无异常。骨髓细胞学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占89.6%。无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细胞未见Auer小体和细胞颗粒。骨髓细胞免疫分型示:异常细胞占71.3%,CD34、CD38、CD117、CD33、CD15、HLA-DR占17.5%,MPO阳性表达。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示:DEK/CAN为阳性,余BCR-ABL、MLL-AF9、NPM-RA?Ra、PML-RARa、AML-ETO等均为阴性。白血病预后基因示:FLT3-ITD、C-kit、NPM1、CEBPa均阴性。染色体核型示:46, XY,t(6;9)(p23;q34)[20/20]。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2a DEK/CAN(+),行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标准方案化疗,化疗后未缓解(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占78%),6月8日行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诱导缓解化疗,7月7日复查骨髓细胞学示: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占16.4%;遂于7月10日行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G-CSF)方案化疗14 d,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artical response,PR)(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占5.6%),8月10日再次给予CAG方案化疗,复查骨髓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目前中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中。治疗中监测DEK/CAN均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20.
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急性变并发原粒细胞瘤已有报告。但慢粒急性变并发两处原粒细胞瘤极少见。我院收治1例慢粒急性变并发左颅后窝、左髂前臀部原粒细胞瘤。报告如下。男,19岁,因乏力,下肢浮肿半月,于1982年7月14日入院。查体,双腋下触及黄豆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肋下1.5cm,脾肋下12.5cm。血象,Hb7.1g,WBC200000/mm~3,原始粒1%,早幼粒2%,中幼粒18%,晚幼粒15%,杆状核22%,分叶核35%,嗜酸粒2%,嗜硷粒4%,淋巴细胞1%,Plat23万。骨髓象符合慢粒。口服靛玉红B_2,每天200mg,治疗46天,总剂量4800mg。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