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问题愈来愈受到医学界及某些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一个成功的感染控制计划是整个护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随着抗生素不断更新换代。滥用抗生素时有发生.不但诱发细菌的耐药性及真菌感染。侵袭性操作因素明显增加医院感染机会。免疫力低下病人及老年人、婴幼儿均易发生院内感染。故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有效抗生素.减少耐药菌产生。严格无菌操作及隔离技术,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对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胡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5):376-376,389
门诊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部门,其洁净程度及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与医院内感染密切相关。为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我们对1304例外科门诊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后监测,分析与手术感染的有关因素,加大监测力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了手术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神经外科发生的院内感染1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56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04例,感染率为5.6%.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2.9%.本组患者平均年龄大、意识障碍或昏迷发生率高;脱水剂、抑酸剂、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长;进行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比例高(P<0.05).结论采用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发生的58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58例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12例,普内科10例、呼吸内科13例、心内科8例、胸外科各7例,普外科8例。结论呼吸功能受损、脑功能障碍、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胸部及腹部手术后住院时间长的高龄患者,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根据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肿瘤病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肿瘤病人院内感染因素,找出应对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 根据2006年1月到12月我科1433例出院病人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相关感染因素,制定防范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1 433例住院肿瘤患者中感染42例,占2.9%,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1例,上呼吸道感染7例,胃肠道感染7例,皮肤感染1例,血管相关感染2例,其他4例.结论 化疗病人并发症多,血象低,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血管炎症等等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因素.另外,各种损伤性检查、治疗的开展,各种留置导管的使用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的规范执行不严,还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不当都给院内感染提供了机会.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执行院内感染规范,注意医院环境管理,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粟顺概 《新医学》2011,42(10):685-686,692
目的:调查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以非感染性疾病收入院的56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观察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562例新生儿中46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2%,2例患儿死亡,病死率为4.3%。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5 kg、静脉营养、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5 kg、静脉营养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胎龄小、低出生体质量、静脉营养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目的:确定多种危险因素与老年病患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性,为 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南医院呼吸内科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的老年住院患(年龄≥60岁),发生 院内肺部感染患(病例组)26例,无院内肺部感染患(对照组)64例,进行成组不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除放、化疗外,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治疗措施(包括:介入性检查、治疗,多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吸氧、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住院天数上均相差非常显,P<0.01;OR值均大于3。结论:老年患的年龄、吸氧、介入性的检查治疗措施、 住院时间长,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造成老年患肺部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和相应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早产儿705例,采用每月调查表和回顾性分析方法,翻阅患儿病历,统一填写表格,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引起院内感染的部位及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院内感染早产儿共15例。院内感染率为2.13%(15/705)。早产儿院内感染分布情况: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胃肠道、口腔、皮肤、眼部等部位感染。影响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消毒隔离技术不到位以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引起。结论:呼吸系统及胃肠道部位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应加强以上部位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加强保护性隔离,加强导管护理对预防和控制早产儿院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患者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病人实施化疗后,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更易诱发感染,因此探讨影响化疗患者院内感染因素以及提出防治对策,对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院化疗后发生院内感染的25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呼吸科收治的214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42例患者中138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4%。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是否有侵袭性检查或治疗、有无其他系统基础性疾病、是否应用过广谱抗生素及是否应用化疗药物或激素等。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疾病,做好病房的消毒与隔离、切断感染途径、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减少院内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呼吸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呼吸科收治的214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42例患者中138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4%.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是否有侵袭性检查或治疗、有无其他系统基础性疾病、是否应用过广谱抗生素及是否应用化疗药物或激素等.结论 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疾病,做好病房的消毒与隔离、切断感染途径、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减少院内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对策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发生院内感染的65例新生儿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探索临床对策。结果(1)共发生院内感染新生儿65例,发生率为3.8%;(2)医院感染发生率构成比中,呼吸道感染33.8%、消化道感染18.5%、败血症12.3%居前3位;(3)患者的感染情况与胎儿年龄(X^2=458.38,P〈0.05)、出生体质量(X^2=451.25,P〈0.05)、侵袭性操作(X^2=320.15,P〈0.05)及住院时间(X^2=420.16,P〈0.05)呈明显相关性。结论胎儿周龄、出生体质量、侵袭性操作及住院时间可作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应当积极采取临床对策,减少患儿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神经外科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 结合资料回顾性分析 78例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相关因素、护理要点。结果 在 78例患者中气管切开伴鼻饲、单纯鼻饲、单纯气管切开三组患者与其它神经外科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气管切开伴鼻饲组分别与单纯气管切开、单纯鼻饲组进行比较 ,其与单纯鼻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与单纯气管切开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气管切开和鼻饲 ,而鼻饲是发生感染的最重要原因。加强鼻饲护理 ,改变鼻饲方法 ,防止误吸 ,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管理 ,适时吸痰 ,严格无菌操作等是预防和控制呼吸感染的重要手段 ,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方法肝功能在本院中心实验室检查。腹水、血、尿、粪、痰及咽拭子细菌学检查均由本院细菌室检查。结果500例感染者共发生医院感染91例次。其中9例为2个部位感染,2例为3个部位感染。感染部位分布,上呼吸道28例次(36.96%),下呼吸道5例次(5.43%),胸腔感染21例次(18.12%)。肠道感染l3例次(14.14%),胆系感染l1例次(11.56%),泌尿道感染2例次(0.83%)。结论肝病除注意饮食卫生,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积极改善肝功能外,还应进行适当的保护性隔离,恰当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更严格、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以达到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精神科病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了其对策。院内感染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精神科病房为封闭式管理、精神病患者一般情况差、抵抗力低下、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医源性因素等。认为做好卫生宣教、加强管理、改善住院环境、加强病情观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精神科病房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和分析妇科院内感染发生状况,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12月3820例妇科出院患者进行院内感染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生院内感染114例,感染发生率为2.98%,其中高龄患者、化疗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此外,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等。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可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脏内科院内感染因素,并根据感染因素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肾脏内科收治的68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激素使用状况、病情等与院内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683例患者中共4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2%,其中院内感染18例,感染率为2.6%。年龄≥60、女性患者、使用激素治疗、病情严重、产生不良情绪、存在医源性问题等因素患者的感染率与其它各类情况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肾脏内科患者时,需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加强对院内易感人群护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感染对策,减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类切口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0年1月1日~6月30日3547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发生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进一步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Ⅰ类切口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0年1月1日~6月30日3547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发生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进一步处理。结果:3547例Ⅰ类切口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89例(98例次),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手术部位、泌尿生殖系统为主。98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出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革兰阳性菌20株,真菌2株。院内感染前三位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手术类型、手术次数、切口等级、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中心静脉插管时间、导尿管插管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均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机使用时间、导尿管插管时间是造成Ⅰ类切口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Ⅰ类切口术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气胸闭式引流术后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减少胸腔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32例病原学培养阳性胸腔感染患的年龄、引流管留置时间、合并症、临床表现、病原学及其药敏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年龄大、引流管留置时间长(p<0.01)、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和糖尿病易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加强预防,及时发现,尽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