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历史回顾 1924年Buerger根据大量资料,首先提出了本病先有动脉慢性炎症,血管内膜增厚,最后血栓形成及管腔闭塞的病理观点,并命名为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病,简称TAO。从此它才做为一个独立性疾病,常称为Buerger氏病。 1950年后,特别是1960年,Wessler等对此病的传统观念提出异义。他认为TAO是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从而否定TAO的存在,这一观点仅获得少数学者的支持。后来许多学者从病因学、流  相似文献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即Buerger氏病,是一种特发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节段性、阻塞性血管疾病,主要累及肢体中小动脉和静脉。1879年Felix von winiwarter最先报道,1908年美国Leo Buerger正式提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这一名词,以后称之为Buerger氏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患者病变血管中雌激素受体(ER)、补体调节蛋白(CD59)及IgG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30例男性Buerger病患者截肢肢体动脉血管和30例正常男性(对照组)外伤截肢肢体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膜ER、CD59和IgG抗体的表达水平,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Buerger病患者动脉血管内皮细胞ER和CD59表达均强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膜IgG表达弱于对照组(P〈0.05),而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膜下IgG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ER和CD59分别与IgG抗体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Buerger病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细胞中ER和CD59表达均上调,可能与Buerger病血管病变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志彬  王胜文 《吉林医学》1998,19(6):340-341
<正>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D)又称 Buerger 病,为一种累及周围中、小动静脉的周围炎症和闭塞性疾病,可导致动脉纤维化及血栓形成。主要发生于四肢动脉、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极少发生。本文报告了自1995年~1997年28例经临床及数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人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患的足背动脉(DPA)及胫后动脉(PTA)的血流动力学。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0例健康人及18例Buerger患的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Buerger患的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改变且PI值增高。结论:Buerger病的患肢动脉出现血管痉挛或供血不足甚至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亦称Buerger氏病,是全身中小血管炎症闭塞性病变,主要侵犯下肢,自1908年Buerger报导此病以来所探索的治疗方法,其疗效均不满意。日本西村昭男于1979年首次报导吻合血管的大网膜移植、对此病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报导我科自1981年以来采用显微血管吻合的大网膜移植治疗闭塞性脉管炎共7例,术后3~3.5年随访疗效满意。 收治的7例中,血管闭塞分类,Ⅱ型6例,Ⅰ型1例。营养障碍期4例,坏死期3例。手术方法基本按西村昭男术式。入网膜延长60~85cm,以胃网膜右血管为蒂,其中6例与股动脉和1例与骼外动脉作端侧吻合。静脉均与受区大隐静脉作端端吻合。胃网膜右动脉外径为1.86~3.0ml,其静脉外径为1.86~4.0mm。术后症状消失,患肢血循改善,皮温正常,足趾溃烂处愈合。本文就手术技术提出见解,对此治疗方法提出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Buerger(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动脉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30例男性Buerger病患者动脉血管和30例正常男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ER(雌激素受体)、NF-kappaBP65(基因多显性核转录因子)蛋白、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CD59(补体调节蛋白)和IgG(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1)Buerger病患者截肢动脉血管内皮细胞ER、NF-kappa BP65蛋白、ICAM-1、VCAM-1及CD59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显著性增强(P<0.001);而IgG在Buerger病患者截肢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膜表达水平却较正常动脉血管内皮显著性减弱(P<0.001),但IgG在Buerger病患者截肢动脉血管内膜下表达却显著强于正常动脉血管内皮细胞(P<0.001).(2)从60例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检测数据提示ER和NF-kappa B蛋白表达呈直线回归关系(B=0.706,P<0.001);ER和IgG抗体表达是呈直线回归关系(b=-0.594,P<0.001);CD59和IgG抗体表达是呈直线回归关系(b=-0.547,P<0.001);ER在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和IgG在动脉血管内膜下的表达是呈直线回归关系(b=0.649,P<0.001).结论:(1)Buerger病患者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导致NF-kappa B的激活,引起ICAM-1和VCAM-1表达增强,加速了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2)Buerger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分泌CD59,对由体内高水平雌激素导致增多IgG等抗体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Buerger病表现为四肢末端包括小动脉及中等动脉在内的闭塞性脉管炎,通常伴有血栓性静脉炎。由于此疾病在吸烟的男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孕妇出现这类疾病的病例极少见,以往仅报道过3例。所有病例均提示Buerger病随妊娠进展而恶化,但抗凝治疗有效。因此,需要对妊娠期并发Buerger病的孕妇严密观察其病情。妊娠期并发Buerger病@KikuchiN.$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Shinshu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Matsumoto,Nagano,Japan @Kanai M. @Kita N. @朱国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在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元内的表达。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的Buerger’s病男性患者腰交感神经节标本,Buerger’s病患者组:23例,对照组:12例。应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对照组腰交感神经节神经元AP-1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差异。结果: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节神经元中AP-1的基因表达(P=0.045 9)、蛋白表达(P=0.028 3),高于对照组。结论:AP-1在调节Buerger’s病细胞增殖和血管炎症反应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免疫调节作用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又称Buerger's病(Buerger’s disease)。是一种以中、小动脉和静脉节段性、无菌性炎症和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闭塞性疾病。Winiwarter^[1]于1878年首先描述该病,称之为闭塞性动脉内膜炎(endarteritis obliterans)。Buerger^[2]通过系统地研究于1908年为其命名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相似文献   

11.
金旭 《开卷有益》2014,(10):14-15
<正>肢端动脉痉挛病是因肢体末端小动脉痉挛引起的疾病,发生在肢体末端指的是手指和足趾,过去这种病称为雷诺氏病,现在统称为肢端动脉痉挛病。该病是由于血管神经功能的紊乱而导致,主要引起肢端动脉所支配的手指或足趾因血管痉挛出现对称性、间歇性的苍白与紫绀。肢端动脉痉挛病多发生在20~40岁的女性,尤其是神经敏感性较高的群体,这可能与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交感神经机能亢进使肢端血管产生痉挛;也有的认为是肢端动脉对  相似文献   

1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又称Buerger病.是一种以中、小动脉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动脉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引起患肢远侧段缺血性病变.病人大多为男性,好发于青壮年,绝大多数有吸烟史,常伴有患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和雷诺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1972年1月到1978年3月用大网膜移植术治疗Buerger氏病24例。适应症:长期保守疗法无改善,病情进展快,有溃疡形成、安静时疼痛等严重症状。动脉造影显示下肢广泛动脉闭塞而且以膝部为中心的侧支循环不发达,无法施行直接重建血运手术,估计需截肢者。手术步骤:取上腹正中切口。检查大网膜血运及血管分支情况和有无粘连。从横结肠上游离大网膜。沿胃壁游离时应保留胃网膜动静脉及其大网膜分支,结扎其向胃前后壁分支。左侧于胃网膜左动脉的贲门侧2~3  相似文献   

14.
王新玲  李华  孙邈 《新疆医学》2007,37(2):131-13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也称Buerger病,是一种主要累及周围中、小动脉的炎症性闭塞性疾病,伴行的静脉和浅表静脉也常受累,以下肢血管为主。亚洲发病率高于西方,尤其是寒冷地区。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主要临床表现有疼痛,末梢感觉和皮肤颜色改变,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营养缺乏性变化,病变及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最终可导致肢体末端坏疽和溃疡。  相似文献   

15.
<正>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Buerger 氏病)是一种以动脉为主、静脉同时受累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血管疾病,以亚洲地区多发。对其病因,国内外学者提出许多学说,但到目前仍未有定论,还在进一步研究过程中。近二十年来,随着免疫学、遗传学的迅猛发展和边缘学科的渗透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更加促进了对 TAO 病因机制的探讨。不少学者通过对 TAO 病人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免疫病理学的研究,认为此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有家族遗传因素存在。所以一些学者进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坏死和炎症为主要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大血管性血管炎、中等血管性血管炎(包括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和小血管炎(包括韦格纳氏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Buerger运动操对患者患病下肢侧支循环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92例卧床的糖尿病下肢血管发生病变的患者分成2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帮助患者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减少患肢的静脉回流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Buerger运动操。治疗7 d后观察2组患者血管病变改善情况以及对患者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χ2=4.039,P<0.05);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uerger运动操对于防治糖尿病患者患上下肢血管病变有明显效果,应用之后患者踝肱指数及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电视腹腔镜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Buerger病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本院普外科 2 0 0 2年 6月至2 0 0 3年 10月采用电视腹腔镜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 (VALLS)治疗Buerger病 7例。双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 3例 ,左侧 3例 ,右侧 1例 ;行右股总动脉 -股浅动脉搭桥 1例 ;右大隐静脉原位动脉化 1例 ;足趾坏死行截趾或小腿截肢 2例。结果 :7例患者经腹腔镜腰交感神经节切除均为病理证实 (只有 1例病理报告为 1枚淋巴结 )。手术后即刻下肢皮温明显升高。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仅 1例术中出现皮下气肿 ,经对症处理 3天后完全恢复正常。随访 2~ 18月 ,平均 8.7月 ,效果良好 ,表现为皮温正常 ,肢体血供改善 ,疼痛显著缓解或消失。结论 :VALLS具有切口小 ,创伤小 ,手术视野清晰 ,解剖定位准确等优越性 ,疗效满意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出血性烟雾病的出血机制及检查诊断方法。方法:对67例颅内出血患者经头部CT和脑动脉血管造影检查,部分病例经腰穿检查。结果:67例患者诊断为烟雾病,其累及血管为单恻、双侧颈内动脉分支和/或椎动脉分支,其病变区出现异常增生的小血管,CT检查患者颅内有不同部位出血灶。结论:通过分析出血性烟雾病,其病因为免疫反应性血管炎导致了脑动脉血管管腔狭窄闭塞,引起失代偿性小血管增生;而出血、再出血的机制为增生的小血管壁变薄,血管腔增大,或粟粒状、囊状动脉瘤破裂,或室管膜下梗塞;检查诊断方法要主为经皮动脉穿刺插管全脑动脉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