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自强  刘万林 《中外医疗》2014,(30):197-198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最主要的病因是长期或过量使用激素,由此,医学领域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发机制进行了实验与研究。现阶段出现的有关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研究,主要包括诱导性细胞凋亡学说、诱导性骨质疏松学说及血黏度提升学说等。该研究主要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相关病理机制进行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此病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对近十年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文献做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组织中存在大量凋亡细胞。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的凋亡基因主要包括Bcl-2家族、p53基因、Caspase家族、Fas受体、一氧化氮等。结论:激素可以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上调p53基因、调控Caspase家族、激活一氧化氮合酶诱导骨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3.
单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激素所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健康成年中国白兔32只,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6只,每次肌注甲基强的松龙40mg/kg,连续3d,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研究病程中脂肪代谢变化规律。对股骨头标本行HE染色,光镜观察,研究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从第2周开始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E染色示髓腔内脂肪细胞增生,骨小梁变细,骨细胞核固缩、靠边、深染,骨陷窝空虚增多。且骨陷窝空虚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主要与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药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不同中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直接的墨汁灌注,对股骨头进行观察。结果 造模组中血管有破坏,补肾组中有大量的新生血管,祛痰湿组的血管较少出现血管的扭曲。结论 补肾和祛痰湿法可改善股骨头内的微循环,减少骨坏死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诱导成功的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生骨胶囊组,股骨头坏死愈胶囊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通络生骨胶囊、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混悬液灌胃,于治疗8周后处死取材,行常规HE染色及VEGF染色观察。结果正常组VEGF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比率最高,模型组最低,股骨头坏死愈胶囊高剂量组和通络生骨胶囊组相当,但较正常组均低,且高剂量组和通络生骨胶囊组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抑制了激素促使VEGF表达持续减弱的趋势,有效改善股骨头内微循环,扭转股骨头缺血状态,促进骨小梁再生与修复,达到防治SANFH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振朴  王万明 《医学综述》2008,14(24):3737-3739
随着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使得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进行早期干预,使保存患者自身关节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一些国内外学者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采用药物、骨组织工程及物理治疗等手段,进行早期干预。从而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寻求有效保存自身关节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已并非少数,但骨坏死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并不单纯与激素的总量成正比,总是存在个体差异。近年来,许多学认识到,血管的过敏状态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采用马血清由兔耳缘静脉注入造成过敏性血管炎,再应用大剂量激素制作出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从而观察了此模型中骨坏死的病理改变及对微血管形态、密度进行分析,探讨了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胡兆林  常峰 《医学综述》2022,(3):466-470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类型,主要由患者长期或短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所致.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但随着糖皮质激素的应用,SANFH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且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探究其发病机制非常必要.细胞凋亡及信号通路均参与了SANFH的发生,如成骨细胞的...  相似文献   

9.
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建立动物模型 ,探讨激素所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ANFH)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健康成年大耳白兔 36只 ,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 2 4只 ,按每周 2次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 7.5 m g/ kg诱发股骨头坏死模型。对照组 12只 ,每周 2次肌注等量生理盐水。通过对动物体态的观察及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检测 ,研究病程中血脂变化的规律。对股骨头、肝脏标本行 HE染色及苏丹 脂肪染色光镜检查。结果 :从第 2周开始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就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组织学表现为骨小梁变细 ,骨细胞核固缩、靠边、深染 ,骨陷窝空虚增多 ,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髓腔内脂肪细胞增多 ,骨细胞内可见脂滴 ,髓血管内可见脂肪栓子。结论 :激素性 ANFH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 ,可能与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 ,以正确指导临床。方法 :2 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给模型组动物大剂量肌注醋酸泼尼松龙 (8mg/kg) 8周 ,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造模开始后第 4周、8周、1 2周两组动物各取 2只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并在两组动物中各取 4只测定晨空腹血中一氧化氮、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股骨头骨质疏松 ,光镜下空骨陷窝数增多 ,脂肪细胞数增多 ,扫描电镜下骨小梁断裂塌陷 ,骨基质表面胶原纤维松解、断裂。模型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血浆中一氧化氮、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下降 (P <0 0 1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的含量升高 (P <0 0 1 )。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能与一氧化氮含量及纤溶系统的活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蚀宁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马血清与甲基强的松龙造成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骨蚀宁组,测定其血中局部组织血流量(rBF)、肿瘤坏死因子(TNF),同时取骨在光镜下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仙灵骨葆组与骨蚀宁组rBF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仙灵骨葆组与模型组TNF含量差别不大(P>0.05),而骨蚀宁组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仙灵骨葆组比较,骨蚀宁组TNF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仙灵骨葆组和骨蚀宁组空骨陷窝百分比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均未达正常,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蚀宁组股骨头骨小梁和骨细胞的损害明显减轻.结论:骨蚀宁可通过改善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抗炎性反应以及保护和促进骨细胞再生达到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淫羊藿配合髓芯减压术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基泼尼松龙的方法诱导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手术组(髓芯减压术)、中药组(淫羊藿)、综合组(髓芯减压术+淫羊藿).治疗后对各组股骨头的骨密度、病理组织学、IGF1、B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骨密度明显下降,中药组、手术组、综合组均有所改善,综合组改善效果最好.HE染色综合组骨小梁饱满,排列规则整齐,骨细胞基本正常,造血细胞丰富,脂肪细胞较少.IGF1mRNA和蛋白水平,模型组高于对照组.BMP-2 mRNA和蛋白水平,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IGF1、B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中药组与综合组,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而在中药组和综合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手术组,且IGF1与BMP-2 mRNA及蛋白在股骨头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淫羊藿可上调成骨相关蛋白IGF1和BMP-2的表达,其与髓芯减压术相结合可有效促进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蚀宁Ⅰ号、Ⅱ号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60只家兔,随机抽取6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4只用于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三酰甘油大于1.00 mmol/L判为血瘀证。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健骨生丸,治疗组辨证给予骨蚀宁Ⅰ号、Ⅱ号(血瘀证用Ⅰ号,肾虚证用Ⅱ号)。于模型复制后4周、8周、12周分批处死家兔,每组6只,光镜下观察股骨头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骨坏死比模型组减轻,空缺骨陷窝数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复制第4周,模型组VEGF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治疗组灰度值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复制后8周,模型组灰度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模型复制后12周,阳性对照组、治疗组VEGF灰度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VEGF灰度值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骨蚀宁Ⅰ号、Ⅱ号通过增强VEGF的表达,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管形成和骨坏死修复。  相似文献   

14.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是世界性的难治病,其主要受限于局部坏死骨组织修复作用的不足,最终造成股骨头塌陷而导致肢体的功能障碍。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具有强烈的诱导骨组织形成作用的局部生长因子之一,能弥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过程中骨组织修复的不足。该文简要介绍当前对BMP的基础研究,重点回顾总结了BMP单独或联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及其疗效以及优缺点,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凝血-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各组分别采血测定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结果1)凝血系统指标变化:AT-Ⅲ:给药24h后明显升高(P<0.05),然后开始下降,1周时下降最明显(P<0.05);TM:给药后24h开始升高(P<0.01),1周时升高最明显(P<0.01)。2)纤溶系统指标变化:tPA:给药后24h至2周时均明显降低(P<0.01);PAI-1:给药后24h至2周时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模型动物的凝血-纤溶系统存在明显功能障碍,这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同种骨软骨支架治疗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索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从实验兔的耳中央动脉采取动脉血5 mL,再通过离心方法获取PRP,用16号骨髓穿刺针从实验兔自体股骨髓腔抽取骨髓5 mL,把抽取的骨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和成骨诱导.对已获取PR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实验兔进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取同种股骨髁部骨软骨制作软骨支架,最后以制备的软骨支架为载体,将经过成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到软骨支架上,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用16号骨髓穿刺针对坏死的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术,术中将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坏死的股骨头下.实验动物共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为空白对照;B组仅进行髓芯减压;C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经过成骨诱导培养的细胞;D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后在第2、4、8周各组分别处死6、6、8只,每只实验兔的股骨头行大体标本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D组治疗效果最显著,通过空骨陷窝计数发现D组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通过PRP的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软骨支架材料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提供良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其向成骨细胞分化;PRP和软骨支架材料联合应用可促进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形成蛋白-2(BMP2) mRNA的影响.方法 运用改进马血清联合甲强龙造模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模型兔分为生理盐水组、复方骨肽组、三七总皂苷组各10只,分别于股骨头局部注入生理盐水、复方骨肽及三七总皂苷,连续治疗4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兔骨组织VEGF及BMP-2的mRNA表达量.结果 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的BMP2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三七总皂苷组与复方骨肽组的BMP2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VEGF mRNA的表达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且三七总皂苷组高于骨肽组(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对提高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的VEGF mRNA和BMP2mRNA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