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23例,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7例,浅Ⅲ型6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5~68岁(41.2±15.1岁)。患者入院时均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表现,术前JOA评分10~14分(12.8±1.6分)。13例齿状突骨折无移位或牵引后复位良好的Ⅱa型、Ⅱb型、浅Ⅲ型患者行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8例牵引后复位不理想及2例Ⅱc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3例患者均未出现血管、食道损伤及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23例患者随访8~30个月(18.0±6.4个月)。5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半年JOA评分14~17分(16.3±1.3分),平均改善率为83.3%。术后影像学复查寰枢椎对应关系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1例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患者随访至8个月时骨折端尚未愈合,其余12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均骨性愈合。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18例齿突骨折前路螺钉固定术,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998年12月至2004年2月,前路螺钉固定治疗创伤性AnclersonⅡ型齿突骨折脱位18例,男15例,女3例,平均42.2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受伤后平均5d内行前路齿突螺钉固定手术,术后颈围保护6周。进行了定期的临床和X线检查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15.8个月。得到随访的17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内固定螺钉松动,移位或断裂。结论 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突骨折既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又能保留寰枢关节活动性,骨折愈合率较高,并发症低,是治疗AidersonⅡ型齿突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齿状突骨折约占颈椎骨折的10%~15%,以往对需要手术治疗者多采用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我科2004~2006年对3例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进行了颈前路直接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齿状突骨折临床多见,约占颈椎骨折的10%-15%,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诊断治疗困难。Anderson-D’Alonzon分型中,Ⅱ型和浅Ⅲ型骨折不稳定,容易移位,非手术治疗骨折不愈合率高,故常采用手术治疗。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用于临床以来,因其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被认为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理想术式。总结我院2000年12月。2006年6月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28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经验,进一步评价该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AOSF技术治疗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9~78 岁,平均(52.6±3.2) 岁.按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20例,浅Ⅲ型12例.均采用1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通过上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和CT进行评价.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月,平均18个月.除2例Ⅱ型骨折未愈合外,其余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6例,3例遗留颈部僵硬感,但临床检查无活动受限,2例合并颅脑损伤者残留部分头痛、头晕.结论 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有效和安全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不同术式治疗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效果,探讨其术式选择。方法:2002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21~68岁。术前均伴有颈项部疼痛和活动受限,17例合并不程度寰枢水平的颈脊髓损伤症状。19例为单纯齿状突骨折,65例合并寰枢椎脱位。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复位。根据骨折线类型、伴随损伤和骨质情况,58例采用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A组),26例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B组)。结果: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A组58例患者54例获得骨性愈合,4例纤维性愈合,颈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正常;B组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旋转功能不同程度受限。结论: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应根据齿状突的骨折线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单枚中空螺钉固定可保留颈椎的正常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鲜ⅡA型齿突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12月,空军总医院骨科收治新鲜ⅡA型齿突骨折13例,其中5例采用Halo-vest支架外固定治疗(外固定组),8例采用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以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作为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术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内固定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外固定组。5例外固定组患者术后12周时3例骨折愈合,2例未融合者延长佩戴时间,末次随访时全部骨折愈合。8例内固定组患者术后12周时全部骨折愈合。外固定组发生钉道感染1例,螺钉松动2例,骨折畸形愈合1例。内固定组发生螺钉退出1例。结论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适用于治疗无手术禁忌证的ⅡA型齿突骨折,Halo-vest支架适用于有前路齿突螺钉手术禁忌证的ⅡA型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Ⅱ型齿状突骨折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2例Ⅱ型齿状突骨折分别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获3~24个月的随访,内固定均无松动,骨折均愈合和植骨融合.结论 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适合治疗齿状突骨折ⅡB型,寰枢椎椎弓根钉适合ⅡC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18例齿突骨折前路螺钉固定术,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998年12月至2004年2月,前路螺钉固定治疗创伤性Anderson型齿突骨折脱位18例,男15例,女3例,平均42.2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受伤后平均5d内行前路齿突螺钉固定手术,术后颈围保护6周。进行了定期的临床和X线检查随访。结果平均随访15.8个月。得到随访的17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内固定螺钉松动,移位或断裂。结论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突骨折既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又能保留寰枢关节活动性,骨折愈合率较高,并发症低,是治疗Anderson型齿突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O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安全性、效果和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从2000年8月~2002年10月,应用AO经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16例。其中Ⅱ型9例,Ⅲ型7例。采用1枚螺钉固定13例,2枚螺钉固定3例。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体格检查,拍摄上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和CT检查。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16例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率93.8%(15/16),1例经过延长外固定时间最终达到骨愈合,2例遗留颈部僵硬感,但临床检查无活动受限。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AO颈前路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和Ⅲ型齿状突新鲜骨折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适当的外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经皮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皮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05-2013-02采用经皮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15例,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方法,均为Ⅱ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摄X线片观察寰枢椎稳定和内固定物位置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84-125 min,平均98.7 min;术中出血量8-30 ml,平均11.2 ml。15例均获得良好复位,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组获得随访10-21个月,平均13.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螺钉位置良好,寰枢椎稳定。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6.8个月;无血管、神经、气管及内固定物失效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皮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骨折足够稳定性等特点,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14.
枢椎齿状突骨折约占成人颈椎骨折的9%~15%[1].对于老年人来说,齿状突骨折是最常见的颈椎骨折类型[2],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仍在升高[3].老年人齿状突骨折多发生于平地摔倒等轻微外伤[4],其中Anderson-D'AlonzoⅡ型骨折可占到90%以上[5].由于枢椎齿状突独特的解剖结构,加之老年人骨质疏松、身体状况差等原因,老年人发生齿状突骨折尤其是Ⅱ型骨折后,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概率较高,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33例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男13例,女20例,年龄65—89岁,平均78岁。12例采用保守治疗(牵引、颈围、头颈胸石膏固定),9例采取前路单枚螺钉固定,12例采用后路C1-C2融合技术。评价保守治疗、前路手术、后路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期间无患者死亡,随访11-47个月,平均26个月,保守治疗7例不愈合,前路螺钉固定3例不愈合,后路融合2例不愈合。12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于其他疾病。结论:对于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对于采用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需结合患者齿状突具体形态、骨折类型来决定,单纯前路单枚螺钉固定效果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2007年12月手术治疗1例AndersonⅢ型齿状突骨折,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20岁,车祸致颈部外伤,X线及CT三维重建示:AndersonⅢ型齿状突骨折,骨折远端向前方移位.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2007年12月手术治疗1例Anderson Ⅲ型齿状突骨折。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4):2214-2218
[目的]评估C_(1/2)后路椎弓根螺钉骨折复位非融合内固定术对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术+Ⅱ期去除内固定术治疗的齿状突骨折患者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17~78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和影像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手术时间75~160 min,平均(95.32±18.46) min;出血量90~400 ml,平均(150.47±50.92) ml。术后脑脊液漏2例,其中1例保守治疗后愈合,另1保守治疗失败后行二次手术修复硬膜治愈。切口浅表感染3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6.46±1.32)个月。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7.62±0.91)分降低至(2.91±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7.21±2.11)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13.22±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C_(1/2)活动度得到保留。影像方面:术中所有患者C型臂X线机透视下显示寰枢椎完全复位,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内固定物已取出,齿状突愈合良好,无畸形,C_(1/2)间隙正常。[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非融合术+Ⅱ期去除内固定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可保留C_(1/2)活动度,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鲜齿状突骨折手术前、后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46例新鲜齿状突骨折行手术治疗,前路齿状突空心螺钉固定35例(前路组),后路C1,2椎弓根钉固定11例(后路组).结果术后随访25~50个月.前路组出现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骨折延迟愈合及1例声音嘶哑,其余均达骨性愈合.结论前路空心螺钉固定术可以作为治...  相似文献   

20.
程才  李书奎  王璐  赵晔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1):843-845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内固定对Ⅲ型齿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6例Ⅲ型齿突骨折患者进行改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619个月,平均(8.5±1)个月的随访,16例骨折均愈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3例,明显改善3例。无内固定物及脊髓神经相关并发症出现,寰枢椎间活动程度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结论改良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Ⅲ型齿突骨折手术创伤较小,恢复快,并保留了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