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对36例胰腺体尾部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术前34例诊断为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物,2例不除外恶性,肿物中位直径5cm,平均(1.2~12)cm。结果所有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21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5例保留脾动静脉,6例未保留脾动静脉),14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既往行胰体尾及脾切除者行胰体部切除。手术中位时间248min,平均(118~400)min,中位出血量100ml,平均(50~8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d,平均(6~21)d。无胰漏或脾梗死发生,2例包裹性积液,均保守治疗治愈,1例引流管口感染。所有患者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5.5个月,平均(1~4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胰腺体尾部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distalpancreatectomy,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行LDP的患者4例(保留脾脏1例),平均年龄39.8岁(31~4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2例,囊实性占位2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5min(95~465min),平均出血140ml(50~300ml)。1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平均住院9.8d(5~18d)。结论LD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下应用LigaSure行胰体尾切除术(hand-assisted1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H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行HLDP5例(保留脾脏2例),平均37.5(32~52)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4例,囊实性占位1例。结果手术均在手助腹腔镜下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6(75~190)min,平均出血114(50~200)ml。保留脾脏2例,2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平均住院12(7~18)d。结论手助腹腔镜下应用LigaSure胰体尾切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6月,对26例胰腺体尾部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术前25例诊断为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物,1例不除外恶性,肿物中位直径5cm(1.2~10cm)。结果所有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15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0例保留脾动静脉,5例未保留脾动静脉),10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既往行胰体尾及脾切除者行胰体部切除。手术中位时间268.5min(129~400min),中位出血量100ml(50~8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d(6~21d)。无胰漏或脾梗死发生,2例包裹性积液,均保守治疗治愈,1例引流管口感染。26例中位随访时间15.5月(1~3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经腹腔镜胰体尾部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峰  秦仁义 《腹部外科》2011,24(2):91-9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体尾部切除治疗胰腺良性肿瘤的方法 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09年11月到2010年5月,对3例胰腺体尾部占位性病变的病人实施了腹腔镜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保留脾脏,2例联合脾脏切除).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手辅助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时间75~185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90~210 m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对胰体尾部肿瘤患者进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我院2008年2月—2010年4月对4例胰体尾良性病变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结果: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35(115~30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100~45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8(10~21)d,术后有1例患者产生胰瘘,延迟拔管,治愈后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胰体尾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胰岛细胞瘤1例。结论:对胰体尾部的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微创并安全的,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2年6月~2004年12月行LDP的患者4例(保留脾脏1例),平均年龄39.8岁(31~48岁)。其中胰腺体尾部实性占位2例,囊实性占位2例。结果 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05min(95~465min),平均出血140ml(50~300ml)。1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平均住院9.8d(5~18d)。结论 LD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与低度恶性肿瘤的手术策略、手术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3例胰体尾部良性与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1例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其中Kimura法18例,Warshaw法3例;12例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平均(207.3±45.6)mL,手术时间平均(192.9±31.8)min。术后发生胰瘘6例,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9.6±2.3)d。出院随访2~51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与低度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术前应根据肿瘤大小、肿瘤与脾脏血管、脾门结构的关系制定手术策略,术前、术中合理的手术规划、术中精细轻柔的手术操作是提高保脾率、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对胰体尾部良性肿瘤进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评估。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对5例胰体尾良性肿瘤病人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结果:5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04(115~29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10(200~45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10~21)d。术后1例病人发生胰漏,延迟拔管后治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胰体尾浆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胰岛细胞瘤1例。结论:对胰体尾部的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微创、安全的,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imura法(腹腔镜下保留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中脾血管分离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Kimura法实施的18例胰腺体尾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Kimura手术,手术时间136~220 min,平均170 min,出血量50~450 mL,平均18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1 d,平均9.6 d,术后病理均为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10例患者术中使用5-0的Prolene线缝合脾静脉或脾动脉裂口。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腹腔胰瘘,其中A级胰瘘8例(44.4%),B级胰瘘2例(11.1%),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Kimura法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完善的术前准备、娴熟的腔镜下操作技术和配合能力,尤其是掌握脾血管分离和缝合技巧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4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31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p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位置及大小选择具体术式.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8月.结果 31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4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腹腔镜中段胰腺切除术2例,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6例,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17例.手术时间为(205±7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5 mL(10~1 000 mL),术中输血率为9.7% (3/31).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d(1 ~3d),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问为3 d(1~4d),术后平均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为3d(1 ~7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 d(5 ~63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5%(11/31),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31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5~111个月).1例患者术后即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表现;3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糖尿病;1例患者术后1年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1例患者术后3年再次出现Whipple三联征,经MRI检查及术中超声证实胰头、胰尾部多发肿瘤.其余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pNENs创伤小、恢复快,近、远期疗效好,安全可行.其具体术式选择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囊性疾病6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与手术技巧。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6年7月,我们对6例胰腺囊性疾病患者施行保留脾血管的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结果本组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1例合并右肾上腺肿瘤切除,1例合并子宫肌瘤切除、左卵巢畸胎瘤切除,1例合并子宫肌瘤切除,1例合并胆囊切除。手术时间140~265min,出血350~600ml。术后住院时间4—9d,无胰漏发生。随访1—31个月,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病理诊断:潴留性囊肿2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结论对于胰体尾部良性病变,应首选保留脾血管的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施行保留脾血管的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正>胰腺体尾部与脾脏及脾血管毗邻关系密切,当胰体尾部发生病变或损伤时,如果无条件单纯摘除病变,一般均行胰体尾加脾脏切除,手术操作容易,且并发症少,手术近期效果好。但是健康脾脏的切除也不可避免导致患者抗感染、抗肿瘤等免疫功能的减退。我院共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14年12月施行保留脾脏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15例行胰腺机器人手术患者的资料,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系统在胰腺外科领域中的运用.方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开展15例胰体尾切除手术,5例实施胰体尾联合脾切除,10例开展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和出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 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量在213 ml,平均手术总用时276 min,平均手术时间242 min,均未输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7%.后期开展的10例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均成功保留了脾血管和脾脏.结论 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传统腔镜手术的一个巨大飞跃,能够实现更精细的微创手术操作,实现外科手术中脏器和功能的保留,在胰腺外科领域更能体现其优势和特点,因此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Mou YP  Chen QL  Xu XW  Wang GY  Sun XD  Zhu LH  Zhu YP  Yang P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3):200-201
目的 总结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2003年11月和2004年12月分别对2例胰体尾囊性占位患者施行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结果 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220min和190min,术中出血为450ml和350ml,术后住院时间为6d和5d,术后无胰漏等并发症发生。病理诊断2例均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分别随访18个月和5个月,术前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未见复发。结论 对胰体尾部良性病变行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脾胰体尾切除在小儿胰腺体尾部损伤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保脾胰体尾切除的10例严重胰腺体尾部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术中及术后的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儿均成功地施行了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中位数为3 h(2~6 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0 mL(50~300 mL);术后血小板计数的中位数为175×109/L(75×109/L~260×109/L)。术后发生胰瘘2例,膈下感染和肺部感染各1例,均给予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所有患者均在门诊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4~60个月,中位数为30个月。术后每3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及血常规,脾脏血供、形态及结构均无异常,血小板计数均波动在正常范围之内。随访期间,无任何患儿因脾功能减退而导致凶险性感染。结论保脾胰体尾切除在小儿胰腺体尾部损伤的应用中是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保留脾血管的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腺外科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2年5月至2009年4月间施行的26例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选择保留脾脏组13例,切除脾脏组1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与非感染并发症,术后血小板计数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保留脾脏组和切除脾脏组在手术时间[(172±47)min比(157±52)min,P>0.05],术中出血量[(183±68)ml比(160±51)ml,P>0.05],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2.2)d比(12.1±4.6)d,P>0.05];而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3±12.8)×109/L比(54.7±13.2)×109/L,P<0.05].结论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手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是可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体尾部占位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操作技巧。方法2008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对23例胰体尾良性肿瘤病人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男性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4岁。按Kimura法完成13例,按Warshaw法完成10例。结果全部23例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53 min;平均出血量245 ml;术后平均住院日7.3天;平均随访期46.3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对胰体尾部的良性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胰腺疾病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其中包括胰腺囊性疾病9例,分别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4例)、胰体尾加脾脏切除术(2例)及单纯胰腺囊肿切除术(3例);胰岛素瘤2例,均行胰岛素瘤切除术;胰腺癌术后复发1例,行左侧内脏神经离断术。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其中完全腹腔镜下手术8例,经腹腔镜辅助手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225min(100~420min),平均出血量80ml(2~150ml);1例术后发生胰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d(5~13d)。胰腺癌术后复发患者术后存活6个月,止痛效果满意;其余患者随访10~36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部分胰腺疾病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腹部外科》2021,34(5)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儿童胰体尾良性、交界性肿瘤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胰体尾肿瘤患儿(年龄分别为10岁、9岁、12岁)行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1例采用Warshaw法,2例采用Kimura法,手术时间分别为210 min、180 min、2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 mL、50 mL、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 3例患儿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后均无再次手术,无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胃瘫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术后并发A级胰瘘,经积极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31~40个月,效果良好,无肿瘤复发,均未出现糖尿病和慢性腹泻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儿童胰体尾良性、交界性肿瘤,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肿瘤切除术是相对安全、有效、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保留脾脏可使患儿更多获益,值得在儿童病人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