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实验将60只28天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I组为正常饮食组,Ⅱ组为低钙饮食组。分别喂养14天后,施力50g,观察施力后不同时间牙齿移动的距离及相应牙根吸收的组织学变化,同时检测实验期间两组未加力鼠的血清钙与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正常饮食组相比,低钙饮食组大鼠血清钙含量降低,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牙齿移动距离增加,牙根吸收程度严重。本实验证实,牙根吸收明显地与血钙浓度有关,全身因素对鼠矫治牙牙根吸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畸治引起牙根表面吸收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本文就近几个来关于牙根表面吸收的方式,吸收后的修复,吸收的生物因素,机械因素等进行概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和临床矫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型猪正畸牙根吸收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利用小型猪建立牙根吸收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一侧用镍钛镙簧内收下前牙,另一侧作为自身对照。结果:分别进行肉眼观察、病理切片和扫描电镜均显示受力侧有牙根吸收,对照侧未见。结论:在牙根吸收的研究中,该种系的小型猪可以建立稳定可靠的牙根吸收模型,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平台和材料。  相似文献   

4.
正畸矫治与牙根表面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畸矫治引起牙根表面吸收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本文就近几年来关于牙根表面吸收的方式、吸收后的修复、吸收的生物因素、机械因素等进行概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和临床矫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高发性已引起正畸医师的关注。双膦酸盐一类骨吸收抑制剂,能调节体内钙代谢。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双膦酸盐能有效缓解正畸导致的牙根吸收。本文就双膦酸盐的生物学性状和应用,以及对牙根吸收和修复相关细胞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小型猪正畸牙根吸收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利用小型猪建立牙根吸收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一侧用镍钛镙簧内收下前牙,另一侧作为自身对照.结果:分别进行肉眼观察、病理切片和扫描电镜均显示受力侧有牙根吸收,对照侧未见.结论:在牙根吸收的研究中,该种系的小型猪可以建立稳定可靠的牙根吸收模型,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平台和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正畸牙根吸收后加力方式的改变对牙根早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65只SD大鼠,建立正畸牙根吸收模型,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停止加力组(SF组)、间歇加力组(IF组)、持续加力组(CF组),另选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NTC组)。采用HE和TRAP染色法对牙根组织形态进行观察。结果:随着停止加力时间的延长,破牙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修复性牙骨质明显增多;IF组与SF组组间牙根吸收相对面积及修复相对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在停止加力第17d组,IF组的TRAP阳性细胞数目及根吸收相对面积明显小于CF组(P〈0.05)。结论:正畸牙根吸收发生后,改变加力方式可影响牙根早期修复,停止加力或停止加力后再加力可降低牙根吸收程度。  相似文献   

8.
牙周膜牵张正畸过程中牙根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牙周膜牵张牙齿快速移动技术是一项快速移动牙齿的新方法 ,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牙齿移动的速度[1] 。有关的研究报道目前尚少。本项实验的目的 ,是应用扫描电镜 (SEM )对被牵张牙受压侧牙根的吸收情况进行定量观察。1.实验方法 :成年杂种犬 6只 ,每只犬下颌左右侧分别设为牵张侧和常规加力侧。①牵张侧 :拔除第二前磨牙 ,用齿科裂钻磨除部分第一、二前磨牙牙槽中隔 ,以降低牙槽中隔的阻力。在第一和第三前磨牙上粘接自制的牵张装置 ,每天加力 2次 ,每次 0 2 5mm ;至第 14天 ,停止加力 ,保持至 2 1d。②常规加力侧 :拔牙部位、支抗牙、移动牙…  相似文献   

9.
正畸治疗引起的炎性牙根吸收是正畸牙齿移动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病理结局,它的发生与矫治力的应用有关,其最终结果目前尚无法预测。本文就正畸治疗导致的炎性牙根吸收及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李小彤  马超  崔亮  张丁 《口腔正畸学》2009,16(4):190-193
目的研究固定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正畸治疗前口腔内已完善根管治疗牙45例,利用治疗前后的全口曲面断层片,以改良根吸收分级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牙根形态变化,分析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影响。结果①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性别是影响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牙根吸收方程最为显著的因素(P〈0.05),提示女性发生根吸收的风险大于男性;③正畸治疗后根管治疗牙与对侧活髓牙比较牙根吸收程度的改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所观察的样本中,无论根管治疗牙齿与活髓牙均未见3级根吸收。结论根管治疗牙在固定正畸治疗后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根吸收改变,但并不比活髓牙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矫治力作用下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及牙根吸收情况,探索应用Micro?CT研究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矫治力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10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220~270 g),分别施以10 g (10 g力组)、30 g力(130 g力组)拉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牙。于加力后第3、7、14、28天处死动物,使用Micro?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及周围牙槽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计算加力28 d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的表面凹陷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加力后发生牙齿移动,10 g力组在加力14 d内,牙齿移动量小于30 g力组(P =0.039),在加力28 d时大于30 g力组(P<0.05)。加力28 d,10 g力组、30 g力组的牙根表面凹陷总体积高于对照组(P=0.004),30 g力组产生的牙根表面凹陷总体积高于10 g力组(P<0.001)。结论 Micro?CT可以对牙齿移动及牙根吸收进行可靠评价及量化分析。加力后28 d,10 g力组移动量较30 g力组大,相应产生牙根吸收较30 g力组少。  相似文献   

12.
正畸炎性牙根吸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畸矫治引起的炎性牙根吸收是正畸牙齿移动中的常见现象。它的病理机制目前还不很明确。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正畸炎性牙根吸收的形成、牙根吸收的修复等有关基础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分析正畸牙移动早期牙根吸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8例正畸患者,432颗上切牙,治疗前及治疗5~9个月,平均(6.9±1.24)个月后分别拍摄上颌4个切牙CBCT.记录患者性别、初诊年龄、拔牙与否、安氏分...  相似文献   

14.
牙根尖外吸收是正畸治疗的最普遍的医源性结果,是正畸医生不希望出现的情况,本文就牙根尖外吸收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坪价方法、影响因素及临床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畸牙移动时牙体,牙周硬组织改变的X线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正畸治疗与牙根吸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牙根吸收可能发生在未经治疗的患者身上,但正畸治疗发生牙根吸收的机率很高,常是医疗纠纷的起端。正畸治疗导致的根吸收现象被广泛关注,但其真正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下面就近几年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破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压力侧骨吸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及其发挥功能的调控研究,能为正畸治疗中控制牙齿移动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有助于防治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外吸收等。  相似文献   

18.
正畸牙根吸收过程中牙根三维形态的MICRO-CT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的矫治力作用下牙根表面的三维形态学特征变化,探索正畸牙根吸收过程中矫治力值对牙根吸收的影响规律。方法选择11周龄的SD雄性大鼠22只,分别施加100g和30g近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以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牙。2周后处死动物,获得上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使用Skyscan 1172型Micro-CT扫描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计算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的表面凹陷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施加矫治力2周后,重力组与轻力组在牙根表面凹陷总体积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二者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牙根上段近中面的凹陷体积上,轻力组显著高于重力组和对照组。在牙根下段远中面,重力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施加矫治力后,发生牙根吸收,但是在本实验的研究周期中,力值对牙根吸收的程度无明显影响,对吸收的部位有影响。在重力作用下,牙根吸收主要发生在牙根下段远中面。而在轻力作用下,牙根吸收主要发生在牙根上段近中面。  相似文献   

19.
姜欢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2):168-169,172
牙根吸收是正畸牙移动常见并发症,大量研究发现其发生率为20%~100%[1]。尽管大多数正畸牙移动引起的牙根吸收不会危及牙齿的生理功能和生存状态,但由于其多发性和高发性,已受到正畸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CBCT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及传统固定矫治器正畸拔牙对前牙区牙根及牙槽骨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成人拔牙矫正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组及传统固定矫治器组(N=30).正畸治疗前后拍摄CBCT,测量两组正畸患者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牙根长度及牙槽骨的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固定矫治器组较无托槽隐形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