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分析风湿性心瓣膜病627例,并与国内50年代资料比较,以了解本病的变迁。结果表明:发病年龄后移,年龄高峰由50年代的20~29岁推迟到40~49岁,风湿热病史及风湿热活动较50年代少,各瓣膜受损率无显著变化。并发症中心房颤动较其他地区多,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主要死亡原因为急性左心衰竭与感染。结合文献提出了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风湿活动的诊断意见。  相似文献   

4.
分析风湿性心瓣膜病141例,并与以往资料比较。结果表明:风湿性心瓣膜病仍是心血管病的常见类型,发病年龄后移,老年人发病率上升、各瓣膜受损率无明显变化,并发症以心衰居多,其次是心房颤动。对风湿性心拉膜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揭国义 《浙江医学》1996,18(6):365-365
医务人员患风湿性瓣膜病而长期误漏诊的现象并不少见,笔者遇到4例,现报道如下。 例1:男,53岁,医师。嗜烟20年,反复咳嗽,偶见痰中血丝7年,声音嘶哑2年。劳累后胸闷、心悸1月,一直按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治疗。既往无风湿热史。体检:血匝、脉搏、呼吸正常。心率78次/分,律齐,左侧卧位左腋中线第4肋处闻Ⅱ级舒张期杂音,仰卧位胸骨左缘第3肋处闻二尖瓣开放拍击音,M_1和P_2亢进伴分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增宽,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胸片示左房右室增大,肺总动脉与大分支阴影增粗,两肺呈瘀血样改变。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右室内径扩大,二尖瓣增粗,回声增强,舒张期开放受限,水平面瓣口1.6cm~2。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Ⅱ级。在上级医院作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6.
何静涛 《疑难病杂志》2002,1(3):161-162
<正> 哑型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并妊娠虽不多见,但随时可造成母婴死亡,而哑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缺乏杂音,早期诊断困难。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三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临床结局?方法:对从2004年1月~2009年8月的37例因风湿性瓣膜病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观察?全组心功能Ⅲ~Ⅳ级29例(78.4%),18例(48.6%)行三瓣膜置换术,5例为再次手术?结果:院内死亡5例,早期病死率13.5%;危险因素包括心功能Ⅳ级(P=0.002)?腹水(P=0.008)?严重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P=0.002)?体外循环时间(P=0.002);术后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40.5%:低血压9例(24.3%),再次开胸止血2例(5.4%),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2.7%),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8.1%)?晚期死亡1例?Kaplan-meier曲线分析计算1?2.5年生存概率(包括早期死亡)分别为86.5%?83.0%?全部随访存活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至Ⅰ~Ⅱ级?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中,三尖瓣置换早期病死率仍偏高,与术前右心功能障碍表现?肺动脉高压等因素相关,但中期生存结果满意,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报道我院1990年5月至1996年12月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慢性风湿性心脏病986例,结果二尖瓣病损害为89.76%,主动脉瓣病损率为3225%,以20-49岁发生率高、占76.98%,男女之比1:3,以女生为多,而AV病变则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9.
10.
贾宝成  李长生 《吉林医学》2003,24(3):203-203
已有研究发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需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房颤发生率为80%[1],并都有一定程度的心功能损害。随着对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2],人们发现房颤是一种起源左心房的自我延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可以诱发房颤,其机制是房颤引起了心房重构包括心房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排列方向紊乱等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心房解剖重构)以及房颤引起心房肌有效不应期进行性缩短和传导速度减慢等心房电生理学特性改变(心房电重构),并引起心功能变化。本文通过研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探讨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于2009年6月5日因"活动后乏力、气急20余年,反复发热2个月"入我院.查体:体温37.5℃,血压110/76 mmHg(1 mmHg=0.133 kPa).营养状况差,急性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房颤心律,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外周血管征阴性.  相似文献   

12.
13.
35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替换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0年1月至1995年7月,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置换356例,男120例,女236例,年齿14-63岁。术前心功Ⅱ级20例,Ⅲ级2000例,Ⅳ136例。施行二尖瓣置换286例,主动脉瓣置换1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53例,使用猪瓣27只,机械瓣382只。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时合并风湿活动的诊断进行探讨,同时对64例诊断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合并风湿活动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分别采和了阿斯匹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单用及二者合用进行抗风湿治疗,结果显示:合用阿斯匹林与糖皮质激素单项使用抗风湿药物效果显著,从而使风湿活动及心衰得到的控制,减少和/或减轻了风湿活动对瓣膜,心肌的继续损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风湿性心瓣膜病人51例和45例正常人作比较,表明风湿性心瓣膜病人E量表分,N量表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个性分布外向不稳定型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龚氏常模,提示风湿性心瓣膜病人的个性倾外向,情绪多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153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风湿性心瓣膜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锋  郝嘉  陈林  钟前进  陈柏成  肖颖彬 《重庆医学》2006,35(23):2136-2137
目的 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手术效果的高危因素、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1996年9月~2006年7月施行瓣膜置换术的153例巨大左心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82.0±8.5)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0.45±0.17;心功能Ⅲ级132例,Ⅳ级21例,二尖瓣置换39例,主动脉瓣置换51例,双瓣置换术63例.结果 术后早期出现心衰、呼衰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28例,占18.3%,术后早期死亡7例,占4.5%.结论 影响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严重左室扩大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术后低心排、呼衰和室性心律失常,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心室的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3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等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低心排15例,严重心律失常7例,肺部感染9例,肾功能衰竭3例,死亡3例,死因低心排2例,肾功能衰竭1例。29例术后随访,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症多,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是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肺隔离症合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同期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患者,女,31岁。活动后心悸、气促伴反复咳嗽、咯痰10年入院。先后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肺部感染而给予强心、利尿及抗感染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我院于2002年8月12日接诊后,胸部X线检查心影发现可疑阴影。进一步行胸部CT,考虑左下肺血管畸型或左下肺隔离症。  相似文献   

19.
闪辉 《中原医刊》2006,33(19):32-33
目的总结有关提高重症心脏病瓣膜手术成功率的经验,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2005年12月的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178例,其中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112例,主动脉瓣置换28例,二尖瓣置换术25例,Bentall手术12例,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术1例,三瓣膜置换术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53例,左房折叠术18例,主动脉瓣环扩大或窦管部扩大30例,左心室流出道加宽2例,施行冠状动脉搭桥8例,各类急诊手术14例。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58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危重瓣膜病人的手术死亡率为3.9%。结论谨慎的术前评估和精密的手术方案以及精细的术后管理和监测可显著减低重症心脏病瓣膜手术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两例风湿性心脏病紧急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均自动复苏,恢复有效循环,一例痊愈出院,一例因急性肾衰,术后第三天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