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阴阳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提出阴阳为自然界的本源,自然界的变化运动,万物的产生与消灭的规律即“阴阳”,阴阳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统一的矛盾的两方面。人体生命在活动的发展变化和关键亦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医"春夏养阳与秋冬养阴"之养生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莉萍  薛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54-2155
古人曰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就说明了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 ,是直接影响人类生老病死的重要因素之一。人若能顺应天气之变化 ,使机体内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相适应 ,则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并延年益寿 ,否则则会破坏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而产生各种疾病 ,甚至早逝。正如中医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始终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1“春夏养阳”之养生…  相似文献   

3.
男女一元,分阴阳二气。定阴阳二体,成阴阳二性。禀阴阳之化、应阴阳之数、受阴阳之用。人生、长、壮、老、盛、衰、极化之机理,养生造化之机能,医易相参考究体性之据,应用至今,仍有效验。  相似文献   

4.
赵默 《自我药疗》2014,(2):58-59
中国最神秘的文化莫过于《周易》和中医,一个代表中国宇宙哲学体系,一个代表中国人体科学体系,两者都以中华文化的主千——天人合一观为主导思想,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智慧,这种智慧开启了历代中医学家的创新。《周易》是推动中医学发展的动力,医易理论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壮大。如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是医易结合的宝典。而在当代,医易结合之集大成且颇有创论者,田合禄教授当为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5.
案曰曾治一人,平素气阴两虚,感外邪发热,多次发表为治,不得滴汗,发热依旧,且有动风之变值此解表伤正、养阴碍邪两难之际,因思“天地阴阳和而后雨,人身亦阴阳和而后汗”,故“求汗者,先参气血盈亏”(清·董西园《医级》),仿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案八味地黄汤意,济阴助汗源,一帖热止,二帖即愈此案证治之则,实为治阴虚外感之大旨。  相似文献   

6.
杨力 《家庭医药》2013,(9):80-81
"顺乎天而应乎人",推崇天人合一的养生智慧;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指出阴阳平衡,健康一生……这些都是《易经》告诉我们的养生之道。 阴阳调和百病不扰 《易经》的"易"字本身就是一个"日"字和一个"月"字所组成的。上边是"日",就是太阳;下边是"月",就是月亮。《易经》告诉我们大自然阴阳消长的秘密,这可以引入到我们的养生方法中。合理顺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为我们人体所用,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六节藏象论》曰:“凡十藏取决于胆也”,此句历代医学注释较少。王冰云:“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李东垣注释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后世医家多从李说。笔者以为:王冰之注单喻封建政体而未结合人体“藏象”之生理病理于理欠通。东垣之说虽较为在理,但只言“胆气春生,余脏从之”亦未阐明其理,似觉牵引。“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为何前贤不言“凡十一脏取决于心或肾”而独言“取决于胆”。可见其理玄奥,胆之功能不容忽视,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8.
一、对“本”的早期认识祖国医学关于“人身之本”的观念始于《内经》。综合起来有以下几项内容:1.以“阴阳”为本:这种观念,在《内经》上表现较突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病必求于本。”即表明以阴阳为本。阴阳失去平衡则患病,“培本”就是调整其不平衡。这只是培本的早期概念,还有待发展。2.“胃气”为“本”:也见于《内经》,是以脉诊的“胃气”有无和能否“安谷”判断“本”的强弱,胃气少则本虚,无胃气即本绝。例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没有胃气的脉叫“真脏脉”,见真脏脉是死征。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理论的特点是“整体现念”与“辨证论治”,二者又是建立在“阴阳学说”之上。《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又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由此可见,治病求本,应本于阴阳。即“平调阴阳”,为治病所求之本[1]。中医认为,人所以生病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以说致病的原因虽在于邪,发病的关键却在于正,由此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促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方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即扶正与祛邪成为了中医的治疗大法,是“补不足,损有余”的“双向调节”。下面从方剂组方及药理方面加以浅述。  相似文献   

10.
史晓 《家庭用药》2021,(3):40-41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也是人保健养生的重要起点。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古人认为,天地、阴阳二气相争,到春分这一天,阴阳二气达到平衡状态,昼夜平分,同时也意味着春天已过去一半了。人,作为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那么,“春分”时节,我们日常该如何保健养生呢?  相似文献   

11.
试论厥证     
厥证是中医急证之一。张景岳说:“厥证之起于足者,厥发之始也。甚至猝倒暴厥,忽不知人。轻则渐醒,重则即死,最为急候”。因此,研究中医急证,无凝厥证是重要课题之一。笔者不揣浅陋,试作如下探讨,以就正于同道。厥有四义“厥”在中医典籍中,含义有四:1、指寒邪:《至真要大论》:“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又《调经论》云:“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故中寒”。2、指手足逆冷:《伤寒论》云:“厥者,手足逆冷也”,故《类证活人书》  相似文献   

12.
太极图是中国古老的哲学典籍——《易经》用以阐释宇宙万物“阴”与“阳”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种图像,太极即为天地本源,这一哲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中国画作为这一文化内涵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传递着“阴阳之道”的哲学思想。如果说,探讨阴阳二气凝成的气韵、节奏与生命精神,是对周易美学本体论的研究;那么,对于周易美学观照法的探索,就是属于主体方面的审美研究了。古人从自然中提取升华创建了阴阳观,并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尤其在中国画中很讲究对其的运用。可以这样说,衡量一副中国画作品的成败与否,画家对于将阴阳之道运用于“画里行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看出,阴阳之道这一哲学思想在中国画领域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静民 《首都医药》2004,11(9):38-38
《灵枢》篇指出“六经调者,谓之不病”即人体经脉疏通,经气畅达,则百病不生,反之,由于“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假如“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故必须“守经隧焉”。《素问·调经论》对疾病的发生原因及治疗原则作了深刻的阐述,当经气不能正常发挥其输布营养、协调阴阳、保卫机体的作用,百病乃变化而生,治疗必须疏调经气。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百病皆生于气”。只有重视气血的调理和气机的调畅,才能使经气疏通,益寿延年。在《灵枢·营卫生会》篇中,对老年出现白天精神不济,夜晚睡眼不佳的原因作了分析,指出“壮者之气血盛,…  相似文献   

14.
《素问、阴阳大论》云:“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时于《七损八益》之说,历代医家注解甚多,众说纷云,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5.
<正> 厥逆证是六淫之邪侵犯三阴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危证,如不依法急救,生者少,死者多。笔者翻阅三十余年的医案记录,举其一、二,试作理论探讨,以供同道商榷。一、太阴厥逆证病因及治法太阴厥逆多因误下。《伤寒论》说:“本先发汗而先下之,此为逆也。”  相似文献   

16.
杨力 《家庭医药》2013,(10):36-36
中医认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变化,盛衰使万物循环,也对人体产生影响。其实,人也可以按照五行分类,其依据是《周易》八卦和《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金型人对应的是易经的"乾卦",秉承天空的燥金之气。从相貌来说,他们身材魁梧,面白,方脸宽额。从性格来说,他们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宽  相似文献   

17.
妇产医学中医常说:"不通则痛",对于"不通"的认识常认为是气血瘀滞.另外还有一个主要的方面,即阳陷于阴,不得升达的"不通".<医贯>阴阳论说:"天上地下,阴阳之定位.然地之气每交于上,天之气每交于下,故地天为泰."人体亦是如此,清升浊降,才能形体安康.因清阳出于阴,故易陷于阴,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则阴阳交争,内患丛生.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基本理论源于中国哲学,而易学思想实为中国哲学思想之根源。“取象比类”思维最早源于《易经》。如《易经·系传》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相似文献   

19.
春分好时节     
王雷 《健康管理》2012,(3):94-95
春分争日阴阳平,春夏之交防旧病到了春分这一天,春天基本上已经走完它一半路程了。古代人认为,天地、阴阳二气相争,到春分日这一天,阴阳二气势均力敌了。所以古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中医认为在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  相似文献   

20.
近来重读《金匮》原著及其部分注释,很受启发。现将个人学习《水气病篇的》学习札记,录之于后,以就正于同道。《水气病脉证并治篇》25条:“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巳,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本条注家多随文演释,大同小异。如张路玉云:“此论少阴正水之病”;尤在经云:“水气病脉沉小者属少阴,言肾水也”,又云:“正水,肾脏之水自盛也”,可知所言“肾水”即正水,与张氏之说无二义。陈修园云:“此为石水证而出其方也”。按石水,《内经》云:“肾肝脉并沉,为石水”、“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