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盆腔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方法逐级改变mA等参数对仿真人体盆腔模型行16层螺旋CT扫描,确定低剂量阈值参数最优组合。以此标准对49例患者按盆腔大小改变剂量行扫描,评价图像质量,对记录剂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确定低剂量阈值扫描参数最优组合;49例患者低剂量扫描产生的图像质量优占91.84%,CTDIvd(mGy)和DLP(mGy.cm)占常规剂量的20.17%~42.08%。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盆腔检查中应用恰当,能有效保护患者和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道异物检查的防护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检查的防护价值,并与标准剂量作对比。方法 对临床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儿童患者80例进行低剂量MSCT前瞻性研究,并按照不同剂量随机分成四组(50mA,pith=3;50mA,pith=6;30mA,pith=3;20mA,pith=3),每组20例。并随机抽取常规剂量组(150mA,pith=3)2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儿童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低剂量各组的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均与常规剂量组有明显的差别(P<0.01)。低剂量组(50mA,pith=3)扫描图像质量以优为主,与常规剂量组没有差别(P>0.05),其余各组图像质量以良为主,未出现差级图像,不影响诊断。低剂量各组与常规剂量组对图像后处理质量没有差别(P>0.05)。结论 低剂量MSCT既能对气道异物得以正确的诊断和显示,又能大大降低儿童的辐射剂量,在对儿童进行气道异物的MSCT检查中可常规采用20mA至50mA低剂量扫描。  相似文献   

3.
张春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42-154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与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月--2012年9月收治125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进行X线与螺旋CT扫描.结果 125患儿中x线检出103例,检出率为82.40%;螺旋CT检出121例,检出率96.8%,有4例未检出,漏诊率为3.20%.结论 X线与CT检查都是确诊小儿气道异物检查方法,但是多层螺旋CT分辨率高于X线,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异物的形态、位置及与气管之间的关系,是确诊小儿气道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胸部急诊外伤患者行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在符合临床要求的同时,探讨最佳低剂量的扫描方法。方法对筛选的96例病人采用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分别为220 m A、150 m A和70 m A不同剂量进行扫描,分别由4名CT诊断医师盲法分析图像质量。结果急诊胸部螺旋CT扫描一般可以采用次低剂量(管电流为70 m A以上)。结论急诊胸部外伤患者可以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符合环保和最优化原则,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诊断食源性食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例经食管镜、手术证实的食道异物患者,通过MS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与X射线平片、食管镜检等,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20例患者的食管异物为鸡骨、鸭骨、鱼骨片、鱼刺等;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对异物形态、大小、长度、边缘锐利度能清楚显示,且定位准确。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异物检出率较X射线平片、食道镜检高,同时可评价食管损伤程度、有无并发症等,全方位展示异物与食道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新生儿颅脑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高度怀疑颅内病变的足月新生儿90例和早产儿60例,随机各分3组行常规(150 mAs)及低剂量(30、40 mAs)颅脑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颅脑正常结构(颅骨、灰白质界、脑室边缘、脑沟回)的显示差异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1)足月新生儿40 mAs、30 mAs和早产儿40 mAs、30 mAs的CTDIvol与常规剂量150 mAs的比值分别为20.0%、26.7%,其DLP与常规剂量比值为20.0%、26.7%。(2)图像质量评价结果足月新生儿150 mAs,40 mAs的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 > 0.05,提示上述剂量图像无显著性差异,30 mAs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 <0.05,提示图像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早产儿150 mAs,40mAs,30mAs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 >0.05,提示上述剂量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脑部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足月新生儿采用40 mAs早产儿用30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患儿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科进行检查的30例肺部疾病患者,对其分别进行常规剂量(160mAs)扫描检查和低剂量(20mAs)扫描检查,其他相关参数相同,对两种剂量扫描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比不同扫描方式所产生的辐射量。结果:两种剂量扫描所发现的结节、肿块、钙化灶、结核空洞等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的影像片在病灶特征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低剂量扫描产生辐射量为(1.02±0.02)mSv,常规量扫描产生的辐射量为(2.75±0.61)mSv,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低剂量扫描能够发现间质性肺疾病、肺结核、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瘤等肺部疾病中的病变,效果与常规剂量扫描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辐射剂量较低,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危害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磨玻璃结节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剂量扫描在肺磨玻璃结节(GGN)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9例志愿者进行肺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MSCT扫描,观察GGN的形态、大小、密度、内部特点和结节边缘等情况。结果常规剂量MSCT扫描发现21个GGN,低剂量MSCT扫描发现20个GGN,GGN直径为4-15 mm,其中8例GGN患者诊断为原发性肺癌。结论 MSCT低剂量扫描对于GGN有较高的检出率,可应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下陂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戍像检查,重建分析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曲面重建(CPR)。结果:其中腹主动脉狭窄4例,髂动脉狭窄6例,股动脉狭窄狭窄8例,闭塞3例;小腿动脉狭窄7例,闭塞2例。全部患肢均存在股动脉以下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可以直观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5例泌尿系病变病例,60例单纯行16层螺旋平扫,51例行四期扫描(平扫、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其中应用Sure-Start软件30例,常规增强21例),非增强尿路成像4例,利用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可以得到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完整尿路成像。结果16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双肾功能情况。115例病人中,诊断先天发育畸形17例,胡桃夹现象2例,泌尿系结核10例,多囊肾3例,单纯囊肿10例,泌尿系结石58例,肾、输尿管、膀胱肿瘤15例。结论16层螺旋CT泌尿系扫描,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病因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及双肾功能,具有检查快速、后处理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完整尿路图像,为临床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石银龙 《医疗设备信息》2011,(12):136-137,13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技术。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上腹部CT扫描,造影剂按照1.5mL/kg,经手背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其压力为300磅,流速2.5mL/s,注药前扫描1次,注药后不同时相扫描2~3次。结果 188例能很好地显示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下腔静脉;10例因门脉高压导致造影结果不理想;2例失败。结论 16排螺旋CT的上腹部增强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64螺旋CT检查扫描的资料,并分析其检查前后护理过程。结果 3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心脏64排CT扫描,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及检查后细致有效的护理是成功完成小儿心脏CT扫描检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64螺旋CT检查扫描的资料,并分析其检查前后护理过程。结果36例患儿均成功完成心脏64排CT扫描,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及检查后细致有效的护理是成功完成小儿心脏CT扫描检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对CT低剂量扫描方案优化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阐述了一种将不同部位扫捕文件按人体不同体厚进行分组,从而降低临床辐射剂量的方法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成人肠套叠的64排螺旋CT征象进行分析,从而评价64排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19例经手术证实为成人肠套叠的患者的64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2例,女7例,年龄25~60岁(平均42.5岁)。结果主要直接征象有:①同心圆征或彗星尾征,17例;②血管卷入征,10例;③脂肪征,14例。主要间接征象有:①靶环征,3例;②肠梗阻,16例;③其他征象如邻近肠系膜或筋膜浸润,4例。结论 64排螺旋CT对诊断成人肠套叠具有重要价值,诊断成人肠套叠的特异性征象是同心圆征、血管卷入征和脂肪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在胸外伤肋骨轻微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资料完整的胸外伤肋骨骨折的患者共53例,经容积数据结合MPR诊断与64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资料SSD技术对照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结合MPR在发现轻微骨折、不全性骨折方面较好,而64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SSD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移位方向方面较好。结论 64层螺旋CT容积数据结合MPR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有确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64排螺旋CT对26例临床高度怀疑结、直肠疾病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与纤维结肠镜及钡剂灌肠比较,参照手术病理对三维成像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本研究26例行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其中24例行结肠镜检查、7例行钡灌肠检查、19例行手术病理证实。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是一项安全,非创伤性和有发展前景的结肠影像检查新技术,将为结肠病变检查开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对腰椎间盘突出、椎体及附件等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0份对腰椎间盘多平面重建的病例。结果:不仅能发现腰椎间盘突出、膨出,还能显示出椎体、附件及周围组织的病变。结论:多平面重建不仅对椎间盘病变而且对椎体和附件及周围的病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