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严郁  刘可欣  唐尧 《四川医学》2010,31(2):254-255
目的了解2007—2008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降血糖药物的使用状况。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对成都地区2007-2008年17家医院中降血糖用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降血糖用药总金额为3512.51万元.占所有药物销售总额的1.8%。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中,胰岛素均靠前,说明合理使用胰岛素的人群不断扩大。而在口服降糖药物中,阿卡波糖成为选择的新方向。结论胰岛索的使用在逐年增加,而阿卡波糖用量的增加符合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刘可欣  严郁  唐尧 《四川医学》2011,32(3):334-337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17家医院神经系统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成都地区17家医院2007~2009年神经系统用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神经系统药销售金额达26172.35万元,排名全部药品总销售第2位。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0.40%,较2008年的9.77%略有增加。主要包括新一代抗精神失常药、解热镇痛药、麻醉药、中枢神经兴奋药等。结论神经系统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地区医院所应用神经系统药结合了患者的疾病及经济条件,充分体现了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医院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等数据。结果:丹参川芎嗪的销售金额最高。DDDs排序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丹参川芎嗪、苦碟子、灯盏细辛。结论:医院内分泌科中药注射液中丹参川芎嗪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在我院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销售金额的比例和用药频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钙离子拮抗剂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位列首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应用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贺志凤  李晓忠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656-2657
目的:了解我院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4年1月至6月我院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消耗量、日均费用和用药金额进行分析.结果:用药频度最高的为尼群地平,金额排序第1位的为氨氯地平.二氢吡啶类药物使用最多,临床应用主要是国产药物和合资药物.结论: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临床应用趋向控/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 0 0 4年1月至6月我院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消耗量、日均费用和用药金额进行分析。结果:用药频度最高的为尼群地平,金额排序第1位的为氨氯地平。二氢吡啶类药物使用最多,临床应用主要是国产药物和合资药物。结论: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临床应用趋向控/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自制制剂的应用情况,为我院自制制剂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2年自制制剂的品种、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DDDs)、日限定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化学药制剂品种前8位的DDDs排序基本维持不变;中药制剂品种中3个非标准制剂居销售金额和DDDs的前3位,且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自制制剂已形成了稳定的生产模式;中药制剂已成为医院制剂生存与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胡建军 《吉林医学》2012,33(2):276-277
目的:评价近3年治疗心血管病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分析目前中成药治疗心血管病用药特点和趋势。方法:对近3年心血管中成药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中成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银杏、复方丹参制剂为主流用药,其近3年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均排前列。结论:心血管中成药应用较为合理,中药制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院抗高血压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今后合理使用及管理抗高血压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UR)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应用抗高血压类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总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DDC)、用药频度(DDD s)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DDD s排序靠前的药物是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Ⅱ)、贝那普利片等,销售金额排序靠前的药物是氨氯地平片、左旋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缬沙坦胶囊等。结论我院医生在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基本遵循了科学、安全、有效、适用、经济的原则,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抗高血压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今后合理使用及管理抗高血压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物利用评价(DUR)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应用抗高血压类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总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DDC)、用药频度(DDD s)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DDD s排序靠前的药物是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Ⅱ)、贝那普利片等,销售金额排序靠前的药物是氨氯地平片、左旋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缬沙坦胶囊等。结论我院医生在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基本遵循了科学、安全、有效、适用、经济的原则,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药物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9-2011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活血化瘀类药血塞通、银杏达莫等临床应用较广。结论我院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表现出良好的用药前景,但临床用药中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2009~2011年抗肿瘤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和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用药总金额和构成比均逐年上升,其中艾迪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稳居前列,复方苦参注射液的DDDs逐年增加。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降低。结论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使用趋于合理,基本能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丹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28-343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应用频度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2006年1月至6月我院住院患者的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06月注射用抗菌用药金额共计4629 487元,从用药频度(DDDs)数据和用药金额看,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品种,占全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86.63%。结论: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项蓓  谢芳  沈赟 《西部医学》2014,(1):100-102
目的了解门诊骨质疏松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5月该院骨质疏松常用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及其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和科室用药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年来该院骨质疏松常用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肾阳虚症型骨质疏松中成药销售金额和DDDs均较高,此型中成药在临床大部分科室均有使用。结论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有着重要地位。医院在用药品种选择上基本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同时也需兼顾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注重合理用药,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我院化疗止吐药的应用现状与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化疗止吐药品种、剂型、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这4年中的化疗止吐药的销售金额、品种呈上升趋势,主要以5-羟色胺受体拈抗剂为主,其中昂丹司琼4年的销售金额均稳居榜首,4年的DDDs均列第一。结论:5-羟色胺受体阻滞药在我院迅速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使用数量及金额进行统计,同时对各年度麻醉药品使用频度(DDDs)及麻醉药品处方量进行排序。结果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常用主要麻醉药物包括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和可待因片,其中使用金额第1位是吗啡缓释片,其次为芬太尼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及可待因片。5种主要麻醉药品DDDs从高到低依次为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及可待因片。处方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芬太尼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可待因片及吗啡缓释片。结论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7.
2004~2006年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06年医院抗菌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限定日用量、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每年抗菌药金额占西药总金额的份额分别为37.64%、34.06%、24.64%,构成比逐年下降;其中头孢菌素类零售金额各年均超过全年抗菌零售金额的50%,占主导地位;DDDs前10名药品中头孢菌素种类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药物的治疗日费用(DDC)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用药过度、集中的问题。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倡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2007~2009年我院中成药用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我院中成药用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中成药的用药品种、金额、数量、用药频度等,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找出中成药用药规律及存在问题。结果:我院中成药用药以清热药、外科用药、扶正药为前3位。结论:我院中成药用药基本合理,部分处方存在重复用药、疗程偏长、费用较高,疾病诊断有西医化倾向,缺乏中医特点,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我院中药注射剂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内科住院患者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金额3年分别占总用药金额的6.61%、6.56%及5.74%,2009年略有下降。用药金额最多的是抗肿瘤用药,大多数中药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同步。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