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唾液中癌胚抗原 (CEA)和唾液酸 (SA)含量的测定和分析 ,探讨唾液中CEA和SA含量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ELLISA法酶法 ,检测了 2 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2 2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4 0例正常人唾液中的CEA和SA含量。结果 经过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SA含量在正常人组与良性肿瘤组对比 ,P >0 .0 5 ;正常人与鳞状细胞癌组对比 ,P <0 .0 1。良性肿瘤与鳞状细胞癌组对比 ,P >0 .0 5 ;CEA含量在正常人组与良性肿瘤和鳞状细胞癌组对比 ,P <0 .0 1,而鳞状细胞癌和良性组对比P >0 .0 5。结论 联合检测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唾液CEA和S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 ,口腔科临床开展唾液CEA和SA的测定 ,对诊断颌面部鳞状细胞癌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 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 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的变化对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检测了5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CC-Ag水平的改变。结果 术前及术后血清SCC-Ag值<1.5 μg/L的口腔鳞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发生率为15.6%和3.1%;术前和术后血清SCC-Ag水平>1.5 μg/L的口腔鳞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发生率为83.3%和95.5%;术前血清SCC-Ag水平>1.5 μg/L的口腔鳞癌患者术后血清SCC-Ag水平下降且SCC-Ag值<1.5 μg/L,其术后复发或转移发生率为25%。结论 血清SCC-Ag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结果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的进展及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 3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2 0例癌前病变 (白斑 )、15例口腔良性肿瘤 (乳头状瘤 )及 12例正常口腔组织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口腔癌前病变组与鳞状细胞癌组基本一致。结论 端粒酶可稳定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结构,端粒酶活化在口腔肿瘤恶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可作为判断癌变能力的良好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6例口腔鳞癌、11例口腔颌面部其他恶性肿瘤、45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以及70例正常人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鳞癌组SCC-Ag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正常组(P<0.01)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组(P<0.05)。SCC-Ag可作为口腔鳞癌患者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检测52例口腔癌患者、40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和22例正常人血清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鳞癌抗原(SCCA)及癌胚抗原(CEA)的含量,发现口腔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TSGF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SCCA和CEA在口腔癌中的检测结果与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TSGF两项标志在口腔癌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口腔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4V水平变化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4例)和健康成人(30例)血清中CD44V水平。结果: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D44V水平明显低于健康成人组(P<0.01)。结论:血清CD44V含量测定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OSCC)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口腔扁平苔藓(维吾尔族20例, 汉族20例), 43例口腔白斑(维吾尔族23例, 汉族20例), 6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维吾尔族24例, 汉族41例)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①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率为47.7%, 明显高于口腔白斑(11.6%)和口腔扁平苔藓(0)(P<0.005), 维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PCNA的阳性率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为81.5%, 明显高于口腔白斑(16.3%)和口腔扁平苔藓(0)(P<0.005), 维族与汉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① P53基因突变使P53蛋白过表达和PCNA的过表达在口腔磷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② 据本研究资料, 尚不能认为以上各指标中维族与汉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口腔鳞状细胞癌血清中IL-18的检测及其病理、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IL-18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cavit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C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反应(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IL-1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低分化,临床Ⅲ、Ⅳ期,颈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高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IL-18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IL-18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癌胚抗原(CEA)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及OSF相关口腔癌(OSF-OSC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纳入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诊治疗的72例OSF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并根据OSF是否伴有口腔黏膜癌变,分为OSF组50例和OSF-OSCC组22例。检测不同组别的SCC-Ag、Cyfra21-1、NSE及CEA水平,分析各肿瘤标志物的血清表达水平与疾病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探讨血清SCC-Ag、Cyfra21-1、NSE及CEA水平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情变化中的意义。结果:3组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F组与健康对照组对比,SCC-Ag水平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OSF组对比,OSF-OSCC组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明显升高(P<0.05);3组患者NSE及CE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OSF及其...  相似文献   

11.
张书平  丁继芬 《口腔医学》2003,23(5):276-278
目的 探讨唾液中癌胚抗原(CEA)和唾液酸(SA)含量在口腔颌面部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LISA)法检测22例口腔鳞癌、22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40例正常人的CEA和SA含量。结果 SA含量在正常人组与良性肿瘤组间、良性肿瘤与鳞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人组低于鳞癌组(P<0.01)。CEA含量在正常人组低于良性肿瘤和鳞癌组(P<0.01);在鳞癌和良性肿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开展唾液CEA和SA的测定,对诊断颌面部鳞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 (TumorSpecificGrowthFactor ,TSGF)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对 7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 (良性 37例 ,恶性 36例 )和 41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TSGF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组TS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 (P <0 .0 1)。在恶性肿瘤组中第三期TSGF值最高。恶性肿瘤组阳性率达到 77.78%。结论 血清TSGF检测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Gastrointestinal cancer-associated antigen (GICA) in oral carcinom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strointestinal cancer-associated antigen (GICA) is detected by means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 in the serum and pathologic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This article compares serum and salivary GICA 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levels in 19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17 patients with benign oral cavity lesions, and 11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oral cavity. Serum CEA levels were similar in all three groups, whereas salivary CEA levels were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an in the control subjects (p less than 0.001) and the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s (p less than 0.025). Serum GICA levels gave the opposite result an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quamous cell cancer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subjects (p less than 0.0001) and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s (p less than 0.02). Values of GICA in saliva of patients with oral cancer were also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subjects (p less than 0.02). The possible significance of thi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antige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DR-70(AMDLDR-70)在舌癌病人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比较分析了52例舌鳞状细胞癌和42例舌良性肿瘤病人及40个健康人的血清DR-70水平,并跟踪分析舌癌病人的3年生存率。结果:舌癌病人的DR-70阳性率(7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5%)和良性肿瘤组(10%),且与其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血清DR-70水平能够预测舌癌的发生,同时也与舌癌患者的生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正常人、30例口腔颌面良性肿瘤及60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CD56、CD4/CD8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0.05);而CD8和CD56则上升(P<0.05)。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较健康人降低(P>0.05),而CD8 和CD56较健康人升高(P>0.05)。恶性肿瘤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D3、CD4、 CD4/CD8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降低(P<0.05),而CD8 和CD56则升高(P<0.05)。临床分期Ⅲ、Ⅳ组的CD3、CD4、CD4/CD8较临床分期Ⅰ、Ⅱ组降低(P<0.05),而CD8 和CD56则升高(P<0.05)。结论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其免疫抑制远较良性肿瘤及健康人群强;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和临床分期晚期患者免疫抑制较无淋巴结转移者和临床分期早期患者显著;在临床中动态地观察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对判断病情,疗效和预后及提供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依据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含量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技术检测31 例口腔鳞癌患者和28 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Cyfra21-1含量.结果:口腔鳞癌组血清Cyfra21-1含量为(1.12±0.61) ng/ml,高于正常组(0.34±0.20) ng/ml和良性肿瘤组(0.50±0.27) ng/ml(P<0.01);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9%和89.3%;10 例口腔鳞癌患者血清Cyfra21-1含量由术前的(1.31±0.25) ng/ml降至术后的 (0.65±0.14) ng/ml,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Cyfra21-1含量可作为口腔鳞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