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了解灾后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恰当的干预措施。方法使用SCL-90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量表,在汶川地震后60d震中汶川县城威州小学53例教师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中教师分别采用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方式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39.6%的教师表现为明显心理障碍,18.9%的教师有严重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排序分别为强迫、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睡眠等。通过心理干预半年后,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比例为20.8%,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比例为11.3%,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排序分别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等,缓解程度最高的是躯体化、睡眠、强迫因子。结论地震后2个月灾区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灾后8个月,经过心理危机干预后,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降低,显示心理干预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汶川地震灾后26例急性应激反应心理危机干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后,作者对绵阳安置点内来自北川县的26例灾民采用聆听观察、访谈、当事人自诉等方法收集资料,发现17例都有痛失亲人的遭遇;正常心理反应4例,神经衰弱反应2例,恐惧反应8例,抑郁反应9例,精神病反应3例.对评断为精神病反应的3例进行了及时的转介.同时发现:社会支持系统与个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问题的形成和发展.采用支持性陪伴、积极宣泄、(交互式)放松、理性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短期治疗策略有效.作者认为灾后急性心理危机干预后续干预的长期性必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建立统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系统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地震后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和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在灾后2个月进行评估,随后根据评估结果分别在班级开展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1年后再次评估了解干预效果。结果首次调查发现18%~40%的儿童有明显社交焦虑,20%~28%的儿童自我意识过低,20%~40%的儿童自我意识过高,60%~90%的儿童有行为异常,心里干预1年后,有明显社交焦虑儿童的比例下降为8%~10%,自我意识过低儿童比例增加到30%~48%,自我意识过高儿童比例下降13%~30%,有行为异常儿童比例下降到30%~80%。结论心理干预对低年级儿童心理创伤的康复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灾后医护人员对伤员实施心理干预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辽宁省锦州市三甲医院、成都市三甲医院在岗医护人员392名,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心理干预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不同地区医院、是否主动为伤员提供过心理帮助、是否参加过心理干预培训的医护人员问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过心理干预培训的医护人员与没有参加过心理干预培训的医护人员问卷各纬度(急性应激障碍、慢性创伤性应激障碍、自杀)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心理干预意识较差,灾害救援经验不足,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灾后伤员心理干预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东省灾后心理干预学科发展水平。方法通过文献计量法,采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检索出近10年(2004—2013年)全国和广东省有关灾后心理干预文献量分别为15112篇和652篇。结果近10年(2004—2013年)广东省有关灾后心理干预的文献占全国的4.31%。文献量排居全国文献量第8位,与其他省市(四川、北京、重庆)差距较大。结论我省医务人员对灾后心理干预重视,在对灾后进行心理援助工作时发现心理援助需求量非常巨大,但面临能够提供的灾后心理干预专业人员相对匮乏、灾后心理援助者缺少专业培训、心理援助队伍缺少统一管理、心理援助行动缺乏长期系统的干预规划、灾后心理干预技术大多直接引自国外、缺乏自主形成的心理危机评估和干预技术和工具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灾后心理重建的重要因素,更凸显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服务进行长期规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建议尽快开展系统的危机干预研究,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服务进行长期规划,并逐步建立我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研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月精神心理科就诊的140例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发放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问卷IES—R和患者病症自评表,即SCL-90,相关医护人员再对最终结论进行判定、总结。结果:偏瘫患者在创伤应激障碍3大症状上的评分均高于2.5,同时,内心焦虑、焦躁、恐惧、抑郁等因子评分比正常人偏高,人际关系不及正常人(P〈0.05);患者的回避、闯入式再体验等症状与自检表中其他因子成正比。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时会出现创伤后焦躁、郁闷甚至情绪应激等多种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抑郁、焦躁和患者躯体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4.14玉树地震后玉树公安干警灾后心理状况。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抑郁、焦虑自评问卷进行灾后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共计发放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33份,总体阳性筛查率为21.89%,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阳性筛查率为9.01%,抑郁(D)阳性筛查率为15.32%,焦虑(A)阳性筛查率为14.89%。同时,玉树当地公安干警创伤后应激症状、抑郁、焦虑症状总阳性筛查率高达38.5%,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筛查率为17.5%,抑郁阳性筛查率为23.75%,焦虑阳性筛查率为28.75%,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在灾后赶赴玉树救援的特警、消防官兵。结论:玉树当地公安干警创伤后应激障碍总阳性筛查率高达38.5%,心理援助的需求很大,玉树特警、民警等人员,既是受灾群众,也是救灾人员,本身亲历灾难,几乎家家有伤亡,整日面对伤员超负荷地工作,灾后参与救援工作,承担日常警务、恢复重建的任务,整体缺乏休整,工作压力大,其心理创伤程度相对重于其他人群[2、3]。急需实际支持与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0.
严文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6):0594-0599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心理干预的主要特点,结合以往我国地震灾后群体心理及心理干预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对汶川地震灾后心理干预的思考:(1)灾区现场的心理干预活动不同于在心理咨询室进行的咨询;(2)灾区现场的心理干预有特定要求,并非所有的心理干预者都适合在灾区现场进行心理干预工作;(3)灾区心理干预工作者应以团队形式开展工作;(4)应做好对灾区心理干预工作者的援助;(5)心理援助工作者应避免预设立场后开展工作;(6)心理学专业工作者要引导整个社会科学地对待受灾群众,防止其被"爱心"所伤;(7)应加强对地震灾后心理干预工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The postpartum depression outcome and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survey of 4000 women within 4-6 weeks postpartum in 80 communities in Shenzhen, China was performed using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By employing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 as a screening tool, the positive women (defined as EPDS 〉1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a ratio of 1:2. The wome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means of mail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nowledge manual, face-to-face counseling, and telepho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terventions aiming at individual risk factors,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EPDS scores were assessed in these two groups again at 6th month postpartum. Totally, 3907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All the 771 positive wom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57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514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6th month postpartum, the EPDS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baseline stage (12.84±3.02) to end stage (3.05±2.93), while EPDS 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duced from 12.44±2.78 to 6.94±4.0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PDS scores at end st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13.059, P〈0.001).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postpartum depression, with better maternal compliance. It is feasible and necessary to establis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reen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odel in community-hospital and include the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reening, intervention, and follow-up into the conventional healthca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心理综合干预方法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安宁市某小学二、四年级各抽取两个班共192名学生进行心理综合干预,采用心理健康测量评价工具,比较干预前后得分。结果: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结果提示,在接受干预后半年,性格缺陷(t=2.06,P〈0.05)、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障碍(t=1.77,P〈0.05)有减分,行为障碍(t=2.99,P〈0.01)减分明显;一年后学习障碍(1=2.79,P〈0.01)、情绪障碍(t=2.56,P〈0.01)、性格缺陷(t=3.17,P〈0.01)、行为障碍(扭3.51,P〈0.01)减分明显(P〈0.01),社会适应障碍(t=1.89,P〈0.05)有减分;一年半后学习障碍(t=3.41,P〈0.01)、情绪障碍(t=3.25,P〈0.01)、性格缺陷(t=4.16,P〈0.01)和行为障碍(t=4.47,P〈0.01)减分明显,社会适应障碍(t=2.11,P〈0.05)有减分。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留置导尿管对于保证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手术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留置导尿管对麻醉苏醒期患者舒适度可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留置导尿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术前认知、操作前抚慰、苏醒期安慰、术后回访等心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耐受尿管的心理阈值,降低感知度,减少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比较壮、汉族哮喘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有无差别.方法 将97例壮族哮喘患者、83例汉族哮喘患者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各组均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心理测试,同时测量1秒用力呼出量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结果 壮族患者抑郁、焦虑显著高于汉族患者;壮、汉族哮喘患者干预组治疗后的抑郁、状态焦虑均有所降低,FEV1及PEF升高(P=0.000).对照组抑郁、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FEV1、PEF治疗后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壮族哮喘患者干预组抑郁、状态焦虑治疗前后的差值高于汉族哮喘患者干预组(P=0.000),FEV1、PEF差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汉族哮喘患者相比,壮族哮喘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更严重,但其心理干预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期间,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方案药物化疗,化疗前由责任护士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调查两组患者干预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症状特点及抑郁、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健康状况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焦虑抑郁情绪程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对提高患者化疗耐受能力,促进身心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