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膜内皮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萧萧  胡竹林 《医学综述》2014,(8):1410-1412
角膜内皮移植术是用于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移植手术,因具有手术快速、安全、损伤小、更符合角膜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术后视力较好等优点,使角膜内皮移植术迅速发展成为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首选术式。目前,角膜内皮移植术分为4类:后板层角膜移植术、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剥离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及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该文对角膜内皮移植术的分类、手术过程及不同特点、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陈绪涛  宋念艺 《医学综述》2012,(19):3238-3241
角膜内皮移植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主要用来治疗各种严重的角膜内皮病变。它是用健康的供体植片来置换病变的内皮层和后弹力层,而尽量保留未病变的组织。该手术因损伤小、视力恢复快、排斥反应少,现已取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而成为治疗内皮病变的首选方法,撕除后弹力层的角膜内皮移植术是目前的主流术式。植片脱位是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向前房内重新注入气泡或用黏弹剂多可使植片复位。飞秒激光的引入有可能使手术更加完美。现就角膜内皮移植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角膜移植手术是目前能使角膜盲患者复明的唯一有效手段。随着人们对角膜疾病认识程度的加深以及新技术和新器材的使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从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逐渐转向角膜成分移植,角膜成分移植是以组织成分移植置换角膜中有病变的部分,从而提高角膜供体材料的利用率,大大减少术后排斥反应和散光等并发症。本文对角膜成分移植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并发症及优缺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设备的不断改进,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作为治疗角膜内皮病的手术方法,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存在诸多弊端[1]:术中眼部完全开放,可致眼内容物脱出和暴发性脉络膜出血;术后创口和缝合等导致角膜曲率变化及不规则散光影响视力;术后感染、前房积血、白内障形成、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移植排斥反应;角膜伤口愈合迟缓,容易因外力而致创  相似文献   

5.
兔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u XW  Zhao JL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3):407-412,I0010
目的 研究兔角膜内皮细胞(CECs)移植的可行性和移植后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方法 体外培养兔CECs并用Brdu标记后接种在Gelatin膜载体上;采用α-氰基丙烯酸脘基酯作为组织黏合剂,将接种有兔CECs的载体与机械去除了内皮细胞的自体兔角膜植片相黏合,原位缝合对21只新西兰白兔的右眼进行CECs移植;另外17只兔的右眼作为对照仅移植没有接种任何细胞的载体膜。术后1、2、4、8、12周观察兔眼角膜移植片的透明情况、眼压和植片厚度,并利用共焦显微镜进行移植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观察12周后处死动物,角膜标本分别进行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CECs在Gelatin膜载体上生长良好,体外培养3—5d后细胞汇合,细胞密度可以达到约2700个/mm^2。术后2周,所有植片均发生了水肿,并逐渐浑浊。CECs组植片在术后4周左右逐渐水肿减退,开始恢复透明;而对照组角膜植片则持续水肿,逐渐浑浊。术后移植细胞的密度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术后12周时,移植细胞的平均密度为(2023±330)个/mm^2。Brd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植片上的细胞为移植细胞。结论 Gelatin膜作为内皮细胞培养载体并进行内皮细胞移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角膜内皮移植术对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内皮移植术并观察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程度及视力改变。结果:4例治愈,术后角膜移植透明,疼痛明显减轻,视力提高。结论:角膜内皮移植术对大泡性角膜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治疗角膜内皮病变标准的治疗方法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虽然PK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术后众多并发症使得其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过去几十年内,出现了多种选择性角膜内皮移植术,如经角膜瓣途径的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eep lamellar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DLEK)、经角巩膜袋途径的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与PK手术相比,DLEK手术有多方面的优势,有可能成为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 以角膜缘干细胞缺陷为特征的眼表疾病及治疗 根据病因可将角膜缘干细胞缺陷为特征的眼表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角膜缘基质微环境异常导致的角膜缘干细胞缺陷,如无虹膜、神经麻痹性角膜炎、边缘性角膜溃疡以及翼状胬肉等;另一类也是最常见的为各种损伤造成的角膜缘干细胞破坏,如化学烧伤和热烧伤、紫外线和离子射线的放射性损伤、史一约综合症、良性黏膜类天疱疮、角膜缘多次手术或冷凝、配戴角膜接触镜、严重感染以及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等。角膜缘干细胞的完全丧失会导致角膜结膜上皮化、新生血管长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应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107例不同年龄正常人角膜中央部内皮细胞的形态,密度和面积的结果。正常青年和儿童的角膜内皮细胞呈六角形,大小一致;而40岁以上者形态和大小不一致。内皮细胞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减低,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本文并讨论了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密度和面积的生理与病理因素,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密度和面积改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lls,LSCs)是角膜上皮再生的源泉,属成体干细胞,维持角膜完整性。对于以角膜缘干细胞缺陷为特征的眼表疾病,随着对LSCs生物学特性的了解,相继出现了羊膜移植、LSCs移植以及培养的LSCs移植的治疗手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LSCs移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表面的正常与稳定对于保持角膜透明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极为重要。多种因素引起角膜缘干细胞数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导致角膜上皮修复不良。角膜缘干细胞是角膜上皮再生的最终源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眼表疾病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1角膜缘干细胞(Limbalstemcell,LSC)1.1角膜缘干细胞解剖组织学特点角膜缘为角膜和结膜、巩膜交界部分,与角膜鉴别的标志是Bowman氏膜的终止处;与结膜的鉴别标志是不含杯状细胞[1]。角膜缘宽约1mm,此处仅有上皮层和基质层,其上皮细胞层超过10层,排列不规则,细…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而正常角膜内层则是确保角膜保持透明健康的关键。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会根据人体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但这种现象并不足以影响角膜内皮功能的正常发挥,大多是因为其他重要因素造成损伤后才会对角膜的功能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在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工作中,角膜内皮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治疗重点,才能促进青光眼患者的逐渐恢复。根据多年临床工作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研究,对青光眼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对角膜内皮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角膜内皮抗原及抗角膜内皮抗原抗体的提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纯角膜内皮抗原(corneal endothelial antigen,CEN-Ag)及抗角膜内皮抗原抗体(anti-corneal endothelial antibody,aCEN-Ab)。方法 用猪角膜内皮做抗原,上皮做对照,经离子交换层析及2B4.14.1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制得纯化的CEN-Ag和角膜上皮抗原(corneal epithelial antigen,CEP-Ag),用提纯的CEN-Ag和CEP-Ag分别免疫家兔,取血清经亲和层析得到aCEN-Ab和抗角膜上皮抗原抗体(anti-corneal epithelial antibody,aCEP-Ab)。结果 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抗原CEN-Ag和CEP-Ag的Mr分别为43000和53000,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是IgG2和IgG3。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角膜内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18例糖尿病患者和19例年龄配对的非糖尿病人的角膜内皮进行检查并照像。内皮照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人的角膜内皮细胞不仅密度显著下降,且呈现大小和形态多形性。研究表明,糖尿病角膜内皮不正常,角膜内皮显微镜联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可早期对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角膜内皮功能不良将导致角膜水肿、混浊,严重影响视力。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治疗角膜内皮病变,存在着术后高度散光和移植片排斥率高等缺陷。后弹力膜自动剥离角膜内皮移植术极大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迅速成为角膜内皮功能不良患者行角膜移植的首选手术。现就后弹力膜自动剥离角膜内皮移植术的发展过程及优缺点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我们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14例(26只眼)近视患者角膜内皮的观察,发现高度近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细胞形态有所影响,而中轻度近视则影响不大。并初步探讨产生变化的机理和告诫长期戴接触镜,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及供体眼球的选择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提纯角膜内皮抗原(cornealendothelialantigen,CEN-Ag)及抗角膜内皮抗原抗体(anti-cornealendothelialantibody,aCEN-Ab)。方法用猪角膜内皮做抗原,上皮做对照,经离子交换层析及2B4.14.1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制得纯化的CEN-Ag和角膜上皮抗原(cornealepithelialantigen,CEP-Ag),用提纯的CEN-Ag和CEP-Ag分别免疫家兔,取血清经亲和层析得到aCEN-Ab和抗角膜上皮抗原抗体(anti-cornealepithelialantibody,aCEP-Ab)。结果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抗原CEN-Ag和CEP-Ag的Mr分别为43000和53000,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是IgG2和IgG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