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哮喘病人胸导管淋巴液和血清IL-6、IL-8、IL-10、IL-12及TNF-α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行胸导管引流治疗的中、重度哮喘病人术后0 d、3 d、5 d淋巴液及0 d、5d血清IL-6、IL-8、IL-10、IL-12以及TNF-α水平.结果:哮喘病人胸导管引流淋巴液中IL-6、IL-8、IL-10、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而IL-12则明显低于正常血清水平;引流5d淋巴液中IL-6、IL-8、IL-10及TNF-α明显低于,IL-12则显著高于引流0d时水平;同时哮喘病人血清IL-10、TNF-α含量低于,血清IL-12则高达正常对照组水平. 结论:哮喘病人淋巴液中存在以IL-12产生受抑和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亢进为特征的细胞因子失调,且淋巴液中CK变化与血清变化大致平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哮喘病人胸导管淋巴液和血清IL-6、IL-8、IL-10、IL-12及TNF-α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行胸导管引流治疗的中、重度哮喘病人术后0 d、3 d、5 d淋巴液及0 d、5 d血清IL-6、IL-8、IL-10、IL-12以及TNF-α水平。结果:哮喘病人胸导管引流淋巴液中IL-6、IL-8、IL-10、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而IL-12则明显低于正常血清水平;引流5 d淋巴液中IL-6、IL-8、IL-10及TNF-α明显低于,IL-12则显著高于引流0 d时水平;同时哮喘病人血清IL-10、TNF-α含量低于,血清IL-12则高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哮喘病人淋巴液中存在以IL-12产生受抑和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亢进为特征的细胞因子失调,且淋巴液中CK变化与血清变化大致平行。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TNF-α,IL-1β,IL-6,IL-8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介素 - 1β(IL - 1β)、白介素 - 6 (IL - 6 )、白介素 - 8(IL - 8)含量进行分析 ,以探讨它们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正常对照组 36例 ,稳定型心绞痛组 32例 ,心肌梗塞组 39例 ,采用化学发光酶分析法检测其血清TNF -α、IL - 1β、IL - 6、IL - 8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冠心病患者中TNF -α、IL - 1β、IL - 6、IL - 8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尤以心肌梗塞组升高明显 ,其差别有显著临床意义。心绞痛组TNF -α(p <0 0 5 ) ,IL - 6 (p <0 0 1) ,IL - 8(p <0 0 5 )。心肌梗塞组TNF -α(p<0 0 1) ,IL - 1β(p<0 0 5 ) ,IL - 6 (p <0 0 0 1) ,IL - 8(p <0 0 0 1)。 结论 :TNF -α、IL - 1β、IL - 6、IL- 8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这些细胞因子可通过相互诱导、相互协同共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IL-6,IL-10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目的 :探讨了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IL - 6、IL - 10水平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ELISA法和放免法检测了 5 8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IL - 6、IL - 10水平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IL - 6、IL - 10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水平 (P <0 .0 1) ,肝硬化组为甚 ,且TNF与IL - 6、IL - 10呈正相关 (r =0 .6 135 ,0 .6 2 2 5 ,P <0 .0 1)。结论 :TNF、IL - 6、IL - 10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血清IL-6、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白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6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3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清ET、IL - 6、TNF -α的水平。结果 :① 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ET、IL - 6、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②有合并症患者血清ET、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 (p <0 0 2 ) ;③三种细胞因子间浓度水平呈正相关 (p<0 0 1)。结论 :细胞因子ET、IL - 6、TNF -α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 ,观察其浓度变化对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育症患者精浆IL-2,IL-6,IL-8,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精浆中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白细胞介素 - 8(IL -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等细胞因子对男性生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对 1 2 6例不育男性和 2 0例正常生育男性精浆IL - 2、IL - 6、IL - 8、TNF -α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不育症组精浆IL - 2、IL - 6、IL -8、TNF -α含量均高于生育组 (p <0 0 5或 p <0 0 1 ) ;精浆中IL - 2、IL - 6、IL - 8、TNF -α含量在不育症组的WBC精液组与非WBC精液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p <0 0 1 )。另外 ,精浆中TNF -α含量在精子活动力、活动率正常与减少之间 ,IL - 8含量在精子活动率正常与减少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检测精浆中IL - 2、IL - 6、IL - 8、TNF -α等细胞因子的含量可以反映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状态 ,帮助临床进行有价值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抗癫痫药物治疗前后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探讨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癫痫神经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4 3例癫痫患者抗癫痫药物治疗前后 ,血清IL - 2、IL - 6、TNF -α的水平 ,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 3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癫痫患者治疗前血清IL - 2、IL - 6、TNF -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 ,经治疗后有 1 8人疗效显著。其发作次数降低 75 %以上 ,其中有若干病人其血清细胞水平明显降低 ,但总体水平差异呈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余 2 5人疗效较差 ,其水平改变不大 ,但部分反有升高。患者血清IL - 2浓度与IL- 6、TNF -α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增高 ,提示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 ,但治疗后细胞因子水平改变难以预测 ,即使疗效显著者 ,亦有一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和TNF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了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含量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法测定了 4 0例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含量 ,且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 (P <0 0 1) ,术后IL - 6、IL - 8和TNF水平下降。结论 :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含量对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血清TNF α、IL 6和IL 8在急性胰腺炎 (AP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41例A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40例血清TNF α、IL 6、IL 8和C 反应蛋白 (CRP )水平。结果显示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和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 )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SAP组又较MAP组增高 (P <0 0 5 )。2 7例MAP患者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水平在治疗后 3d已有下降 ,7d降至正常水平。 14例SAP患者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水平在治疗后 7d明显降低 ,2 1d仍未降至正常水平。血清中TNF α、IL 6和IL 8可能与AP的严重程度相关 ,在临床上联合检测血清TNF α、IL 6、IL 8和CRP可用于AP的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和观察治疗后疗效及病情恢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实验性胸部爆炸伤后体内IL 6、IL 8和TNFα三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利用标准爆炸当量的 1 0g铝制雷管 ,电触发引爆造成家兔胸部爆炸伤模型 ,酶标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 6、IL 8和TNFα活性变化。结果胸部爆炸伤后肺泡灌洗液中上述三种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 ;外周血中上述因子水平亦升高 ,但程度较肺泡灌洗液中轻。不同程度爆炸伤组间肺泡灌洗液中三种细胞因子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L 6、IL 8和TNFα三种炎性细胞因子与肺损伤关系密切 ,其水平变化在肺泡灌洗液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白塞病患者血清IL-1β、IL-2与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塞病患者血清中IL - 1β、IL - 2、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用RIA检测了 16例完全型、31例不完全型白塞病患者和 34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 - 1β、IL - 2与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完全型和不完全型白塞病患者血清IL - 1β、IL - 2与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 :白塞病患者血清中过高的IL - 1β、IL - 2、TNFα与其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严重呼吸道综合征 (SARS)患者临床治愈后Th1/Th2免疫应答优势及其相应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共分为 4组 ,即SARS患者临床治愈初期 (A组 :2 3人 )与SARS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可能隐性感染者 (B组 :37人 )、SARS患者临床治愈晚期 (C组 :2 1人 )和正常对照组 (D组 :2 6人 )。用放免法检测各组体内的血清细胞因子TNF、IL - 1β、IL - 2、IL - 4、IL - 6、IL - 8和IL - 10水平。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①SARS患者临床治愈初期 (A组 )的IL - 1β水平低于正常对照 (D组 ) (P <0 0 1) ,其余的细胞因子如TNF、IL - 2、IL - 4、IL - 6、IL - 8和IL - 10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可能隐性感染者 (B组 )的细胞因子呈多样性变化 ,TNF、IL - 6和IL - 10皆明显高于D组 (P <0 0 1) ,IL - 2和IL - 4则显著低于D组(P <0 0 1) ,、IL - 1β和IL - 8无明显差异 (P >0 0 5 )。③与A组相比 ,SARS患者临床治愈晚期 (C组 )的、IL- 1β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其余各种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D组比各种细胞因子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ARS患者临床治愈后体内Th1/Th2相应细胞因子逐渐恢复正常 ,但其变化规律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关哮喘淋巴液中细胞因子 (CK)的变化尚未见报道。为此 ,我们检测了 31例难治性哮喘患者淋巴液中IL 6、IL 8、IL 10、IL 12水平 ,并与其血浆水平进行比较。1 材料和方法1 1 对象 哮喘组 31例 ,均为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且符合全国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男 14例 ,女 17例 ,年龄 11~ 5 7岁 ,病程 5~ 35年。病情分度 :中度发作 10例 ,重度发作 2 1例 ,均经药物长期治疗无效。对照组 32例。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2 4~ 43岁 ,均为滨州地区中心血站义务献血者。1 2 方法 本组哮喘患者均常规行胸导管引流 (TDD )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血浆中的TNF、sIL 2R、IL 6、IL 4和IFN γ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双mAb夹心ELISA法检测HFRS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应用美国RA 10 0 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血清中ALT的水平。结果 :HFRS患者血浆中TNF、IL 6、IL 4、IFN γ和sIL 2R水平分别为 (95 .82± 12 .0 4 )、(36 2 .4 6± 14 1.2 6 )、(17.76± 3.5 2 )、(116 .18± 19.80 )ng/L及 (89882 0± 12 72 0 0 )U/L ,健康对照组依次为 (17.89± 1.6 8)、(4 3.81± 18.0 8)、(4 .86± 1.14 )、(7.5 7± 2 .4 1)ng/L及(6 6 730± 2 96 90 )U/L、(P <0 .0 1) ;患者血清中ALT的水平也显著升高 ,为正常对照的 4 .4倍。通过相关性分析 ,发现TNF、sIL 2R、IL 6和IFN γ水平与患者血清中ALT的水平高度相关 (P <0 .0 1)。结论 :HFRS患者体内TNF、sIL 2R、IL 6和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且与患者体内ALT水平的升高高度相关 ,提示HTNV感染所致肝脏的损伤可能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炎与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肾炎患者血清白介素 - 2 (IL - 2 )、白介素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在肾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71例慢性肾炎患者及 36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清IL - 2、IL - 6、TNF -α的水平。结果 :①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IL - 6、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而IL - 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1 ) ;②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IL -6、TNF -α与BUN呈正相关 (p <0 0 1 ) ;③各临床分型组间细胞因子浓度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细胞因子IL - 2、IL - 6、TNF -α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 ,观察其浓度变化对探讨发病机理、预防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IL-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测定 1 6 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5 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清TNF -α、IL - 6的含量。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TNF -α、IL - 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压未控制组血清TNF -α、IL - 6含量明显高于血压控制组。结论 :血清TNF -α、IL - 6的异常升高是老年高血压发病的病理因素之一 ;高水平的TNF-α、IL - 6可能是影响血压控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动态监测SARS病人IL-1α、IL-1β、TNFα和IL-6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监测SARS病人IL 1α、IL 1β、TNFα和IL 6含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早期、恢复期SARS病人以及出院后SARS随访者 ,一线未患SARS健康医护人员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 1α、IL 1β、TNFα和IL 6含量。结果 :IL 1α和IL 1β含量在早期、恢复期与其他组比较均显著升高 (P <0 0 5 )。SARS早期组TNFα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 <0 0 0 5 ) ,SARS恢复期组均值显著高于SARS随访组、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SARS早期组IL 6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5 ) ,SARS随访组与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均值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SARS在发病过程中其病理损伤与细胞因子IL 1、TNFα和IL 6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 15 9例应用国产左旋 18甲基炔诺酮皮埋避孕剂 (Cla型 )妇女血清中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自发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在该药应用早期 (<1 5年 ) ,血清中和PBMC分泌的IL 2和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PBMC分泌IL 6的水平则有所降低 ;而IFN γ未见明显变化 ,以上变化在中晚期 (1 5~ 6 0年 )基本恢复正常 ,并保持稳定。血清中IL 2、IL 6和TNF α的水平变化与PBMC自发分泌水平相关。PBMC在体外经PHA刺激后 ,分泌四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P感染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IL - 8、TNF -α及Gas水平变化与其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 4C -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及胃镜和病理组织学确诊的 35例慢性胃炎及 3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其血清IL - 8、TNF -α及Gas水平。结果 :慢性胃炎组血清IL - 8、TNF -α及Ga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血清IL - 8及Ga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p <0 0 1)。TNF -α与对照组比较也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十二指肠溃疡组则三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两组间比较三项指标亦均呈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三项指标均呈显著变化 ,证实两种消化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动态观察危重病人CRRT中COR,TNF-α,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危重病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中动态观察血中皮质醇 (COR)、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介素 - 6 (IL - 6 )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把 2 7例病人于严重创伤后 12h有否进行CRRT随机分成CRRT治疗组和非CRRT治疗组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检测两组患者在 12h、2 4h、4 8h、72h血中COR、TNF -α、IL - 6的含量 ,并观察患者体温 (T)、心率 (P)、呼吸 (R)等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 :非CRRT治疗组COR、TNF -α、IL - 6水平呈进行性升高 ;CRRT治疗组TNF -α在CRRT治疗 12h ,显著低于同期非CRRT治疗组水平 (P <0 0 5 ) ,随后逐渐升高 ,但其水平仍较同期非CRRT治疗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COR、IL - 6在CRRT治疗 12h后明显降低 ,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P <0 0 5 ) ,治疗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危重病人CR RT可明显降低COR、TNF -α、IL - 6水平 ,显著改善全身炎症症状 ,降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 ;动态观察COR、TNF -α、IL - 6水平有助于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