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3.
目的:了解2013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普通科室分离菌和ICU分离菌之间细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分析研究。方法收集临床各科室送检的病原体,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ICU与普通科室分离的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对比分析。对ICU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和普通科室分离菌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2013年全院共分离4052株,其中普通科室3068株,ICU 984株,均以杆菌为主,其中普通科室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共占48.5%,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共占13.3%。 ICU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共占64.0%,球菌为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占11.2%。普通科室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敏感性较高,分别在90.0%、80.0%、60.0%以上,而鲍曼不动杆菌只有29.7%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敏感率54.7%。而ICU分离的除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为98.5%,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敏感率仅达到50.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敏感率只有6.0%。球菌属对苯唑西林敏感率只有33.3%,统计后较普通科室无明显差异。结论 ICU分离菌和普通科室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较普通科室比例明显增加。故定期进行全院及ICU细菌耐药性监测,将有助了解ICU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5.
中药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也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这类含有氧杂环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和菊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既有与糖结合成苷的,也有游离体.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多种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其主要生理活性表现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作用;抗癌作用; 镇痛、抗炎、抗病毒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有治疗作用;抗菌作用;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1-3].近年来,随着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及分析手段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药黄酮类成分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蛭弧菌(Bdellovibro,简称BD)是革兰阴性细菌,并可以通过裂解其寄生的革兰阴性细菌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目前,对蛭弧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水中,对淡水中的研究则很少。本实验利用普通蛋白胨培养基和营养肉汤两种培养基,采用描点法、单层培养法及双层培养法,对淡水环境中的噬菌蛭弧菌样品进行分离培养,以期找出最适合的培养方法及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妇女某些下生殖道炎症的病因,蚌埠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自1983年9月起,应用改良的Taylor-Robinson培养基(主要含0.5%氯化钠、0.15%磷酸氢钾、0.002%酚红、1%蛋白胨的新鲜牛肉汤,调pH至6.0±0.1,使用前加0.05%尿素、1,000u/ml青霉素和10%胎牛血清,固体培养基加1.4%琼脂),从120余份妇女宫颈、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58株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王家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86,(4)
在有毒力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简称Y.e.)中有40~48M道尔顿的质粒,这一质粒对耶尔森氏菌的毒力表达是必须的.本文对南宁市从病人和猪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菌株64株的自凝性和血凝性进行了检测.这些病株均带有质粒.64株菌株中,有57株自凝试验阳性.其他7株阴性菌株中,有2株在26℃、37℃培养物表现混浊,无凝集现象.有5株菌株在26℃、37℃均表现有自凝现象.同时,在64株Y.e.菌株中,26℃培养对豚鼠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9.
<正> 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分离培养,多年来均应用巧克力双抗琼脂(简称PV)作为分离培养基,该培养基的分离效果令人十分满意。因而被采用至今,深受检验工作者的欢迎。但因制作培养基时,需使用新鲜脱纤维羊血,不但血液来源不易,造价高,且制作程序复杂,使用者深感繁琐,迫使众多医学科学工作者,对研制替代培养基进行了努力。卵黄双抗琼脂(EPV)的出现,从而使卵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醇沉、色谱等分离提取技术对发酵得到的亮菌胞内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的多糖进行结构及部分性质研究。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除蛋白等方法得到亮菌胞内粗多糖,然后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分子筛色谱对粗多糖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得到单一多糖。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对该单一多糖进行结构研究,确定其单糖组成及糖链的连接方式。结果 通过去蛋白、醇沉、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滤过色谱的方法得到亮菌胞内多糖IPS-B2,该多糖为直链α-D-(1→6)-吡喃型葡聚糖,不含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结论 通过纯化得到了直链α-(1→6-葡聚糖(IPS-B2),该多糖在体内具有较好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评述内生菌与宿主植物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就其为中药材道地性研究带来的启示进行讨论。从内生菌的分布特点、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生长关系、内生菌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影响、内生菌对宿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等方面可以看出,内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表现出互利共生、无害或微害寄生等关系,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欧海鸿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26)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探索和指导治疗尿路感染。方法对我院2015年一季度的尿感患者尿进行定量培养、鉴定,并对检出细菌作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结果 1251份中断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355株细菌,分离率为28.38%。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09株(58.87%),肠球菌44株(12.39%),酵母菌21株(5.92%),葡萄球菌21株(5.92%)肺炎克雷伯菌15株(4.2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几率分别为43.54%和33.33%。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致病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在临床用药中要高度重视细菌的耐药性。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有指导作用,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晓春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4(2):93-94
目的:了解近二年内我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对2002年10月~2004年10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34株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NCCLS2002年版标准执行)。结果:634株菌中,革兰阳性菌173株。占27.3%。革兰阴性菌385株,占60.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3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7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大多数细菌达83%以上。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11%,克雷伯菌属中占9%,假单胞菌属占5%。结论:细菌多重耐药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2,(6)
本文对霉变玉米面的致突变作用作了初步研究,即将林县分离出来的霉菌接种到玉米面窝头,观察这种霉变玉米面是否具致突变或其它作用。实验分甲乙两组,分别以串珠镰刀菌(FM)或串珠镰刀菌、黄曲霉、白地霉、圆弧青霉(FAGP)接种于玉米面窝头。结果表明两种霉变玉米面的提取物均能使V_(70)细胞及中国地鼠骨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16.
氯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氯氰菊酯的菌株.方法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农药厂的污泥中进行富集和分离筛选高效菌株,并且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和其生理生化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该菌株鉴定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命名为Klebsiella sp.J-2(登录号为AY989899),菌株J-2能以氯氰菊酯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降解氯氰菊酯的最适温度是35 ℃,最佳pH是7.0.结论 菌株J-2是一株能高效降解氯氰菊酯的菌株. 相似文献
17.
酵素菌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2株乳杆菌 (Lacotbacillus)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观察实验菌细胞的形态大小 ,染色特征。葡萄糖氧化试验、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生长因子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葡萄糖产气试验。阿拉伯糖、葡萄糖、纤维二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松三糖、密二糖、棉子糖、核糖、木糖、鼠李糖、甘油等糖醇类发酵产酸试验。厌氧生长试验。菌株的 15℃生长试验、4 5℃生长试验。乳酸产气试验。营养要求、底物利用、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检测等 ,进行表型性状的观察分析。结果 2株乳酸菌 (Lacotbacillus)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aplantarum)。结论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aplantarum)是酵素菌的主要活性菌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本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情况,探讨临床抗菌用药方案,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月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细菌及其药敏试验作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1 719株病原菌中,G^+菌563株,占32.8%,G^-菌1 156株,占67.2%.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多见.G^-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相当多部分G^+菌及G^-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对G^+菌最敏感的是万古霉素,对G^-菌最敏感的是泰能. 结论本地区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广泛,临床上应合理用药.用药前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及减少耐药的发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该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菌谱分布情况和细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120及专用血培养瓶培养细菌,阳性标本转种至培养基分离、鉴定、药敏。结果 2 370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到细菌291株,阳性率为12.28%。临床分离的2 370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71%,革兰阴性菌占23%,真菌占1%,其他占5%。分离数列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大肠埃希菌(26%)、金黄色葡萄球菌(13%)。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未出现耐药菌株;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阿米卡星。结论血培养分离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了解血培养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对减少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酵素菌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11株酵母菌 (Yeast)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酵母菌株的细胞形态、大小、结构 ,繁殖方式 :单极芽殖、二极芽殖、多边芽殖或裂殖。能否形成非结合子囊、结合子囊和子囊孢子。菌落类型 :光滑型、粗糙型或粘液型。菌落的大小形态、质地、颜色、透明度、气味。假菌丝生长试验 ,掷孢子试验。碳水化合物的发酵试验 ,碳源、氮源的同化试验。无维生素培养基生长试验 ,放线菌酮抗性试验 ,尿酶、卵磷、土温分解试验。重氮基蓝B试验 ,类淀粉化合物形成试验 ,5 0 %葡萄糖生长试验 ,10 %NaCl生长试验 ,37℃、40℃生长试验等项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实验 ,对酵母菌的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 5株酵母菌鉴定为粉状毕赤酵母 ;6株酵母菌鉴定为酿酒酵母。结论 粉状毕赤酵母和酿酒酵母是构成酵素菌菌种的主要活性菌种。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11株酵母菌 (Yeast)进行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