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士玲 《淮海医药》2012,30(3):261-262
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抗生素后效应是评价抗生素药效学的一项新指标,可为抗生素更为合理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国外对PAE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PAE作为评价新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从微观角度讲,PAE是指抗生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后效应(PAE)的概念即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它是抗菌药物对致病微生物特有的效应。抗菌药后效应现已成为抗生素药效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药物持续抑菌时间的长短。当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最低杀菌浓度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后效应与给药间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PAE理论的提出,使抗菌药物的投药间隔时间由传统的单纯以药物的半衰期为依据,变成以其半衰期、有无PAE及其时间长短以及杀菌作用是否有浓度依赖性等因素为依据,这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后效应(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其临床的重要意义在于,以前设计抗生素给药方案仅依靠血药浓度、消除速率及组织分布等一些药代动力学数据作参考,忽视了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规律的影响.而PAE理论指出,确定抗生素的给药间隔应根据药物浓度超过MIC或最低杀菌浓度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从而可延长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剂量,起到既不影响疗效又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目前PAE已成为评价新的抗菌药物、设计合理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早在1946年Parker就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素G接触30min后细菌恢复生长时间延长1~3h,但此现象终未引起充分重视.近年来因PAE对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故受到重视,随着对PAE理论深入研究,PAE已成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抗菌药物后效应(PAE)研究的深入,发现多种抗菌药物都具有PAE。目前PAE已成为评价新的抗菌药物、设计合理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广大的医药工作者对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更加重视。1抗菌素后效应的定义及意义抗菌素后效应(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在药物被清除的情况下,细菌生长仍受持续抑制的效应。许多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与药物的高峰浓度密切相关,有明显的剂量(浓度)依赖性,体内抗生素不必始终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之上。在PAE期的细菌许多特征发生了改变,使得在治疗中可以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用药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是指细菌接触抗生素一定时间后,药物浓度下降至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清除时,其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吴健 《安徽医药》1997,1(4):19-21
抗生索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除后,细胞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本世纪40年代已有学观察到金葡菌与链球菌接触青霉素后,细菌在体内或体外的生长均受到一定时间的持续抑制。然而对PAE现象未能及时进行研究,直至70年代PAE重新被重视并进行逐渐深入研究。目前  相似文献   

10.
再谈抗生素的后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后效应(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随着国内外对PAE的研究日益深入和广泛,目前已发现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具有PAE.PAE已成为评价抗生素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并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进一步优化抗生素治疗方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后效应(PAE)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药效学变量,已引起抗生素最佳给药方案设计研究的关注。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细菌生长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十几年来的研究已表明,PAE可作为确定抗生素给药最佳剂量和次数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抗菌药物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 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能受到一段时间持续抑制的现象.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发现此现象,但到20世纪70年代才对PAE现象下了定义.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PAE的研究愈渐深入和广泛,并将之作为评价抗生素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以指导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能受到一段时间持续抑制的现象.早在40年代,就有人发现此现象,但到70年代才对PAE现象下了定义.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PAE的研究愈渐深入和广泛,并将之作为评价抗生素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再述抗生素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 《海峡药学》2002,14(3):64-65
抗菌药物的抗生素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和抗生素短暂接触 ,当抗生素消除后 ,细菌生长仍能受到一段时间持续抑制的效应。目前发现 ,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 PAE,现已成为评价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的指标。本文对各类抗生素 PAE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加以论述。1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对 G+ 球菌显示较长的 PAE,但对 G-杆菌却产生很短甚至负值 PAE。例如对金葡菌 ,当药物浓度大于最小抑菌浓度 (MIC) ,接触时间为 1.1~ 3.8h,各类药物的 PAE,青霉素 G1.4 h,奈夫西林 3.0 h,头孢孟多 3.9h,头孢唑啉 …  相似文献   

15.
1946年Parker和Marsh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素接触30min后,尽管已除去药物,细菌仍需3h才能恢复正常生长.这种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清除药物后,细菌生长仍受持续抑制的现象称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以后的研究证明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PAE现象,尤以氨基甙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最为明显.随着氨基甙类抗生素的每日一次给药方案的深入研究,该类药物的PAE受到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6.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敏感抗菌药物接触后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当抗菌药物在体内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时,细菌的生长繁殖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受到抑制的现象.PAE是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结构特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抗菌药物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能受到一段时间持续抑制的现象。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发现此现象,但到20世纪70年代才对PAE现象下了定义。近十几年来,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开始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新理论,是评价抗生素药效学的一项新指标,可为抗生素更合理用药提供新科学依据.它的概念系指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持续受到抑制的效应,是抗生素对其作用靶细菌特有的效应,它揭示的是抗生素与细菌相互作用过程.近十余年来国外对PAE这一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PAE作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学的重要参数,它将为临床设计更为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概述了抗生素物引起PAE的机制,对其影响因素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44年Bigger观察到抗生素移除后细菌延迟生长的现象,趔后始终未引起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这一概念才被正式提出。1977年McDonald等。提出PAE是指细菌与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抗生素短暂接触,清除药物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1992年Odenhoh—Tornqvist等提出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sub—MIC effect,PASME),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此文阐述了各类抗生素后效应情况,并提示在临床应用中高度重视抗生素后效应的意义和方法。为临床设计更为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