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6层螺旋CT扫描容积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扫描容积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胸部外伤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行容积重建进行诊断,包括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结果:43例肋骨骨折共152根,其中多发、粉碎性骨折17例,两侧共107根;多发性骨折16例,两侧共35根;单发性骨折10例,两侧共10根。结论:胸部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结合容积重建等方法诊断肋骨骨折,可清晰、直观地显示肋骨骨折的数量、性质、部位及合并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影像重组对创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层螺旋CT(MSCT)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尤其重组功能强大.笔者通过对比探讨诊断肋骨骨折的最佳影像重组方式.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多种成像技术诊断输尿管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输尿管病变患者行螺旋CT泌尿系检查,图像传至ADW4.2工作站,获得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等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16例、肿瘤6例、肾及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先天性狭窄4例、迷走血管压迫1例和炎症1例.VR、MPR及CPR图像能清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双侧肾及输尿管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对输尿管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病例,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并行薄层重建及曲面重组观察。结果:应用64层螺旋CT及其后重建技术,35例胸部外伤患者共确诊98处肋骨骨折。结论: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病例,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并行薄层重建及曲面重组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16层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尿管结石是急诊外科中最常见的疾患之一,传统的检查方法是腹部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近十几年来也用B超,常规CT和MRI,各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受限之处.16层螺旋CT自2001年问世以来因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扫描速度快、一次屏气可扫完所检查部位、快速薄层重建,并可根据需要以轴位图像开始,进而运用三维立体图像对不同部位的病变进行立体对照追踪观察.一系列三维数据的交互式浏览和任意方向的多平面重建图像,可大大提高对细小、疑难病变的诊断水平.重建图像不受呼吸气、肠胀气及肥胖等因素的干扰,是对泌尿系统影像检查方法新补充,可为临床急腹症提供新的大量可靠、极有价值的诊断依据而日益受到重视和欢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6层螺旋检查23例输尿管结石的资料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触发扫描技术对37例主动脉瘤及2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快速容积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VB10B)行二维及三维重建。结果:11例胸主动脉瘤中,真性动脉瘤9例,假性动脉瘤2例;腹主动脉瘤26例中,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上8例,肾动脉水平以下18例,表现为主动脉局限性管腔增宽。25例主动脉夹层中Ⅰ型6例、Ⅱ型4例和Ⅲ型15例,显示真、假两腔及撕裂的内膜片23例。结论:16层螺旋CT对显示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具有无创、快速检查的优势,各种重建技术结合运用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丰富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16-MSCTA)诊断脾动脉瘤(SAA)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SAA的16-MSCTA表现。后处理均采用容积再现法(VR)、表面覆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技术,以VR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其它重组方法作为补充。结果:17例SAA41个瘤体中,25个位于脾门,15个伴瘤体钙化。单发7例和多发10例。VR、SSD、MIP、MPR及CPR均能显示SAA,以VR显示最佳。结论:16-MSCTA是一种有效的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准确地显示脾动脉瘤的存在及病理改变,是诊断和随访脾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横断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曲面重组法(CPR)和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技术重建局部组织和器官的三维图像。结果:实现了多个观察面,立体的,接近解剖。仿真的,更形象和直观的影像学信息,充分的满足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线片与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3DVR)图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胸部外伤疑似肋骨骨折的100例患者,具有完整的普通X线片及64层螺旋CT轴位扫描图像与3DVR图像资料,比较X线片及3DVR图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00例患者中,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肋骨骨折91例共455处,3DVR图像诊断骨折89例共454处,X线片诊断骨折52例共206处。以CT轴位扫描图像为标准,3DVR图像诊断肋骨骨折的敏感性为97.80%,特异性为100.00%;X线片诊断的敏感性为60.46%,特异性为66.67%。结论 64层螺旋CT3DVR图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X线片,与CT轴位扫描图像相比,具有定位容易和骨折显示直观、明确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咽部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用120KV 50mA 10mm层厚扫描,扫完用2.5mm层厚重建。结果:35例中良好片占74.3%,一般片占23%,差片占2.70%。结论:该扫描方法延长球管寿命,降低病人单次检查接受的辐射剂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及息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诊断结肠癌及息肉的价值。方法:通过对36例结肠病变患者的16层螺旋CT轴位图像和MPR、SSD、Raysum、CTVC及PE图像进行观察分析,与手术和/或结肠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6例中23例结肠癌在MPR、SSD、Raysum、CTVC、PE图像均清晰显示,其大体分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7%、83.33%、87.5%、100%、100%。结肠息肉13例(共27个),MPR、SSD、Raysum图像各显示15个;CTVC、PE清晰显示25个,其对1.0-5.0mm和6.0-9.0mm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为80%和100%。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成像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和病变检出能力,在结肠癌分型、定位及结肠小息肉的诊治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临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的100例胸部外伤患者,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比较轴位扫描图像与后处理图像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结果 100例患者中,CT轴位图像诊断肋骨骨折96例426处;后处理图像诊断肋骨骨折99例588处;2周后复查CT图像确诊肋骨骨折100例600处。以患者2周后复查CT图像为标准,CT轴位图像诊断肋骨骨折数量的检出率为71%;后处理图像诊断肋骨骨折数量的检出率为98%。结论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多层面显示肋骨结构,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轴位扫描图像,且具有定位容易和骨折显示明确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胸部外伤患者386例,筛选出26例患者,共32处不确定性肋骨骨折,将原始图像导入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包括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表面遮盖、容积再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薄层曲面重组发现肋骨骨折30处,排除2处,薄层多平面重组发现肋骨骨折30处,排除2处,表面遮盖发现骨折16处,容积再现发现骨折23处。表面遮盖、容积再现在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在显示肋骨骨折微细的变化上效果良好。结论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显示较表面遮盖和容积再现图像更明确。薄层多平面重组、薄层曲面重组结合表面遮盖、容积再现三维重组图像对不确定性肋骨骨折的具体部位能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2例急诊CT平扫,24例均行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获得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15例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结果 23例肠壁增厚,其中可逆性缺血20例,不可逆缺血3例.3例肠壁变薄者为不可逆缺血.21例肠壁密度减低,5例肠壁密度增高.增强扫描,可逆性缺血中有7例肠壁强化增加,不可逆性缺血中4例肠壁强化减弱或不强化,2例非阻塞性肠缺血表现为部分强化.6例肠壁积气和4例肠管扩张均见于不可逆性肠缺血;门静脉积气2例,7例出现肠梗阻;SMA/IMA主干和/或分支硬化性狭窄7例,其中4例出现肠系膜小血管广泛钙化;缆绳征21例;漩涡征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4例;5例为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23例患者找到结肠肠缺血之病因.结论 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DR诊断可疑骨折病例的16层螺旋CT的横断位、MPR 及3D 图像.结果 所选病例DR均未显示明确骨折线,经16层螺旋CT扫描诊断骨折53例,其中颅面骨骨折4 例,颈椎2 例,腰椎3 例,骶骨3例,跟骨5例,膝关节3 例,肩胛骨3例,足4例,肋骨7例,肘关节3例,髌骨3例,踝关节3例,腕骨5例,腕关节1 例,骨盆3 例以及胸骨1例.排除骨折7 例,阳性率达88.3%.结论 16层螺旋CT对临床怀疑骨折而DR不能确诊为骨折的病例能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术(MS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46例患者行MSCTPA检查及后重建技术,后重建方法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46例共发现栓子698个,其中肺动脉主干4个,左右肺动脉41个,叶动脉114个,段及亚段动脉539个。直接征象:①)血管截断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完全闭塞;②轨道征,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位于血管中央,周围有对比剂环绕;③偏心性充盈缺损,表现为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偏向管壁一侧,边缘欠光整;④附壁性充盈缺损。间接征象:①肺窗观察见局限性的血管纹理稀疏,呈"马赛克征";②肺梗死,表现为肺外围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或条状实变影;③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以及心包积液等。结论:MSCTPA能对肺动脉栓塞作出准确诊断,是无创、快速、安全、敏感的检查方法,并可追踪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不同重建方法对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不同重建方法在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收集37例胸部外伤患者X线片疑有骨折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种图像后处理,观察几种不同图像对骨折显示效果。结果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48处,肋软骨骨折0处。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共检出肋骨骨折77处,肋软骨骨折4处。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肋骨、肋软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2,P=0.000;χ2=4.101,P=0.043)。多层螺旋CT检查,曲面MPR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9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8处。VRT重建图像检出移位肋骨骨折38处,未移位肋骨骨折30处。两种重建方法对于未移位肋骨骨折的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1,P=0.003)。结论多层螺旋CT的曲面MPR图像可清晰显示未移位细微骨折线,VRT重建图像立体感强,可多角度观察骨折的移位。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判断肋骨,尤其是肋软骨骨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检查,应为诊断肋骨骨折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PR、SSD、VR)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96例经X线平片(CR)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性外伤患者于外伤后1~7 d均经16层螺旋CT各向同性容积扫描,图像拆薄重建,传入vitrea工作站处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调整、浏览MPR、SSD、VR及斜面MPR图像,以明确有否骨折。结果经16层CT扫描后处理重建确诊骨折56例,其中,眼眶内壁骨折6例,下颌骨颏部3例,枕骨2例,肩胛骨2例,腕骨5例,肋骨7例,胸椎横突3例,骨盆9例,股骨颈4例、胫骨9例,足跗骨6例。本组16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对隐匿性骨折检出率为58%。结论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尤其是MPR成像显著提高了细微骨折的检出率,是诊断隐匿性骨折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胸部外伤患者先行胸部正位及双斜位DR检查,再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将全部数据传送到随机工作站,采取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了解有无骨折及骨折情况,并对各项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MPR或CPR对隐匿性骨折,细小骨折,尤其是不全骨折显示较好;MIP对肋软骨骨折显示较好;VR对有重叠。移位的骨折显示好,定位准确;各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肋骨骨折诊断正确率。结论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