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颏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女 31岁 ,3年前 ,无意发现颏下稍肿胀 ,并可触及 1.5× 1.5 cm肿块。缓慢长大。于下颌骨、舌骨之间可扪及 3.0×4.0 cm大小规则肿块 ,质硬 ,边界清楚 ,活动度小 ,无压痛。穿刺检查为棕色液体。甲状腺 I1 3 1扫描未见异常。全麻下行甲状腺探查未见异常。切除肿块 ,并行颌下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 :甲状腺乳状癌 ,淋巴结组织内有转移癌。异位甲状腺在临床上的发生率为 1‰。患者颈部甲状腺无异常 ,颏下的甲状腺癌可考虑异位甲状腺癌变所致。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特点是淋巴结转移率高。临床上有时可能出现发现了淋巴结转移癌而查不到原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N0舌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区域分布情况,为cN0舌癌患者颈淋巴清扫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取61例cN0舌癌患者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后标本,收集各平面区域的淋巴结进行病理切片,分析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各区域的分布。结果 20例患者发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32.8%,811颗淋巴结中62颗证实有转移,占7.6%。其中平面Ⅰ为11.0%(26/237),平面Ⅱ为8.2%(20/243),平面Ⅲ为6.0%(13/218),平面Ⅳ为3.5%(3/85),平面Ⅴ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cN0舌癌患者仍有较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于平面Ⅰ、Ⅱ和Ⅲ,少部分转移至平面Ⅳ,选用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最好扩展至平面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laudin-1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7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组织、17例滤泡性甲状腺癌以及19例滤泡性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audin-1蛋白的表达,并检测Claudin-1蛋白调控通路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均有Claudin-1蛋白的高表达,滤泡性甲状腺癌以及滤泡性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Claudin-1蛋白的表达较低。相关分析表明β-catenin的表达与Claudin-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甲状腺癌中Claudin-1蛋白的表达可能受wnt/β-catenin途径进行调控。结论:Claudin-1蛋白在甲状腺癌不同类型中有不同的表达,是甲状腺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其产生受wnt/β-catenin途径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舌鳞癌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舌鳞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管密度/淋巴管相对面积(LVD/LVA)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术前准确判断颈淋巴结状况提供参考。方法:口腔颌面外科接受舌癌切除及颈淋巴清扫术的标本63例:对HE染色阴性的淋巴结,应用细胞角蛋白CK(AE1/AE3)标记检测微转移,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判断淋巴结转移;以LYVE—1作为淋巴管内皮标志物,研究舌癌淋巴管生成参数——淋巴管密度(LVD)和淋巴管面积(LVA)与颈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变量(年龄、性别、T分类、病理分级、浸润方式)之间的关系。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应用细胞角蛋白CK(AE1/AE3)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提高了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舌癌实质内未见到LYVE—1^+的脉管结构,LYVE—1^+脉管多位于癌周,癌周LVD、LVA与颈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变量均无关。结论:舌癌癌周淋巴管密度(LVD)、淋巴管面积(LVA)与颈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变量均无关,不宜作为术前评估淋巴结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二腹机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23例不明原因颈二腹肌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了肿大淋巴结摘除术并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23例颈二腹肌淋巴结肿大病例中,病理诊断慢性炎症1例,淋巴结核8例,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病)3例,转移癌11例,其中鼻咽癌7例,甲状腺癌3例,喉癌1例.结论:淋巴结摘除活检对原因不明性颈二腹肌淋巴结肿大的确诊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双侧颈侧区非涎腺、非甲状腺肿块病种的临床特征及分布规律,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27例双侧颈侧区无痛性肿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恶性肿块17例(63%),其中淋巴结转移癌13例,恶性淋巴瘤4例。17例中40岁以上者12例。良性肿块10例(37%),其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5例,淋巴结结核4例,颈动脉体瘤1例。其中40岁以下者9例。结论:双侧颈侧区非涎腺、非甲状腺无痛性肿块绝大多数为淋巴结源性肿块;恶性肿块多于良性肿块;恶性肿块以40岁以上者多见,良性肿块以40岁以下者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颈部阴性淋巴结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并研究其与颈淋巴结转移、复发及总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O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研究终点事件为颈淋巴结转移、复发和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生存分析法探讨不同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0个月,失访10例。90例患者中,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复发11例(12.2%)、死亡28例(31.1%),阴性淋巴结出现窦组织细胞增生(sinus histiocytosis, SH)27例(30%),3年无颈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为89.4%,3年总生存率为67.3%。90例患者的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N分期、临床分期对总生存期有显著影响(P<0.05);吸烟、初次颈淋巴结转移(N≠0)、SH、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对颈淋巴结转移、复发有显著影响(P<0.05),且吸烟、初次颈淋巴结转移、SH、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复发概率较高。结论: SH、初次颈淋巴结转移是导致OSC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N分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涎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一旦发生转移其生存率可降低50%。Bhattacharyya等^[1]报告1268例大涎腺癌,病理未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平均生存100个月,而有淋巴结转移者平均生存59个月,如伴肿瘤局部复发,则生存率更低。一般报告涎腺癌临床发现颈淋巴结转移率在15%左右,腮腺发生者较其它腺体为多,而隐匿性转移率为0%一49%^[2]。因此,有人认为应做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但较多学者认为宜做治疗性清扫。究竟如何处置?本文分析相关文献报告,探讨其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N0舌癌患者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病理因素对隐匿性转移的影响,为选择性颈清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100例cN0舌癌患者资料,分析其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原发灶的直径、T分级、浸润深度、生长方式、病理分级、分化程度等对隐匿性转移的影响。结果 100例cN0舌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2%,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同侧的Ⅱ区,占总转移部位的51.61%(16/31),其次分别为同侧Ⅰ和Ⅲ区,87.10%(27/31)的隐匿性转移位于以上三个区域。另外,舌癌的直径与隐匿性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而浸润深度、生长方式、病理分级,肿瘤分级和分化程度对其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随着病理分级、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递增,转移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同侧的Ⅰ、Ⅱ和Ⅲ区是cN0舌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常见区域,综合考虑原发灶的浸润深度、生长方式、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对较易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cN0舌癌患者可行选择性肩胛舌骨肌上清扫术。  相似文献   

10.
腮腺转移癌在腮腺恶性肿瘤中比较少见,本院近一年中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陈某,男,42岁,左耳前肿块缓慢性生长三个月。经查:肿块大小约2cm2.5cm×1cm活动,质地中等,有轻微压痛,左颌下触及两枚米粒大小的淋巴结。既往史:一年前曾行”左上睑板腺癌切除术”,拟诊“左腮腺转移癌待排除”收入院。行:“左面神经解剖加左全腮腺及肿物切除术。”病理报告“符合左眼上睑睑板腺癌腮腺区转移,癌组织穿破淋巴结包膜浸润其周围腮腺组织。”术后两周在全麻下补充“左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病理报告示:“左颈上深3/3枚淋巴结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