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临床特征为血总胆固醇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沉积于组织,形成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早发冠心病。FH的发病机制为LDL受体(LDL receptor,LDLR)或apoB基因突变引起LDL受体途径功能缺陷,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患,具有基因剂量效应;部分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机制为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 receptor adaptor protein 1,LDLRAP1)失功能型突变,导致LDL内化活性降低。罕见的人类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发生功能型突变也可引起严重的FH表型。PCSK9通过降解LDLR蛋白间接下调LDL受体途径,其失功能突变可致血浆LDL水平下降。因此PCSK9是目前降脂药物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是最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紊乱之一,其特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严重升高,可导致早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FH在世界范围内被低估、诊断不足和治疗不足。FH伴发ASCVD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本文综述了过去5年间FH伴发缺血性脑卒中流行病学,讨论了如何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FH检出率及降脂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高血脂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因素中,是一个重要的易患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降脂治疗可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使粥样硬化斑块消退。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n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为新型的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药物,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辛伐他汀是他汀类降脂药物代表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但哪种剂量辛伐他汀更为合理尚有争论。笔者就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前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方法之一。关于血脂管理,大致分为三个时代:他汀前时代、他汀时代和后他汀时代。随着血脂管理指南的更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靶目标值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降脂药物可供选择,在他汀的基础上联合降脂治疗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控制良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他汀类药物是降脂治疗的基石,但仍有降脂效果未达标的情况发生,并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单克隆抗体是新型降脂药物。家族性高脂血症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联合PCSK9单克隆抗体可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目前Evolocumab和Alirocumab两种PCSK9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基因(PCSK9)是近十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致病基因,基因突变主要有功能获得型、功能缺失型,前者通过介导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降解、减少LDLR的数量、降低肝脏对LDLR的清除,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在脂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使用他汀类等降脂药物后,大大降低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及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但仍有大部分患者LDL-C未达到理想目标。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显示,PCSK9抑制剂可大幅度降低各种高胆固醇患者的LDL-C水平,给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其发挥作用的确切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细胞膜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缺如或异常,导致体内LDL代谢异常,使得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I}C)水平升高,临床上常有多部位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现将1例FH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脂蛋白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长期暴露于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下,FH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基因检测对FH的诊断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检测对FH的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FH的诊断筛查、治疗方案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检测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冠心病的一种很重要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FH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就能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但是只根据临床表现不足以作出准确诊断(尤其是杂合子患者),所以,对其病因即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突变的研究非常重要.本研究将PCR-SSCP与银染技术相结合,建立稳定的PCR SSCP检测条件,以期对LDL-R基因的全部18个外显子进行点突变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并首次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8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0岁)和非早发冠心病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根据文献中的FH诊断标准,分析FH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出率,与冠心病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关系,以及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HTK] (1)FH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31%,高于非早发冠心病患者的1.67%(P<0.05)。(2)不论是在总体冠心病患者中,还是早发冠心病组或者非早发冠心病组中,男女间的FH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FH患者中发生早发冠心病比例为78.38%,远高于非FH患者的40.15%(P<0.05)。(4)与非FH组比较,FH组有较低的冠心病发病年龄,平均低11岁。(5)按血管病变部位分析,FH患者的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发生率均高于非FH患者;按血管病变数目分析,FH患者以双支病变为主(占67.57%),而非FH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87.23%)(P均<0.05)。(6)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高血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高脂血症、FH均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FH患者发生早发冠心病的风险是非FH患者的6.77倍,其95%可信区间为3.28-12.6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是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早发冠心病并发FH的患者多好发左冠状动脉狭窄且以双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1.
高扬  王贇霞  高传玉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8):2232-2237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的急危重症,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以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在年轻ACS患者中FH的检出率并不低,但对其降脂疗效随访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同时≤45岁ACS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原因仍有待分析。目的 研究≤45岁ACS患者中FH检出率及临床特点,并观察降脂疗效,对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且可获取随访血脂记录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空腹8 h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75%定义为冠脉严重狭窄。采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LCN)评分诊断可能FH,并根据DLCN积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可能FH组(n=57)和非FH组(n=223)。随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降脂治疗的疗效,LDL-C<1.4 mmol/L认定为血脂达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降脂治疗后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8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患者治疗与预防作用中是否对血糖有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该院住院的未曾服用过他汀类降脂药的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为辛伐他汀组60例,阿托伐他汀组60例,进行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脂对比。结果对于合并血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相当,但是服用辛伐他汀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结论他汀类药物存在降脂外的治疗作用,辛伐他汀存在罹患糖尿病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180例确诊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成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共观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三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均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基因突变所致血脂紊乱,常见的致病基因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载脂蛋白B(ApoB)基因、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型(PCSK9)基因等.FH是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原因.诊断主要根据血清LDL-C升高、早发冠心病、黄色瘤、基因检查结果等.目前,治疗FH的药物主要是他汀类,可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胆汁酸螯合剂.近年,多种新型降胆固醇药物已被批准用于FH的治疗,包括PCSK9抑制剂、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抑制剂和ApoB合成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常用药,可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常见他汀类药物包括阿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卢伐他汀和弗伐他汀等。  相似文献   

16.
程艳 《大家健康》2009,(4):69-69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常用药,可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常见他汀类药物包括阿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卢伐他汀和弗伐他汀等。  相似文献   

17.
范玲玲 《大家健康》2016,(5):125-125
目的:探析老年冠心病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予以研究,通过对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检测,计算患者出现脂代谢异常的概率。结果:80例患者中,单独口服他汀类药物76例(95.0%),他汀类药物联合贝特类药物4例(5.0%)。其中高胆固醇血症7例(8.8%),高三酰甘油血症16例(20.0%),对比差异明显(P <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4例(5.0%),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13例(16.3%),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应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这样能够有效减少血脂异常代谢的剩留风险,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现行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伴有肌腱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FH患者因肝脏表面特异性的LDL受体数目减少或缺乏,导致肝脏对血循环中LDL-C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为对照,评价国产匹伐他汀钙片1 mg、2 mg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筛选合格的5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匹伐他汀钙片1 mg组(A组,n=18),匹伐他汀钙片2 mg组(B组,n=19),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组(C组,n=21)。3组均每日服药1次,疗程共8周,观察降脂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末,A、B、C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P〈0.01);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3组间TC、LDL-C、TG、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片1 mg、2 mg均能明显降低TC、LDL-C,降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因素,降低血脂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防止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犤1~3犦。目前国内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主要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多为进口药物。本文观察国产阿托伐他汀的临床降低血脂的疗效。1对象和方法自2000年9月~2001年2月在医院门诊选择1个月内两次空腹血清胆固醇(TC)≥5.72mmol/L(220mg/dl)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年龄18~75岁,除外急性(半年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及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