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适龙 《海峡药学》2012,(12):212-214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短期强化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实验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组(n=45)和B组(n=45),给予A组患者短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B组采用预混人胰岛素30R常规2次注射;对比两组疗效,分析影响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①两组治疗2周均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血糖控制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B组、胰岛素用量少于B组、低血糖发生率少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A组的餐后2h血糖低于B组(P<0.05);②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按α=0.05显著性水平分析,使用中发生故障次数多、选择上臂外侧作为输注部位、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等因素均有可能使胰岛素泵疗效变差。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法,为了达到满意的疗效,应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排除故障、选择脐周注射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前后进行OGGT试验、HbA1c及血糖、血脂检测,比较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OGTT试验表明治疗后血糖水平控制理想,治疗后FPG、HbA1c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血清TC、LDL-C、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治疗高血糖,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每组各4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BG、AUC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FBG、AUC变化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疗效显著,完全模拟了生理胰岛素分泌特点,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ontinu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与常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any-times 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MSII)治疗两种方法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CSII组强化治疗后患者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控制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好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CSⅡ)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将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Ⅱ组)38例和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32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CSⅡ组血糖控制达标的天数和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MSⅡ组(P〈0.01);CSⅡ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MSⅡ组(P〈0.01)。结论CSⅡ是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控制血糖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符合本次临床研究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诺和灵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治疗,以胰岛素用量、血糖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为指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血糖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且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病程程度分为三组,A组(病程<2年)30例;B组(病程2~4年)15例,C组(病程>4年)15例,三组均使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药治疗14 d后,三组患者空腹时的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比用药前有显著下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B、C组与A组相比,治疗效果逐渐下降,因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能够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改善脂代谢,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检查新诊断确定为2型糖尿病的48例患者,使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变化及用药过程中低血糖发生情况,并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糖尿病症状逐渐好转、消失,用药过程中,无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量指数变化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高血糖,改善脂代谢,药物使用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崔巍  彭六保  冯琼  鲁琼 《中南药学》2010,8(10):783-786
目的比较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与人胰岛素(诺和灵R)分别应用于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58例住院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胰岛素泵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每日3餐前后和睡前血糖,血糖达标所需天数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3餐前和睡前血糖下降,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诺和锐组FBG、PBG 2 h及全天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均短于诺和灵R组(P〈0.01),餐后血糖指标好于诺和灵R组(P〈0.05),胰岛素用量低于诺和灵R组(P〈0.05)。结论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及诺和灵R均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得到良好控制,但诺和锐对餐后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控制达标所需时间更短,所需胰岛素量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泵皮下输注,对照组予多次皮下注射降血糖治疗,观察住院期间各组血糖等多项指标。结果:胰岛素泵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天数低于多次皮下注射组,血糖控制良好率优于多次皮下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期降糖效果显著,快速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后及1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胰岛素泵对3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3周的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及1年后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血糖达到良好控制;C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HOMA—IR和HOMA—β明显改善(P<0.05)。结论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血糖控制,有利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部分患者能够获得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胰岛素皮下脉冲式注射治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初诊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60例空腹血糖>10mmol/L的初诊T2DM患者,分别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CSII)组32例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MSII)组28例,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血糖达标胰岛素日最大用量:CSII组(0.89±0.35)U/(kg·d)较MSII组(1.08±0.31)U/(kg·d)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平均控制天数:CSII组(6.3±2.1)天,较MSII组(9.5±4.9)天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SII方式较MSII方式更快速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观察两者近期血糖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2种方法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诊断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一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CSII),另一组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加睡前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MDI),治疗2周,随后门诊口服药物治疗6个月,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HbAl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住院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2组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清C.肽均明显升高(P〈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较MDI组短(P〈0.05)。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0.161次/人)低于MDI组(0.387次/人)(P〈0.05)。门诊治疗6月后,CSII组的HbAlc下降值较MDI组显著,未服口服降糖药血糖达标率较高(P〈0.05);CSII组的血清空腹c-肽及餐后2hc一肽增加较MDI组显著。结论2组注射方法均能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使用胰岛素泵能尽快使血糖达标,低血糖发生较少,中长期血糖控制及胰岛B细胞功能保护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述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胰岛素泵注射治疗(观察组)和直接药物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的降血糖效果有无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注射对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内分泌科住院的7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效果,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住院病患者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皮下泵组(CSⅡ)15例,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Ⅱ)15例。结果两种治疗在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结论CSⅡ组治疗更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并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对我科住院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30R组使用诺和笔注射诺和灵30R控制血糖;CSⅡ组使用胰岛素泵(CSⅡ)强化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bAl、空腹C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CSⅡ能显著控制FPG、2hPG、HbA1、空腹C肽。结论:CSⅡ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给予常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2h-PG以及HbA1c等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过程及特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进行了全程护理。结果30例患者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生活质量相应提高。结论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