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婉祯  钟伟泉  唐纯志 《中医药导报》2019,25(6):106-107,115
目的:探讨温电针"八髎穴"配合Kegel运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为温电针"八髎穴"治疗女性SUI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60例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Kegel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Kegel运动的基础上,加用温电针刺激"八髎穴"治疗,每2 d治疗1次,连续治疗2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CIQ-SF量表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组ICIQ-SF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电针"八髎穴"配合Kegel运动治疗女性SUI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头针结合骶四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凌志  王晓颖  张海峰 《新中医》2020,52(1):142-145
目的:通过盆底肌电生理检查测定头针结合"骶四针"疗法治疗后盆底表面肌电值,为针刺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女性SUI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结合凯格尔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结合骶四针疗法。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盆底表面肌电值、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和ICI-Q-SF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盆底表面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盆底表面肌电值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盆底表面肌电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CI-Q-SF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CI-Q-SF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ICI-Q-SF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结合凯格尔训练基础上加用头针结合"骶四针"疗法治疗女性SUI,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结合凯格尔训练,表明头针结合骶四针疗法治疗SUI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八髎穴温针灸配合补元固肾推拿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及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92例脾气虚型、肾阳虚型女性SU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64例予盆底肌训练(Kegel运动),西药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盐酸米多君片治疗,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八髎穴温针灸配合补元固肾推拿治疗。3组均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4周随访。比较3组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盆底肌力Oxford评分、快肌阶段盆底肌表面肌电值、慢肌阶段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尿失禁严重程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脱落1例,西药组脱落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6.8%(61/63),西药组总有效率96.8%(60/62),对照组总有效率28.1%(18/64),治疗组、西药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P>0.05)。3组治疗后、随访时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3组随访时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本组治疗后升高(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评价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穴位深浅是否为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电针深刺中髎、会阳两穴,对照组给予电针浅刺中髎、会阳两穴,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4周2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疗效指标为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1 h尿垫试验和ICS尿失禁问卷(ICI-QS-F)。结果 2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均较基线下降,治疗组减少(2.10±2.26)g,对照组减少(0.64±0.9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CS尿失禁问卷评分均下降,试验组分差(7.00±3.01)分,对照组分差(3.26±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深刺中髎、会阳两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是治疗效应,而非安慰效应;针刺的深浅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针灸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多选用足阳明经穴,足太阳经穴(特别是中髎、下髎)未能引起重视,但深刺中髎、下髎穴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中确有较好的疗效。然而,深刺中髎、下髎穴实际临床操作上存在难度。现就通过应用此法治疗的典型病例2例进行穴位的取法、针具的选择、针刺操作、安全深度及针感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透灸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42天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透灸治疗,电针穴取次髎、会阳,配合针刺气海、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分别于腹部及腰骶部置艾箱透灸;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盆底肌力,并于治疗后及产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ICI-Q-SF评分、1h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降低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力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两组提高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70.0%(21/30)、96.7%(29/30),产后6个月仍保持在63.3%(19/30)、93.3%(28/30),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33.3%(10/30)、70.0%(21/30),产后6个月的30.0%(9/30)、66.7%(20/30,P0.01,P0.05)。结论:电针联合透灸治疗可改善产后SUI患者的控尿能力,缓解尿失禁症状,且有较好远期疗效,其疗效优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八髎穴联合任脉与督脉交替施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72例老年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八髎穴联合任脉与督脉交替施灸,对照组仅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ICIQ-SF-Chinese)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和漏尿量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ICIQ-SF-Chinese评分、I-QOL评分和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CIQ-SF-Chinese评分、I-QOL评分和漏尿量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CIQ-SF-Chinese评分、I-QOL评分和漏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时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髎穴联合任脉与督脉交替施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可减少漏尿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肛肠科门诊治疗的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平补平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初始便意感容积、直肠肛管压力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法针刺中髎、下髎配合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齐刺中极穴对女性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女性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中极组(30例)和肾俞组(30例);中极组采用改良齐刺中极穴治疗,肾俞组采用直刺肾俞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漏尿量(一小时尿垫试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及血清雌激素E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极组漏尿量、I-QOL积分、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俞组漏尿量、I-QOL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漏尿量、I-QOL积分、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齐刺中极穴可有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提高机体内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河北中医》2021,43(2)
目的观察重灸八髎穴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予留置导尿管法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重灸八髎穴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2组治疗后漏尿频率、漏尿量、漏尿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 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13.33%(4/30),对照组治疗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40.00%(12/30),治疗组治疗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重灸八髎穴治疗卒中后尿失禁,能明显改善患者尿失禁程度、尿失禁评分,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疗效优于常规留置导尿管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治疗组给予电针深刺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及漏尿量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ICIQ-SF评分及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长针深刺八髎穴能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临床症状,疗效优于盆底肌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妇女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问卷得分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分娩的孕产妇498例,并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317例)和剖宫产组(181例),入选者分别接受了ICI-Q-SF评估。结果阴道分娩组发生产后SUI 69例(21.77%),剖宫产组发生产后SUI 15例(8.2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ICI-Q-SF问卷评估中,阴道分娩SUI组的漏尿频度、漏尿量、对生活质量影响等条目得分及ICI-Q-SF总分均明显高于剖宫产SUI组。结论阴道分娩可明显加重产后SUI妇女病情严重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会阳、中髎穴结合头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9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会阳、中髎穴结合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缩紧肛门的动作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漏尿程度、膀胱残余尿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漏尿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为62.2%,对照组愈显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会阳、中髎穴结合头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足运感区针刺为主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6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四科的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组采用足运感区针刺为主结合盆底肌训练,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泌尿生殖简表(UDI)评分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及U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足运感区针刺为主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敏  沈凯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54-115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SUI患者随机分成温针灸组、针刺加雷火灸组,连续治疗3周后评价患者ICI-Q-SF量得分和有效率.结果:治疗3周后,与温针组比较,针刺结合雷火灸组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能有效的改善SUI患者尿失禁量,是值得推广的治疗SUI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针、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艾灸组和腹针联合艾灸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盆底肌训练,艾灸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关元穴治疗,腹针联合艾灸组在艾灸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针刺中脘、下脘、关元、气海、气穴),3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12周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72 h尿失禁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于治疗1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腹针联合艾灸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和艾灸组的81.7%(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后艾灸组和腹针联合艾灸组ICI-Q-SF评分、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8、12周后腹针联合艾灸组、艾灸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腹针联合艾灸组I-QOL评分明显低于同期艾灸组(P<0.05);治疗12周后腹针联合艾灸组ICI-Q-SF评分明显低于艾灸组(P<0.05).治疗第8、12周时3组患者72 h尿失禁次数及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腹针联合艾灸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同期其他2组(P<0.05);治疗12周时艾灸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盆底肌训练基础上加用腹针、艾灸治疗可明显改善女性SUI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漏尿次数及漏尿量,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盆底肌训练和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深刺八髎穴与常规穴位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中风后尿失禁患者60例,分为深刺八髎穴组30例及常规穴位组30例。八髎穴组予深刺(刺入3~4寸)八髎穴法。常规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每周治疗6次,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美国泌尿协会临床症状评分量表、尿失禁程度分级作为观察指标,以尿失禁症状结合疗效指数来评价疗效。结果八髎穴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痊愈、显效例数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深刺八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尿失禁患者症状及体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顾微波  杨杭  王晓颖 《新中医》2021,53(6):109-112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盆底电生理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以及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盆底功能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ICI-Q-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CI-Q-SF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阴道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阴道动态压力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电生理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及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医院病历资料收集女性SUI患者60例。观察组30例予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30例仅接受盆底肌训练。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CI-Q-SF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老年女性SUI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十字灸联合西药治疗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十字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最大逼尿肌压力(MDP)、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及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1 h尿垫试验漏尿量,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过程,2组均剔除2例,对照组、试验组各完成研究49例。试验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9.59%(P<0.05)。治疗4周后,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MDP、ALPP、MUCP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尿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字灸联合西药治疗绝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