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皮肤镜在黄褐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 氨甲环酸口服治疗,观察给予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皮肤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黄褐斑严重程度指 数(MASI评分)、医生整体评价(PGA评分)、满意度及皮损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 于对照组的77.14%(P <0.05);观察组治疗后MASI评分、P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 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纳晶 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皮肤镜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黄褐斑严重程度,减轻皮损症状,促进 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万明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57-60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在黄褐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所2022年 1月-12月收治的64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 以氨甲环酸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黄褐斑恢复情况、皮损评分、皮 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ASI评分为(8.94±1.16)分, 低于对照组的(10.78±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 失量低于对照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应用于黄褐斑患者,可有效改善患 者黄褐斑情况及皮损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氨甲环酸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症状积分、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整体评价评分(PGA)。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6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12周后的症状积分、MAS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PGA评分均高于治疗4周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12周后两组患者PGA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可更加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强脉冲光(IPL)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并使用MASI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观察联合治疗是否优于单一治疗。方法:124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41例,口服氨甲环酸联合IPL治疗;对照A组:41例,仅口服氨甲环酸治疗;对照B组:42例,仅使用IPL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MASI评分(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以MDR(治疗前后MASI分值下降率)作为有效性指标。结果:平均MDR治疗组(65.91±15.56)%,对照A组(56.53±21.25)%,对照B组(49.64±15.96)%,治疗组MDR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IPL联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良好,且联合治疗的疗效好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5.
刘丹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5):29-32
目的 探讨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例。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谷胱甘肽与维生素C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 维生素C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黄褐斑颜色评分及血清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 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P <0.05);观察组治疗后黄褐斑面积、黄褐斑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2、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黄 褐斑患者予以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缩小黄褐斑面积,减轻黄 褐斑颜色,同时能够有效控制E2、MDA水平,优化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促进皮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与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forming hormone,FSH)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皮损评分相当,E2、FSH与LH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评分,E2、FSH、LH水平均下降(P 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氨甲环酸基治疗黄褐斑疗效较高,可改善患者皮损状态,调节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MAS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门诊收治的116例黄褐斑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采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P=0.00);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MASI评分为(10.63±3.63)分,略低于对照组的(11.38±3.7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8周、12周MASI评分为(8.21±3.28)分、(6.32±3.5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6±3.54)分、(8.23±3.4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低于对照组的27.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一使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方案,联合使用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有效性更明显,可相对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且明显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调Q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黄褐斑积分下降指数、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评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33%和73.33%(P0.05);两组黄褐斑积分及MASI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黄褐斑积分下降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ELA-SQO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28.3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面部黄褐斑,可有效祛除色素斑,减少色素沉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探究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疗法在黄褐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 9月-2023年9月北京绽放研塑医疗美容诊所收治的8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强脉冲光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比较两组 临床疗效、皮肤图像评分及生理参数。结果 观察组皮损颜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及MASI评分均低于 对照组(P <0.05);观察组毛孔、色斑、纹理及色素沉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面 颊经皮水分丢失程度低于对照组,表面油脂含量及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强脉 冲光疗法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黄褐斑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升患者的皮 肤状态,进而提高整体美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氨甲环酸透皮给药在治疗黄褐斑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就诊于笔者医院的36例面部黄褐斑患者,采用左右侧面部自身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随机对照表,选择患者左侧或者右侧黄褐斑为实验侧,对侧即为对照侧,实验侧进行纳米晶体辅助5%氨甲环酸透皮给药治疗;对照侧仅涂抹5%氨甲环酸。每位患者分别于每次术前应用MASI评分(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 MASI)、VISIA、ANTERA 3D和治疗前后照片对比改善效果,效果评判用MASI评分、VISIA评分及黑色素分值变化等。结果:36例面部黄褐斑患者实验侧经纳米晶体辅助5%氨甲环酸透皮给药治疗5次后,黄褐斑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验侧有7例(19.44%)达到60%以上的改善率,21例(58.33%)达到30%以上的改善率,总有效率达到77.78%,而对照侧的总改善率小于30.00%;实验侧有2例患者发生局部色素沉着,经修复治疗后色素沉着减退;36例黄褐斑患者无1例出现色素减退等其他不良反应。患者主观满意度高,且实验侧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光泽度及皮肤纹理改善。结论:5%氨甲环酸透皮给药在改善黄褐斑皮损中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了一个新手段。  相似文献   

11.
张慧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5):25-28
目的 分析在黄褐斑治疗中运用皮秒激光联合外用氨甲环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 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4月收治的3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应用皮秒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比 较两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心境状态、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 80.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MASI、POM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P >0.05)。结论 在黄褐斑治疗中采取皮秒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单独 用药治疗更能改善黄褐斑症状与心境状态,患者对黄褐斑治疗的满意度更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旋维C联合氨甲环酸射频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黄褐斑患者,依次射频导入左旋维C精华液和氨甲环酸精华液,每周1次,共8周。治疗中每周及总疗程结束后1周随访,通过治疗前后拍照、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等评估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40例患者皮损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80.00%。MASI评分由(24.25±9.26)分降为(15.15±6.55)分(P<0.05)。面部TWEL值减少、皮肤含水量增加、黑色素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左旋维C联合氨甲环酸射频导入治疗黄褐斑疗效好、安全性高,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nmNd:YAG激光联合纳晶微针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笔者科室就诊的8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3)。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nmNd:YAG激光联合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Q开关1 064nmNd:YAG激光治疗,每次治疗间隔2周,4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MASI评分、临床疗效、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2周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MASI评分降低、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开关1 064nmNd:YAG激光联合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较单独使用激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强脉冲光(Advanced optimal pulsed technology,AOPT)联合表皮干细胞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 released from epithelial stem cells,EVS)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89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OPT+EVS治疗组)和对照组(AOPT治疗组),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医生整体评价(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PGA)、患者满意度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MASI评分由(18.1±8.0)分下降至(4.2±3.6)分;对照组治疗后MASI评分由(17.6±6.4)分下降至(5.8±3.8)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GA评分均有改善,实验组改善率97.7%,对照组改善率93.3%...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液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湘雅医院皮肤科就诊的50例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外用3%仙瑟氨甲环酸精华液+保湿霜,每日2次;对照组仅外用同种保湿霜,每日2次。每4周回访1次,试验周期为8周,治疗8周停止治疗,随访至12周。回访时依据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sma?area?severity?index,MASI)评估疗效,并根据VISIA图评估实验组患者面部红斑改善程度。治疗12周回访时评估复发率、医生及患者满意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8周、12周,实验组的平均MAS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面部红斑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实验组MASI逐步下降(P<0.05),患者面部红斑改善率逐渐升高。治疗12周回访时医生满意率为88%,患者满意率为92%。结论:外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肯定,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黄褐斑,在起效时间、复发上可能存在不同。配方合理的复合制剂可能是氨甲环酸外用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激光透皮下氨甲环酸给药联合甘草酸苷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整形美容 科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A组、试验 B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给药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试验A组在 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Q开关Nd:YAG激光辅助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试验B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 予点阵激光辅助透皮下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评 分、治疗满意度、皮肤色斑变化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B 组(P <0.05);试验A组MASI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B组(P <0.05);试验A组皮肤色斑变化率高于对照 组、试验B组(P <0.05);试验A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B组(P <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 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辅助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给药联合甘草酸苷口服治疗黄褐斑 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小黄褐斑面积,减轻病情严重程度,色素沉着几率小,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 高,也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笔者科室就诊的黄褐斑患者9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仅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观察组:32例,先采用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治疗4次,随后行Q开光1 064nm激光治疗6次。治疗6个月后进行黄褐斑平均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同时患者接受满意度调查,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MASI评分由13.58±3.39降至8.79±1.69,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MASI评分由13.89±3.23降到10.74±1.92,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微针联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8月在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将患者分为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联合治疗组,各20例。Nd∶YAG激光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氨甲环酸组采用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明显低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满意度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15.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半年复发率低于Nd∶YAG激光组及氨甲环酸组(P<0.05)。结论:Q开关1 064 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女性黄褐斑治疗中氨甲环酸联合1064 nm调Q激光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科门诊女性黄褐斑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氨甲环酸联合1064 nm调Q激光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独1064 nm调Q激光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各31例。比较两组面部皮损面积、黄褐斑严重程度、皮损严重程度、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情况、美观度。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面部皮损面积小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黄褐斑严重程度评分、MASI评分、红斑指数、复发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5%,高于单独治疗组的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美观度为87.10%,高于单独治疗组的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黄褐斑治疗中氨甲环酸联合1064 nm调Q激光治疗的疗效较单独1064 nm调Q激光治疗显著,且能够有效保证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艾维岚?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12月宁波鄞州 薇琳医疗美容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例。观察组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艾维岚?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黄褐斑面 积和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M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 后均无皮肤干燥脱皮、凹凸不平、红斑及淤青、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皮下出血、皮疹、水疱、肉芽或结 节、感染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例在首次治疗后出现皮肤微红、发热现象,症状均于3天内消失;对照组 有3例胃肠道不适症状,后续强调进餐后服药,不良反应消失。结论 艾维岚?联合氨甲环酸在黄褐斑的治 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的美观问题,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同时可以提高 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