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05-2009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新近感染者构成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州2005-2009年所有新报告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用BED HIV-1发病率捕获酶联法(BED-CEIA)检测以确定新近感染者.结果 2005-2009年德宏州共新报告HIV感染者9367例,对其中7252例(77.4%)进行BED-CEIA检测,其中954例(13.2%)为新近感染者,各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新近感染者所占比例依次是:2005年为11.21%、2006年为11.87%、2007年为17.55%、2008年为13.22%、2009年为12.2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各变量间的潜在混杂作用影响后,2009年度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户籍的HⅣ感染者中新近感染者所占比例显著不同,女性显著高于男性、11~19岁组显著高于50岁以上组、外地户籍(不含外籍)显著高于本地户籍、外籍(主要为缅甸籍)则显著低于本地户籍.结论 2005-2009年云南省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Ⅳ新近感染构成比呈历年小幅波动态势,其长期趋势尚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2009年度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所占比例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德宏州2014年HIV-1耐药传播警戒线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2014年云南省德宏州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 2014年1-8月在德宏州收集70份新报告的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品,对符合耐药警戒线调查要求的58份样品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50份样品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中国籍占34.0%,缅甸籍占66.0%。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主要的基因型包括CRF01_AE、C亚型、URFs、CRF62_BC、CRF08_BC、CRF07_BC、CRF64_BC、B亚型和CRF55_01B,分别占28.0%、20.0%、20.0%、10.0%、8.0%、4.0%、4.0%、4.0%和2.0%。在1个序列中检测到1个针对蛋白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M46I),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5%。结论 德宏州16~25岁新报告的HIV-1感染人群中外籍比例较高,HIV新型重组开始传播,但HIV-1耐药性传播尚处于低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2013年云南省德宏州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毒株传播水平.方法 根据HIV耐药警戒线调查实施方案,对2013年1-8月德宏州符合要求的54份年龄在16~25岁,新发现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进行HIV-1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毒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48份样本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中国籍占45.8%,缅甸籍占54.2%.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主要的基因型包括:C亚型(41.7%)、URF(31.3%)、CRF01_AE(12.5%)、CRF07_BC(10.4%)、CRF08_BC(2.1%)和B亚型(2.1%).中国籍感染者中首位的基因型是C亚型,而外籍感染者中首位的基因型是URF.在1份缅甸籍样本序列中检测到1个针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K103N),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毒株流行率为< 5%.结论 本次调查提示德宏州新报告的HIV-1感染者中存在复杂的基因型,HIV-1耐药毒株处于低度流行水平.为控制耐药传播水平的上升,应进一步规范本地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管理,并针对跨境传播开展包括耐药传播在内的相关监测.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德宏州2012年HIV-1耐药传播警戒线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2012年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德宏州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和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 根据HIV耐药警戒线调查实施方案,对2012年1-8月德宏州符合要求的60份年龄在16~25岁新发现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进行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52份样本完成基因型及耐药鉴定,其中中国籍占59.6%,缅甸籍占40.4%。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38.5%的样本为独特型重组(URF),其他依次为C 亚型(34.6%)、CRF01_AE(21.2%)、CRF08_BC(3.8%)和B亚型(1.9%)。在2个序列中各检测到1个针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为5%~15%,属于中度水平。结论 德宏州新感染人群中存在复杂的HIV-1基因型,HIV-1耐药株已处于中度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5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 2015年1-7月在德宏州收集72份新报告的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品,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和耐药株传播水平分析。结果 48份完成了基因型及耐药鉴定,其中中国籍占31.2%(15/48),缅甸籍占68.8%(33/48)。通过进化分析对pol区进行分型,主要的基因型包括URF(52.08%,25/48)、CRF01_AE(16.67%,8/48)、CRF07_BC(10.42%,5/48)、B亚型(6.25%,3/48)、C亚型(6.25%,3/48)、CRF57_BC(6.25%,3/48)和CRF08_BC(2.08%,1/48)。在4个序列中分别检测到1个针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位点(K103N)和2个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位点(T69D和T215I),按照耐药警戒线的统计方法估算耐药株流行率为5%~15%。结论 2015年德宏州16~25岁新报告的HIV-1感染人群中外籍比例较高,HIV-1基因型复杂,HIV-1传播性耐药达中度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抗病毒治疗(ART)前的HIV-1感染者基因型和耐药株的流行水平。方法 2017年1-6月在德宏州收集初始ART的HIV-1感染者170例,扩增pol基因,进行HIV-1基因分型和基因型耐药分析。结果 147份样品获得了pol基因,通过进化分析,发现12种HIV-1基因型,居于前3位包括C亚型(29.9%,44/147)、独特型重组形式(URFs)(27.2%,40/147)和CRF01_AE(19.7%,29/147),还检测到了近年该地区新鉴定出的流行重组形式(CRFs),包括CRF62_BC、CRF64_BC、CRF86_BC和CRF96_cpx。基因型在异性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现耐药突变的比例为8.8%(13/147)。注射吸毒的HIV-1感染者中耐药株的比例(25.0%,8/32),高于异性性传播的HIV-1感染者(4.6%,5/109)(χ2=10.166,P=0.002)。结论 2017年德宏州初始ART的HIV-1感染者中病毒基因型高度复杂,HIV-1耐药株的流行达中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07—2009年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HIV新近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德宏州2007—2009年全部VCT人群中新报告HIV感染者的血清样本采用BEDHIV-1发病率捕获酶联法(BED-CEIA)进行检测,以确定新近感染比例。结果 2007—2009年德宏州VCT人群HIV感染率为12.6%(1091/8674),HIV感染者中有80.7%(880人)属新检测发现,其中13.8%(120/871)BED-CEIA检测为阳性,确定为新近感染。新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中经BED-CEIA检测确定属新近感染的比例2007年为15.2%,2008年为12.3%,2009年为14.1%,19岁及以下组与20~29岁组高于40岁及以上组;本地户籍者高于缅甸籍者;汉族高于景颇族。结论德宏州2007—2009年VCT人群HIV感染率高,新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中新近感染的比例波动不大,低年龄、本地户籍者及汉族感染者中新近感染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西某吸毒监测哨点注射吸毒人群(injection drug users,IDU)的HIV新近感染情况,估算HIV新近感染率.方法 对广西某吸毒监测哨点2005-2007年787份血清样本进行监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检出168份HIV-1阳性样本,再经BED捕获酶联免疫法(BED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检测出其中新近感染的样本共17份,获得该人群HIV-1的新近感染率.结果 787份监测样本中共筛检出HIV-1确认阳性样本168份,新近感染样本17份.该哨点2005-2007年HIV感染率分别为23.06%(92/399)、21.90%(46/210)、16.85%(30/178),新近感染率分别为7.41%、6.94%、3.12%.结论 在广西某吸毒监测哨点IDU中,2005-2007年HIV新近感染率绝对数值有所降低,已发现的HIV感染者可能部分为既往感染者.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德宏州2009年HIV-1耐药株传播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反转录治疗(ART)在降低HIV-1感染者并发症和艾滋病患者死亡率的同时,也促进了HIV-1耐药株的发生.耐药株有可能传播到新感染人群,从而使尚未开始治疗的HIV感染者携带HIV耐药株,导致以后的抗病毒治疗产生困难.本研究于2009年在云南省德宏州开展了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2个边境地区新报告HIV感染者HIV-1基因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州)边境地区,连续纳入年龄≥ 18岁新报告HIV感染者共233例,提取病毒RNA,扩增polenv基因区,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 233份标本共有146份获得HIV-1基因亚型。德宏州有8种HIV-1基因亚型,以独特重组型(URFs)为主(52.8%,57/108),其中中国籍的URFs占56.8%(21/37),缅甸籍的占50.7%(36/71);红河州有4种HIV-1基因亚型,以CRF01_AE为主(71.1%,27/38),其中越南籍的占81.0%(17/21),中国籍的占58.8%(10/17)。2个州HIV-1基因亚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72,P<0.001)。结论 云南省2个边境地区新报告HIV感染者HIV-1基因亚型分布差异较大,应对中国籍和外国籍HIV感染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抗病毒治疗(ART)前HIV-1耐药情况及亚型流行特点。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台州市开展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的横断面调查,RT-PCR扩增获得HIV-1 pol基因片段并测序,提交序列至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根据2014年WHO耐药监测指南的推荐标准,确定耐药突变位点以及HIV-1毒株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016-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中成功获得HIV-1 pol基因区序列的研究对象806例,ART前HIV-1耐药率为2.9%(23/806),其中,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率分别为1.9%(15/806)、0.6%(5/806)和0.0%。2016-2018年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率依次分别为1.6%、1.8%和4.8%。NNRTIs和NRTIs耐药突变位点以K103 N(0.7%)和M184I/V(0.5%)为主。HIV-1亚型以CRF01_AE(42.7%,344/806)、CRF07_BC(28.9%,233/806)和CRF08_BC(11.2%,90/806)为主。同性性传播者HIV-1亚型以CRF01_AE(53.3%,136/255)和CRF07_BC(32.2%,82/255)为主;异性性传播者HIV-1亚型以CRF01_AE(37.7%,203/539)、CRF07_BC(27.5%,148/539)和CRF08_BC(16.1%,87/539)为主。结论 2016-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HIV/AIDS在ART前HIV-1耐药率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存在上升趋势,需加强对HIV-1耐药型毒株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了解昆明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HIV)的HIV-1亚型和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于2013年11-12月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对就诊人群进行调查,并采样进行HIV抗体、CD4细胞、新发感染检测和HIV亚型和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 610例VCT样本中有96例为HIV抗体阳性(15.7%,96/610),其中95例(99.0%,95/96)获得亚型分析结果,分别有CRF08_BC(40.0%,38/95)、CRF07_BC(27.4%,26/95)、CRF01_AE(27.4%,26/95)、C(4.2%,4/95)和B(1.1%,1/95)5种亚型。89例样本(92.7%,89/96)获得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有21例(23.6%,21/89)发生基因突变,有1例出现耐药传播突变位点(1.12%,1/89)。结论 VCT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亚型以重组流行型为主,包括CRF08_BC、CRF07_BC和CRF01_AE。耐药毒株在该人群中为低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注射吸毒人群(IDU)HIV-1感染者耐药株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8-2015年新确证HIV-1抗体阳性、现住址为广州市、传播途径为注射吸毒、确证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提取HIV-1 R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pol区蛋白酶(PR)基因全序列与反转录酶(RT)基因部分序列并测序后,提交到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做耐药分析。结果 518例HIV感染者中,有407例(78.57%)血清样本成功获得pol区基因片段。年龄18~64(37.44±8.14)岁,男性占89.68%(365/407),汉族占89.93%(366/407),未婚者占55.28%(225/407),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3.78%,341/407)。HIV-1亚型以CRF07_BC为主(47.18%,192/407),CRF01_AE占23.83%(97/407)和CRF08_BC占22.85%(93/407),其他亚型占6.14%(25/407)。总耐药率为3.44%(14/407),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47%(6/407),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0.25%(1/407),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72%(7/407)。突变发生率为12.29%(50/407),蛋白酶区和核苷类反转录酶区未检出主要耐药突变,非核苷类反转录酶区中V179E突变率更高的是其他亚型和CRF07_BC亚型,其他亚型中的CRF55_01B亚型8例全部发生此突变;E138A突变率最高的是CRF08_BC亚型,为3.23%。有2例病例对NNRTIs的4种药物全都耐药。结论 2008-2015年广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IDU HIV-1感染者对现有抗病毒治疗药物敏感。应加强IDU HIV-1感染者的耐药监测,控制耐药性毒株多重、交叉耐药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亚型的地理及人群分布.方法 采集云南省2001-2006年1319名HIV-1感染者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后提取病毒RNA,用巢式PCR方法对gag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用进化树分析方法进行亚型分析.结果 成功获得了644名HIV感染者的基因序列,发现云南存在7种HIV-1亚型的流行,包括CRF08_BC、CRF07_BC、CRF07/08_BC,CRF01_AE、C、B'及URFB/C.C/CRF07_BC/CRF08_BC在各地均存在,而CRF01_AE主要存在于与缅甸接壤的德宏、保山、西双版纳和普洱.此外,还发现在感染C/CRF07_BC/CRF08_BC的人群中,61.6%(270/438)为注射吸毒感染,而感染CRF01_AE的人群中,注射吸毒传播仅占8.5%(15/177).结论 云南省存在7种HIV-1亚型流行,亚型分布与传播途径相关,并存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8年广东省珠海市新确诊且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抗体阳性病例不同感染途径病毒亚型分布和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血浆标本207份,提取病毒RNA,采用巢氏RT-PCR扩增HIV -1多聚酶pol区,测序定型和耐药分析。 结果 在男男性行为者中流行基因型为CRF07_BC(43.3%)、CRF01_AE(36.1%)和CRF55_01B(13.4%);在异性性感染人群优势基因型为CRF01_AE(52.5%)、CRF07_BC(31.1%)和CRF08_BC(6.6%);在3例注射吸毒感染人群检出CRF01_AE;有1例血源性感染病例检测基因型为H亚型;在MSM和异性性感染人群产生低度耐药,低度耐药率分别为4.1%和4.9%;在注射吸毒和血源性传播感染人群未检出耐药病例。 结论 在经性传播途径感染HIV-1多种基因型共同流行,以CRF01_AE和CRF07_BC基因型为主;在四类人群未检出低度以上耐药病例,总体传播性耐药呈低度流行。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