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人宫颈癌间质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宫颈癌中FAP和CD34的表达.结果 在50例宫颈癌间质中FAP表达阳性率为88%(44例),而在正常宫颈组织中无表达,宫颈癌细胞少量表达.FAP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关(χ2=4.379,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无关.间质中的MVD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关(χ2=13.116,P<0.01),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无关.不同强度的FAP表达组间MVD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99,P<0.01),且随着FAP表达水平的增高,MVD也随之增加.结论 人宫颈癌中FAP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的微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的演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对血管新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中Hpa、bFGF表达及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pa、bFGF表达和MVD、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且Hpa、bFGF共表达病例有更高MVD与单独一种阳性表达相比。Hpa表达和bF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pa、bFGF可加速肿瘤浸润和转移,促进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且Hpa、bFGF在促进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af-1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结肠癌细胞系(HT.29、SW480、IS174T)中Raf-1的表达,然后将表达差异较大的2株细胞(HT-29、LS174T)分别接种到BALB/C nu/nu小鼠体内,分别观察肿瘤的生长速度、瘤重变化等情况,最后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瘤组织中Raf-1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情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LS174T组移植瘤生长速度及瘤重大于HT-29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f-1在LS174T组中的强阳性率为50%,在HT-29组中为1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S174T组中MVD平均值为28.32±5.2,HT-29组MVD平均值为19.23±4.7,两组之间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f-1是调控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关键分子,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Raf-1的表达与MVD值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米舒利(NIM)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的血管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人肺癌A549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予NIM治疗,计算NIM的抑瘤率,RT-PCR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素-1、2 (Ang-1、Ang-2) mRNA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裸鼠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NIM可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率为43.02%。 NIM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组织Ang-2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ng-1 mRNA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 Ang-2/Ang-1 mRNA比值下降(P<0.01);同时MV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COX-2抑制剂NIM可下调Ang-2基因表达,改变Ang-2/Ang-1 mRNA比值,该作用可能是COX-2抑制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XCR3的表达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9例胃癌组织中CXCR3蛋白表达和肿瘤间质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XCR3表达在分化程度高(P=0.025)、浸润程度浅(P=0.005)、TNM分期低(P=0.002)及无淋巴结转移(P=0.001)的胃癌患者中更高;MVD在胃癌分化程度低者中更高(P=0.001),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CXCR3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151,P=0.049)。Kaplan-Meier分析发现高表达CXCR3的胃癌患者(P=0.015)和低MVD患者(P=0.047)的生存时间延长。结论胃癌中CXCR3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且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反义VEGF165cDNA转染对裸鼠移植性人神经母细胞瘤血管生成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稳定转染正义VEGF165cDNA、反义VEGF165cDNA及空载体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比较裸鼠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空载体组相比,反义组裸鼠肿瘤瘤块体积小(P<0.05),MVD显著减少(P<0.01),肿瘤组织内血管稀疏,核分裂相少见,内皮细胞变性、肿胀,血液淤滞,凋亡细胞多见。结论反义VEGF165cDNA转染能抑制裸鼠人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降低瘤块内微血管生成,促使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FAP在癌间质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利用fap 3抗肽抗体研究成纤维激活蛋白 (FAP)在癌组织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人工合成FAP基因的一个有效片段 ,免疫动物后获得多克隆抗体 ,经过纯化 ,分别对 2 1例胃癌、19例结肠癌、9例胰腺癌组织进行标记。结果 经相关分析方法证明侵袭深度与FAP表达的细胞数存在强正相关关系 (r>0 9) ,说明随着侵袭程度的加深 ,FAP表达的细胞数增多。结论 实验证实FAP能够在发生侵袭的恶性上皮肿瘤间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 ,而肿瘤细胞不表达。在恶性上皮性肿瘤间质成纤维细胞中FAP的表达随着浸润深度而加深 ,从而为确定FAP作为判断恶性肿瘤侵袭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组织微环境对癌细胞侵袭性影响机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意义。方法 取人胃腺癌组织移植于裸小鼠皮下,成瘤后进行皮下和腹腔内传代接种,形态学观察2处异种移植瘤侵袭性的不同并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MMP-9、MMP-13、TM1-MMP、TM2-MMP、TM3-MMP 7种MMPs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人胃癌裸小鼠皮下异种移植瘤呈膨胀性生长,侵袭性不明显;除MMP-7外,其他6种MMPs在皮下移植瘤细胞及间质中均无表达。腹腔内移植瘤呈侵袭性生长、纤维间质增多,多种MMPs均在侵袭前沿的肿瘤细胞及间质中表达。同一瘤株来源的人胃癌细胞在裸小鼠不同组织环境中所呈现的侵袭性及MMPs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1)肿瘤细胞与相邻的间质细胞之间存在相互诱导作用,组织环境对肿瘤侵袭表型可有决定性的影响。(2)MMPs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生长方式及侵袭性有密切联系;肿瘤侵袭前沿的间质细胞产生的MMPs也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CEACAM1)和CD34蛋白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和30名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EACAM1及CD34的表达情况,分析CEACAM1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EACAM1和CD34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CEACAM1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肿瘤分化、侵袭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MVD与肿瘤大小、分化、侵袭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相关(P0.05)。CEACAM1表达程度及CD34标记的MVD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EACAM1与CD34参与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有望成为胃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NK4基因转染对裸鼠人淋巴瘤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NK4基因重组质粒pVITRO2-NK4转染的Raji细胞建立裸鼠皮下人淋巴瘤移植瘤模型,动态监测裸鼠体重和肿瘤大小.8周后获取瘤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NK4基因转染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间裸鼠体重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1).NK4基因转染组的淋巴瘤细胞AI值达237±10.94,而质粒pVITRO2转染组和未转染Raji组的AI值分别为79.7±30.8和81.7±22.2,NK4基因转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NK4基因转染组MVD为4.7±1.52,而质粒pVITRO2转染组和未转染Raji组MVD分别为12.0±1.00和10.66±1.53,NK4基因转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NK4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裸鼠人淋巴瘤移植瘤的生长,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和促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效应.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反应素-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定量测定血小板反应素-4(TSP-4)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微血管密度(MV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关系,评价其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82例配对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SP-4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和MMP-9的表达,分析TSP-4mRNA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SP-4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3);胃癌组织中TSP-4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微血管密度及MMP-9表达密切相关(P=0.002,P=0.031,P=0.014,r=0.67P0.01,P=0.008),但与性别、年龄及侵袭程度无关(P=0.53,P=0.57,P=0.15)。结论TSP-4可能通过调节胃癌新血管生成和MMP-9的表达,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56例人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及部分胃癌VEGFmRNA表达,分析VEGF和MVD、及其与胃癌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VEGF表达和MVD与胃癌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和远处转移(P<0.05)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分型和生长方式无关(P>005);VEGF表达阳性或MVD≥43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VEGFmRNA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但其分布不同。结论VEGF与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desulfated heparin on tumor metastasis, tumor angiogenesis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gene expression of orthotopically implanted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in NOD-SCID mice. METHODS: Human gastric cancer SGC-7901 tissues were orthotopically implanted into the stomach of the NOD-SCID mice. Twenty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hich received eith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0.9% NaCl solution(0.9%NaCl solution group) or 10 mg/kg N-desulfated heparin (N-desulfated heparin group) twice a week for three weeks. Mice were sacrificed six weeks after tumor implantation. Tissues from stomach and other organs were obtained for hist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The intratumoral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in tumor was evaluat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Real time PCR was used to detect bFGF mRNA expression. RESULTS: The tumor metastasis rates were 9/10 in 0.9% NaCl solution group and 2/10 in N-desulfated heparin group(P<0.05).MVD was 9.1+/-3.4 in 0.9% NaCl solution group and 4.7+/-1.8 in N-desulfated heparin group (t=3.617,P<0.05). bFGF mRNA expression was lower in N-desulfated heparin group(2.60+/-0.56%)than that in 0.9% NaCl solution group(30.65+/-6.84%). CONCLUSION: N-desulfated heparin can inhibit the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through inhibiting tumor bFGF gene expression and tumor angiogenesis with no obvious anticoagulant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
共刺激分子B7-H1在胃癌中表达上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B7-H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免疫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系SGC-7901与新鲜切除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远端正常胃黏膜组织中B7-H1的表达,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确定B7-H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SGC-7901细胞中有B7-H1蛋白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细胞质中少量;胃癌组织中B7-H1阳性表达率为(13/21)62%,癌旁组织中为(7/21)33%,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没有B7-H1表达。统计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B7-H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B7-H1分子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c-FLIP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依此探讨胃癌细胞的凋亡与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c-FLIP及Ki-67在100例胃癌标本中及100例胃良性疾病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c-FLIP(χ2=35.17,P<0.01)及KI有较高表达(u=13.52,P<0.01);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标本中,c-FLIP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P<0.01),而K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u=1.00,P>0.05).结论 在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中,细胞凋亡受抑制与细胞增殖过度之间存在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整合素β3 mRNA表达与胃癌微血管密度、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整合素 β3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生长方式、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10 5例胃癌组织中整合素 β3mRNA和CD3 4的表达。结果 整合素 β3mRNA在非肿瘤胃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3 0 % (6/ 2 0 ) ,显著低于胃癌组 (61 0 % ,64/ 10 5,χ2 =8 85,P =0 0 3 7) ;在浸润性生长、T3 ~T4 期、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病例中 ,阳性率分别为 70 2 % (40 / 57)、72 1% (44/ 61)、68 6% (48/ 70 )和 85 7% (3 6/ 42 ) ,均显著高于膨胀性生长 (χ2 =14 97,P =0 0 0 2 )、T1~T2 期 (χ2 =15 2 1,P =0 0 15)、无淋巴结转移 (χ2 =17 89,P =0 0 2 5)及无远处转移的病例 (χ2 =2 0 2 2 ,P =0 0 0 5;χ2 =2 1 3 5,P =0 0 3 5) ;同样 ,它们的平均MVD均显著高于膨胀性生长 (t =10 10 5,P =0 0 0 1)、T1~T2 期 (t=5 961,P =0 0 0 1)、无淋巴结转移 (t= 3 819,P =0 0 1)和无远处转移的病例 (t =10 578,P =0 0 0 1;t =7 882 ,P =0 0 0 1) ;阳性表达组的平均血管数 (41 0 2± 8 55)个 / 0 72mm2 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的平均微血管数 (2 5 2 6± 11 2 5)个 / 0 72mm2 (t =11 2 5,P =0 0 2 5) ,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s=0 3  相似文献   

17.
Li N  Xu C  Liu W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27(5):362-365
了解TIMP-2基因转地胃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进行阻断肿瘤细胞侵转移的筛选尝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在早期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1例早期胃印戒细胞癌中胃免疫表型标志物MUCI、MUCSAC、MUC6和肠免疫表型标志物MUC2、CDX2的表达,并根据肿瘤细胞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差异,将早期胃印戒细胞癌分为3种类型:胃型、肠型和混合型.结果 胃型、混合型和肠型印戒细胞癌分别为53例(58.2%)、22例(24.2%)和16例(17.6%).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表达水平与印戒细胞癌形态学分型无相关性(P>0.05).两种肠免疫表型标志物MUC2和CDX2在早期黏膜下层浸润癌中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黏膜内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种胃免疫表型标志物MUCSAC和MUC6在早期黏膜下层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18/34)和20.6%(7/34)均显著低于黏膜内癌91.2%(52/57)和31.6%(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脉管浸润阳性组中,MUC2和CDX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脉管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病变范围的扩大,CDX2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型印戒细胞癌比胃型印戒细胞癌更多见于早期黏膜下层浸润癌且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00和P=0.003).生存分析显示,肠型和混合型印戒细胞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胃型印戒细胞癌(P<0.05).结论 肠型胃印戒细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均较胃型印戒细胞癌差.胃、肠免疫表型标志物的胃印戒细胞癌分型有助于评估预后并有可能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锌指转录因子Snai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胃癌组织中Snai1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邻近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nai1和E-cadherin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不含靶向作用于Snai1的siRNA的空质粒,转染组转染靶向作用于Snai1的siRNA.转染结束后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Snai1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Snai1表达阳性率较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高(58.5%比0.0%,P<0.001),而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43.1%比100.0%,P<0.001).Snai1阳性和阴性的胃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8.9% (11/38)、63.0%(17/27).Snai1阳性的胃癌患者较Snai1阴性的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78.9%比40.7%,P<0.001).体外细胞实验显示,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nai1和E-cadher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Snai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而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结论 Snai1可通过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胃癌发生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