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1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现状。认为自我血糖监测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预防低血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合理规划饮食结构、运动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从心理和社会两个角度解析影响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呼吁社会给予1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问卷调查188例在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状况、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监测血糖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越高,每天定期测血糖者.药物依从性越好。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医药费支付方式等与药物治疗依从性之间无统计学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受教育程度低者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2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自我血糖监测接受度,并采用系统健康教育,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认知、血糖仪操作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每周血糖监测<4次52例(26%),持血糖仪者228例(81.4%);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操作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增加自我血糖监测频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周秀红 《天津护理》2010,18(4):225-226
对选72例Ⅱ型糖尿病农村患者,采用自制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调查表,了解其在院外自我血糖监测、服药治疗的依从性以及饮食运动控制。发现其中自我监测血糖者占20.80%,药物治疗依从性占27.78%,表明农村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情况较差。护理人员应针对自我血糖监测及擅自停药所造成的危害及运动饮食疗法的重要性等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依从性对血糖、血脂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12年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2000年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仅为14%,201 1年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为98%;167例患者2000年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17%,12%,18%,25%,24%,25%;2011年167例患者以上指标达标率分别为64%,62%,49%,54%,60%,58%.血糖自我监测达标率与血糖、血脂达标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对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均有很大的影响,而教育患者重视疾病是提高血糖自我监测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基于家庭与自我管理理论的1型糖尿病(T1DM)青少年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治疗的T1DM青少年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 并根据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判定标准将其分为达标组与不达标组。结果 114例T1DM青少年患者中, 不达标组有66例(57.89), 达标组有48例(42.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父母学历、家庭月收入、掌握自我血糖监测技能及糖尿病教育均为影响T1DM青少年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T1DM青少年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不达标率较高, 且年龄较小、父母学历低于初中及以下、家庭月收入<3 000元、未掌握自我血糖监测技能及糖尿病教育较低的青少年患者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04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选患者进行一对一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治疗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年龄越大、得到的主观和客观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效能水平越高,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客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其进行血糖监测的依从性也就越好;其生活方式越健康。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用方便抽样的方法 ,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04例作为涮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选患者进行一对一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治疗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年龄越大、得到的主观和客观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效能水平越高,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客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其进行血糖监测的依从性也就越好;其生活方式越健康.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用方便抽样的方法 ,连续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04例作为涮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选患者进行一对一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治疗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年龄越大、得到的主观和客观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效能水平越高,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就越好;患者的客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越高,其进行血糖监测的依从性也就越好;其生活方式越健康.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25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情况调查。结果: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的基础知识缺乏;自测血糖人数及监测频率处于较低水平;血糖仪操作不规范,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重视与充实血糖自我监测相关知识指导与教育,采取互动式的操作示教与竞赛,提高血糖仪操作的规范性;为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与准确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教育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自我血糖监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强化自我血糖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技术相关知识、操作技能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加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从而更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92例自我监测依从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方法:采用对出院患者电话随访,门诊复诊患者问卷调查对9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关自我监测依从性的调查。具体内容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肾功等。结果:被调查的患者对自我监测有一定的认识。自我监测的依从性与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有关,与患者是否接受正规糖尿病教育有关。自我监测依从性好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波动幅度小,血压、血脂指标改善。但由于糖尿病是终生病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完全依从自我监测的标准来做。1/3患者认为自我监测只限于血糖,忽略其他内容。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患者在这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住院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血糖仪的拥有及使用情况,血糖监测的操作方法,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结果:患者对血糖自我监测方面知识认识不够,血糖仪拥有率不高,监测频率少,操作方法不正确,血糖仪质控率低。结论: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争取社会资源和家庭支持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省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分析影响自我血糖监测的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7个地市州17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2型糖尿病1年以上的患者410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情况。结果410例被调查患者中,其平均每月自我监测血糖7.3次,其中268例(65.4%)每月血糖监测不足4次,94例(22.9%)为4~15次,29例(7.1%)为16~29次,19例(4.6%)为30次以上;仅234例(57.1%)患者最近6个月监测过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监测血糖频率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影响血糖自我监测的主要因素有:是否进行胰岛素治疗和是否接受过关于自我血糖监测的健康教育。结论四川省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水平较低,有待通过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健康教育来提高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自我血糖监测的危险因素。结果经济收入(OR=1.904,95%CI:1.252~2.897,P=0.003)和知道血糖控制与并发症关系(OR=4.286,95%CI:1.824~10.063;P=0.001)是影响患者血糖监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认真做好糖尿病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血糖控制水平与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提高患者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DOPT问题解决模式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水平、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和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ADOPT问题解决模式。3个月后,比较两组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和依从性。结果:(1)血糖控制水平,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气分析(HCO);干预后,两组血糖控制均好转,且观察组好转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2)认知水平,采用糖尿病患者(成人)知识量表(ADKnowI);干预后,两组认知水平均提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自我效能,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表(C-DMSES);干预后,两组饮食、运动、监测、用药等方面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依从性,采用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干预后,两组依从性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ADOPT问题解决模式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血糖控制水平、认知水平、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9200万,数量跃居世界第一。而这其中2型糖尿病占绝大比例。糖尿病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的漫长病程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人们的视线从关注糖尿病所带来的生理并发症扩展到心理健康的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态逐渐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有研究表明,抑郁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下降、血糖自我控制不良、并发症增加、对心身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给予门诊健康教育、指导及随访;比较两组依从性、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门诊健康指导,不仅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控制血糖的意识,同时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的认知情况、监测状况、影响患者血糖监测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75例(76.53%)监测状况差,主要因素是医护人员宣教不够,医疗负担、惧怕疼痛等.结论 加强糖尿病教育、运用减轻疼痛的技巧、提高家庭支持可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相关的临床惰性是指血糖控制不达标情况下未能及时开始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是糖尿病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临床惰性问题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导致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并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糖尿病治疗的各个阶段以及治疗过程中涉及的临床医师、护理人员、患者自身、医疗体系以及社会环境等均可成为影响临床惰性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糖尿病相关的临床惰性是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一环,对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整体达标率以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多方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