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外科手术进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2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均获成功。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腺瘤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3例,甲状腺滤泡状癌伴气管旁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通过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的占85.19%,颈部领式切口并胸骨正中劈开入路的占11.11%,开胸入路并颈部领式切口的占3.7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其中术后伤口出血较为常见,占42.86%。结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是可行的,它容易操作且安全可靠,又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颈部低领切口行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例经颈部低领切口行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经颈部低领切口入路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呼吸道阻塞及大出血病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5/33),2例(6.06%)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术后3周恢复正常,3例(9.09%)出现手足麻木,给予补钙处理后,出院时症状消失。结论:应用一定的手术技巧,经颈部低领切口行Ⅰ型和Ⅱ型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的手术入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10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4例患者中, 102例通过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 2例患者加用垂直胸骨劈开切口, 无手术死亡患者, 所有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 甲状腺腺瘤41例, 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 甲状腺滤泡癌1例。   结论   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可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 加强术前影像学检查、娴熟的手术技巧、完善的术后管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因其与纵隔关系密切 ,给外科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以往因外科医生对此手术经验不足 ,常常以开胸或胸骨劈开入路来切除甲状腺肿物。近年来 ,头颈外科医生开始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我们回顾分析我院 6 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病历资料 ,以探讨此手术的临床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80年— 2 0 0 0年我院头颈外科收治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共6 8例 ,女性 4 9例 ,男性 19例 ,女∶男 =2 .5 8∶ 1;年龄 2 9岁~ 75岁 ,中位年龄5 2岁。发生于甲状腺右叶 2 5例 ,左叶 17例 ,双叶 2 6例。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行腺叶切除术,喉返神经暴露与否对其损伤的影响.结果 喉返神经暴露组的神经损伤率明显低于不暴露组(P<0.05).结论 经颈部低领式切口行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可显著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1996年1月-1999年12月本院头颈外科收治胸骨后良性甲状腺瘤的病人19例。均采用颈部入路方式的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锁骨头切除。结果:甲状腺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除1例有术后声音嘶哑外,无其他的并发症。结论:由颈部入路行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的手术方式和应用价值,自1995年3月~2005年3月,对48例前上纵隔肿瘤行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术,其中坠入性甲状腺肿瘤21例(恶性2例,良性19例),胸腺瘤18例,脂肪瘤4例,淋巴囊肿3例,皮样囊肿1例,心包囊肿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69±11)min,术中平均失血量(85±15)mL,平均术后住院(8±1·5)d。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电视胸腔镜辅助颈部低领式切口切除前上纵隔肿瘤,可达到传统经胸手术效果,手术显露充分,操作确切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切除胸骨后及前上纵隔肿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近年来,采用颈前区低位领式切口切除胸骨后及前上纵隔肿瘤17例的体会。作者认为,大多数胸骨后或前上纵隔的肿物,均可采用颈前区低位领式切口入路进行手术切除。只要术者熟悉其局部解剖,术中操作仔细轻柔,比传统的劈开胸骨入路,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胸骨后各种病理类型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合并症发生率14.47%,1例术后死亡。结论:绝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与颈部甲状腺有关,多属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部X线片和胸部CT可以明确诊断;经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可完成绝大多数手术。甲状腺未分化癌呈浸润性生长,多不能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胸骨后病变或气管软化的外科处理,以及开胸和气管悬吊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10年本院收治的66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42例合并气管软化,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米瓦试验摄片,以及颈部-上胸部CT。结果:胸骨后甲状腺肿常规做好开胸准备,24例中23例经颈部切口切除,1例术中冰冻证实为淋巴瘤仅行姑息性大部切除后续化疗;42例米瓦试验阳性患者,术中探查见局部受压处气管软骨环消失6例,气管软骨环变细、变薄、变软36例。36例甲状腺切除术后行单一气管悬吊患者获得临床治愈,6例气管悬吊加气管切开患者抢救成功,无手术死亡。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8年,48例均无呼吸道梗阻症状,2例死于癌症复发转移,2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绝大多数的胸骨后甲状腺肿可经颈部切口切除。术中探查有助于气管软化的确诊,气管悬吊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胸骨后病变或气管软化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胸骨后病变或气管软化的外科处理,以及开胸和气管悬吊的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10年本院收治的66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42例合并气管软化,所有病例均在术前行米瓦试验摄片,以及颈部-上胸部CT。结果:胸骨后甲状腺肿常规做好开胸准备,24例中23例经颈部切口切除,1例术中冰冻证实为淋巴瘤仅行姑息性大部切除后续化疗;42例米瓦试验阳性患者,术中探查见局部受压处气管软骨环消失6例,气管软骨环变细、变薄、变软36例。36例甲状腺切除术后行单一气管悬吊患者获得临床治愈,6例气管悬吊加气管切开患者抢救成功,无手术死亡。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8年,48例均无呼吸道梗阻症状,2例死于癌症复发转移,2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绝大多数的胸骨后甲状腺肿可经颈部切口切除。术中探查有助于气管软化的确诊,气管悬吊是治疗巨大甲状腺肿合并气管软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认识。方法同顾性分析26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手术资料,均在超声刀配合下采用胸骨上1cm低位领形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术中常规湿露喉返神经全程。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并发短暂的低钙血症,经补钙处理后缓解;4例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结论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可行的,显露喉返神经全程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术中使用超声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腔镜下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利用腔镜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用腔镜为64例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及甲状腺癌的病人实施了经胸入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前38例平均手术时间160min.后26例平均手术时间90min。暂时性声嘶2例,暂时性呛咳2例,皮下积液1例。未发生术后出血,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近期随访颈部皮肤感觉接近正常。结论腔镜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具有无颈部疤痕,美容效果好,皮肤感觉接近正常,恢复快等优点。对适应证明确者,是值得推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切除纵隔甲状腺肿对于减少副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2年20例纵隔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放弃手术治疗,其余18例患者全部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行纵隔甲状腺肿切除术,均完整切除肿物,术后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窒息或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进路切除纵隔甲状腺肿,在完整切除肿物的同时,能极大的减少手术副损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非开胸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死亡率低的优点。特别是对于老年、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体弱患者,尤为适用。其基本手术方式包括食管内翻抽脱;食管外钝性剥脱;单纯经上腹正中切口切除食管下段及贲门;胸骨正中劈开、上腹正中切口切除食管下段及贲门。我院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贲门癌的手术入路及吻合方法改进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外科治疗贲门癌 2 6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手术入路途径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 ,并介绍一种改进的吻合方法。结果 切除组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7 5 %、3 7 8%、2 8 2 %和 9 4% ,有 11例 15年健在。经胸骨上腹正中切口入路 3 62例 ,病理证实上切缘均未见癌累及。采用改进的吻合方法施术 485例 ,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 经胸骨上腹正中切口入路 ,因不进胸腔 ,创伤小 ,尤其适用于高龄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改进的吻合方法 ,设计合理 ,不增加新的创伤 ,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40例纵隔肿瘤再次手术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肿瘤占肿瘤发病率的5%,以胸腺瘤为最多,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次之犤1犦。纵隔肿瘤一经发现,均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能否将肿瘤彻底切除的关键因素是手术切口的选择。总结我院1980年1月~2001年12月间,纵隔肿瘤再次外科手术的病例40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40例纵隔肿瘤患者,占同期纵隔肿瘤的5%,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恶性胸腺瘤24例,恶性畸胎瘤8例,神经源性肿瘤8例。1.1再次外科手术的切口胸后外切口13例,经胸骨正中切口19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横断5例,前胸切口合并胸骨上部劈开3例。术中失血最多达10000ml,最少为600ml,平均为38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6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了非开胸四种手术方式的治疗;即食管内翻拔脱;食管外钝性剥脱;单纯经上腹正中切口和上腹正中切口胸骨正中劈开切除食管下段及贲门。作者认为本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伴有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更为适用。对于食管下段癌及贲门癌患者,如果探查发现肿瘤向邻近器官侵犯,即可同时进行扩大根治术,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安阳市肿瘤医院史淑岩,肖岚,赵香娥甲状腺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也是目前有效的主要方法。我科自1977~1990年共收治各类甲状腺肿物患者975例,其中行患叶切除881例,联合根治术94例,术后切口出血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占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14.9%(54/362).术前超声诊断阳性率为61.1%(33/54).手术方式包括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同侧淋巴结清扫(36例),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18例).54例患者中获随访48例,时间3月~36月,3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再次手术治疗,1例术后2年出现肺部转移.结论:超声检查对于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结合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率,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多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