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前房穿刺术(ACP)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急性发作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53只眼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患者非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4例26只眼和药物组24例27只眼,观察治疗后眼压下降情况及眼压下降至21 mm Hg(1 mm Hg=0.133 kPa)所用时间和用药种数、房角开放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0.5、1、2、4、8、12 h眼压分别为:治疗组(10.4±3.8)mm Hg、(11.3±4.1)mm Hg、(11.9±3.6)mm Hg、(16.5±4.6)mm Hg、(17.2±3.3)mm Hg、(16.9±4.4)mm Hg。药物组(40.7±4.4)mm Hg、(36.3±4.8)mm Hg、(25.4±4.8)mm Hg、(18.7±6.6)mm Hg、(20.2±2.9)mm Hg、(17.3±4.1)mm Hg。治疗后0.5、1、2 h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92,17.539,8.573。P<0.01)。眼压下降至21 mm Hg所用时间:治疗组30 min内全部降至21 mm Hg以下,药物组为1~12 h,平均6.73 h,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5,P<0.05)。眼压下降至21 mm Hg用药种数:治疗组平均(1.15±0.50)种,药物组(3.87±0.33)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81,P<0.05)。房角开放范围>180°治疗组为88.46%,药物组74.0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513,P<0.05)。主要并发症有前房内炎症反应和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无眼内感染和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药物降低AACG急性发作时眼压所用时间长。ACP联合LPI治疗迅速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可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接受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的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发生脉络膜大出血、玻璃体脱出等严重并发症。34眼术后2~3 d后前房形成并稳定,2眼出现不同程度浅前房,其中前房出血1眼、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1例。均经散瞳、加压包扎和局部及全身应用激素处理后好转并控制。术后未发生恶性青光眼、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其间34眼眼压控制良好且稳定[(≤20mm Hg)(1 mmHg=0.133 kPa)]。2眼经药物控制基本良好。末次随访术后视力提高22眼,视力恢复不明显者13例,视力下降1例。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促进视力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胡寅 《中国科学美容》2011,(7):144-144,159
患者男,60岁。因右眼红痛6d于2010年2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6d出现右眼红、痛、畏光、流泪,伴同侧头痛,3d前在当地医院求治,拟诊为"急性青光眼"并静滴20%甘露醇,症状无好转,遂转笔者所在医院求治,2010年2月22日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术中、术后出血明显。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20/95mmHg,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年龄小于45岁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年轻患者临床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临床收治的41例52眼、年龄〈45岁、临床确诊为进展期或晚期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例进行抗青光眼显微手术处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平均(32.50±5.08)个月;男16例,女25例;进展期28眼,晚期24眼;52眼均行抗青光眼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眼轴长平均(22.40±1.63)mm,其中〈21mm占17.31%,小眼球占13.46%;前房深度平均(1.90±0.39)mm,其中〈1.9mm占61.46%;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高褶虹膜构型占59.62%,其中睫状突位置靠前者10眼;术前平均眼压(41.73±12.26)mmHg,末次术后平均眼压(12.03±4.57)mmHg,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0,P〈0.001)。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浅前房,恶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手术处理方式包括玻璃体抽液、前段玻璃体切割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4眼因眼压控制不理想,行二次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结论年轻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女性多见,多伴有眼轴短、前房浅等特点,抗青光眼复合式小梁手术治疗要注意防治术后浅前房、恶性青光眼的发生。术前详细检查、手术操作精细以及有效处理术后并发症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或复杂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确诊为开角型或者复杂型青光眼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40例44眼),观察组采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42例45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滤过泡、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6.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眼压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3、6月视力、眼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虽较术前有所降低,但仅对照组术后6月末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点、对照组术后1月及3月末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观察组下降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功能性及非功能性滤过泡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晚期低眼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较小,降压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挫伤性前房积血在眼外伤病例中极为常见,虽然其中大多数治疗后可以恢复,但也有少数病例积血复发,迟迟不能吸收,甚至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本院于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1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方法,尽量避免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132眼)挫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132例(132眼)前房出血患者无1例遗留角膜血染、继发性青光眼等,无1例进行手术。结论挫伤性前房出血的视力恢复程度与出血量多少有关,也与挫伤的程度有关。并发症少和治疗早者,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房出血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外伤所致前房出血的诊治及护理资料.结果:前房出血患者共104名,其中100名为单侧前房出血,4名为双侧前房出血,通过积极治疗及护理,102名恢复满意,2例继发青光眼,视力下降.结论:外伤性前房出血,及时诊治处理及精心护理是保证患者痊愈、恢复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应用显微技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青光眼89例(92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做5 mm × 4 mm以角膜缘为基底的1/2巩膜厚板层巩膜瓣,将含有(0.25~0.33)mg/ml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结膜和巩膜瓣下3~5 min,再以大量平衡盐溶液冲洗,前房穿刺,切除小梁组织2.5 mm×2.0 mm,剪除周边虹膜少许,巩膜顶端缝合2针,两侧缝经角膜的调整缝线各1针.结果 随访3~12个月,平均8.9个月,视力不变者64眼(69.57%),视力提高者22眼(23.91%),视力下降者6眼(6.52%).术后随访期末平均眼压(1.36±0.46)kPa(1 mmHg=0.133 kPa),眼压控制于2.79 kPa以下,Ⅰ、Ⅱ型功能滤过泡80眼(86.95%),非功能滤过泡12眼(13.05%).Ⅰ度浅前房2只眼,Ⅱ度浅前房3只眼,无出现Ⅲ度浅前房,浅前房发生率为5.43%.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可减少巩膜瓣瘢痕,能主动调节房水滤过量,促进功能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药物与手术方法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视野中度损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降眼压药物治疗、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情况.经1~3年的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视野、杯盘比的进展.结果 20例(26眼)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可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占88.5%、视力保持不变者占84.6%、杯盘比保持术前水平者占80.8%,仅有2例患者视野进展;17例(28眼)接受药物治疗,眼压能控制者占78.6%、75.0%患者视力保持不变、杯盘比保持术前水平者占67.9%、视野进展者占35.8%.结论 对于视野损害中度的开角型青光眼,实施抗青光眼显微手术,可以较好的控制患者的眼压、视力及视野.  相似文献   

11.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文莺  康凯燕  艾俐 《护理学杂志》2003,18(12):909-910
对52例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病人术后眼压控制较好,视力HM(眼前指数)/20cm至1.2,无严重并发症。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眼压变化,做好术后局部用药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接受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21例的手术疗效.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眼压、用药种类、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的标准为眼内压降至22 mmHg以下,5 mmHg以上,至少下降30%,而没有破坏视功能的并发症或实施其他青光眼手术. 结果 术后末次随访时眼压平均为(16.6 ±3.4)mmHg.手术成功率为83.3%,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成功率为87%,而抗青光眼术后失败病例的成功率仅为60%,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早期浅前房3例(14%)、术后早期高眼压3例(14%)、前房出血2例(9.5%). 结论 Ahmed青光眼阀植入对于难治性青光眼病例是有效并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及临床资料.结果:37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干预,治愈29例,占78.38%;好转6例,占16.22%;无效2例,占5.41%;总有效率94.5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配合精心的护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16例(16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手术(NPTS)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术后1、3、6、12和24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3.52士4.71)mmHg、(16.30±4.11)mmHg、(16.38±4.26)mmHg、(16.54±4.39)mmHg和(17.60±4.58)mmHg,与术前眼压[(46.24±9.32)mmH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随访24个月,15例眼压15~21 mmHg;1例眼压升高,再行穿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降至20 mmHg以下,手术成功率为93.75%.提出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视力、眼压变化,眼部炎症反应及滤过泡情况,指导患者按时复诊是保证手术效果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6-01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0例。均为药物治疗无效后行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的眼压控制在12.1~18.5 mm Hg。前房深度均得以恢复,且保持稳定。视力范围0.1~0.4。结论恶性青光眼采用药物治疗无效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可使恶性青光眼得以有效缓解,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自体巩膜瓣和异体巩膜瓣“双瓣”覆盖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65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应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双瓣”覆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4.5±6.9)个月.采用寿命表法统计不同时间点的累积总成功率,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用药种类. 结果 术后6、12、18、24个月的累积总成功率分别为(92.3±2.6)%、(86.0±4.0)%、(84.2±3.7)%、(80.1±3.6)%.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9,P> 0.05),术前平均眼压(39.7±10.7)mmHg,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7.3±5.3)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8,P<0.05);手术前用药种类(3.37±0.91)种,术后(1.62±1.12)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4,P<0.05).术后无引流管暴露、移位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自体巩膜瓣和异体巩膜瓣“双瓣”覆盖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双瓣”覆盖能有效降低引流管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62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之一.浅前房是抗青光眼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手术失败.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住院共实施小梁切除术后62例62眼浅前房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红  唐静 《中国科学美容》2011,(20):187-188
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科学治疗方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确保良好的术后护理,以提升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011年11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发挥的作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制定和实施适合患者特点的治疗方案,患者眼压基本恢复正常,视力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得到恢复,无一例致盲。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应在认真分析患者病史、入院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综合治疗方案,从而达到确切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81例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进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滤过泡形成情况、前房的恢复状况以及眼压的控制能力。结果联合手术后,视力<0.1的患者有3例5眼,0.1~0.3之间的患者有8例15眼,>0.3的患者有70例76眼。结论眼压过高会导致患者的视功能以及视神经受到严重伤害,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恢复及滤过泡形成状况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99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47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44例(52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和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持等临床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2组术后1周眼压控制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浅前房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控制良好率优于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维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控制效果好,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