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cancer)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非洲和非洲裔美国绝经前女性好发,约占乳腺癌的15%。这类乳腺癌具有相似的特征、极高的同源性,组织分化往往较差,多属于基底样(basal.1ike)乳腺癌,与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相关性乳腺癌具有许多相似性。由于缺乏针对这类特殊类型乳腺癌的治疗指南,目前仍按常规标准方式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的发生、病程和转移等均受到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的调节,其中主要是受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调节。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癌细胞ER、PR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治疗及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但是类固醇受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3.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多发生于绝经前的年轻妇女,具有侵袭性高及预后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不仅是乳腺癌患者的重要预后指标,也是指导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依据。因此,如何检测和判断ER、PR表达情况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约11.2%~16.3%乳腺癌患者属于此类型,常伴随BRCA1突变,是一类侵袭性强,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的乳腺癌。由于缺乏有效的靶向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因此化疗是该组患者的主要全身治疗选择,但对蒽环类耐药的患者目前尚无标准的解救治疗方案。研究发现多西紫杉醇和卡培他滨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洋  赵伟鹏  佟仲生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2):1185-1188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Ki-67表达情况会有不同程度变化,这种变化机制是否会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尚无定论。本文将就NAC对乳腺癌ER、PR、HER-2及Ki-67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刘程  刘伟光  陈波 《现代肿瘤医学》2016,(16):2641-2644
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重要系统治疗手段,但原发性与继发性耐药是当前内分泌治疗面临的难题。耐药机制主要包括:ER表达缺失或表观遗传修饰;共调因子表达失衡;雌激素受体通路与生长因子受体(growth factor receptor,GFR)通路的交叉效应;特异性miRNA表达改变;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等。根据PubMed检索获取相关资料,就近年来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Wang B  Guan ZZ  Liu DG  Lin TY  Zhang L  Xia ZJ  Teng XY 《癌症》2004,23(12):1710-1713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免疫靶向药物赫赛汀生物治疗的前提是相应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的阳性表达及HER-2受体的过表达。目前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受体表达情况的判断主要依据原发灶,而忽略了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本文着重研究ER、PR及HER-2受体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中ER、PR及HER-2受体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ER的阳性率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R及HER-2受体的阳性率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ER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总的变化率为35.4%,PR总的变化率为29.2%,HER-2受体总的变化率为16.9%。结论: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R及HER-2受体的表达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存在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对复发或转移乳腺癌进行临床治疗时,仍应考虑上述三种指标在复发、转移灶里的确切状况。  相似文献   

9.
孙莉  赵毅 《现代肿瘤医学》2019,(13):2420-2424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2,HER-2)均不表达的乳腺癌。按其功能特征可归纳为5类分子分型:以DNA修复缺陷或生长因子为途径的基底细胞样三阴性乳腺癌;以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肿瘤干细胞为特征的间质样三阴性乳腺癌;免疫调节型三阴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过表达的管腔/分泌型三阴性乳腺癌;HER-2富集型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且异型性较大,其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不敏感。目前很多学者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各有研究,并有临床试验证实下述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浸润性乳腺癌对抗于HER2新辅助治疗的反应显著,然而不同患者的反应并不一致,部分反应较差。本研究旨在探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并进一步评估新辅助治疗前后HER2状态的不一致性。方法: 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2019—2021年经术前粗针穿刺活检确诊的11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切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术前穿刺标本中的HER2表达状态,并评估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状态及残余肿瘤负荷(residual cancer burden,RCB)分级,评价不同HER2状态对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新辅助治疗前后HER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的一致性。结果 :11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HER2 IHC表达状态分为弥漫3+组(81例)、异质性3+组(20例)和2+且FISH基因扩增(2+FISH+)组(9例)。HER2弥漫3+组pCR率为54.3%,明显高于异质性3+组(5.0%)和2+FISH+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质性3+组和2+FISH+组的RCB分级更高。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弥漫3+是pCR的独立预测因子。7例(11.9%)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HER2转为阴性,大多数(85.7%)为异质性3+组和2+FISH+组病例。结论: HER2异质性会影响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反应,评价穿刺活检标本中HER2 IHC异质性,并对新辅助治疗后残留癌灶HER2、ER和PR状态重新评估,有利于指导下一步治疗。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的出现有望为HER2异质性阳性乳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浸润水平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表达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448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评估TILs浸润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R表达情况,分析TILs浸润水平和AR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以及TILs和AR的相关性。  结果  448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TILs无浸润或低浸润的患者占38.2%(171/448)、中等浸润者占42.2%(189/448)、高浸润者占19.6%(88/448),AR阳性率为62.7%(281/448)。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TILs浸润水平与AR表达呈负相关(r=-0.140,P=0.003)。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中,TILs浸润水平和AR表达密切相关(P=0.009)。  结论  HER-2阳性乳腺中TILs浸润水平和AR表达呈负相关,提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根据TILs的不同浸润水平与AR的表达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Survivin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1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含量,选择含量最高的3例作为高表达组,含量最低的3例作为低表达组;采用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PCR芯片检测两组标本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两组标本中Survivin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PCR芯片检测结果表明,Survivin低表达组的ER含量较高表达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低表达组的CDKN1B、NME1、ERBB2、TOP2A含量较高表达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中,Survivin与CDKN1B、NME1、ERBB2、TOP2A的表达在mRNA水平上呈正相关,与ER的表达存在着正相关的趋势,表明Survivin与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Survivin在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可能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因不具备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的靶点,因此在治疗方面以化疗为主。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针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单克隆抗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是仅有的使用比较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将就贝伐珠单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二线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乳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分子分型时代,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对指导制订乳腺癌治疗方案及评价患者预后等尤为重要.许多研究证实,部分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转移灶激素受体与HER2表达存在差异,影响术后辅助及解救治疗方案的制订,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本研究探讨乳腺癌原发灶与腋窝及远处转移灶之间激素受体与HER2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同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乳腺癌、激素受体(ER和PR)、HER2、原发灶和转移灶为关键词,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5-01-2016-10的相关文献.共505篇文章被检索到.纳入标准:原发灶与腋窝转移灶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差异情况,原发灶与远处转移灶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差异情况,原发灶与转移灶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差异情况的临床意义.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分析38篇文献.结果 在部分乳腺癌患者中,原发灶与腋窝转移灶及远处转移灶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存在差异,多数文献报道,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ER表达状况变化(阳性转阴性或阴性转阳性)比例约为20%,PR约为20%,HER2约为15%.“肿瘤异质性、抗肿瘤治疗和检测方法”等是影响其表达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 推荐对于存在局部及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同时检测并综合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情况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为人工合成的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被普遍的应用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但大约一半的ER阳性的患者会出现耐药。可见内分泌耐药是当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 72.9%的原发性乳腺癌病例中表达,并在约65%的乳腺癌中与ER同时表达。有研究显示:AR/ER越高预示着TAM治疗率越低;AR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之间所形成的正反馈循环能够增加TAM耐药;AR、髓样细胞白血病-1蛋白(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与TAM耐药有可能相关。所以探讨AR在TAM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补测在激素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观察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门诊随访及住院患者中补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PR的表达情况,所有标本(包括原发癌病灶及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由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检测中心进行,根据检测报告,原发病灶阴性而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或PR阳性者补加内分泌治疗。   结果   56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阳性8例(14.3%),PR阳性2例(3.6 %),ER和PR均阳性3例(5.4%),共13例(23.3%)因补查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或PR变阳性而在随访中加用内分泌治疗。肿瘤原发病灶与腋转移淋巴结ER和PR均阴性43例(76.7%),即肿瘤原发癌病灶与腋转移淋巴结ER和PR均为阴性表达的总符合率为76.7%,不一致率为23.3%。   结论   受体阴性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病灶与腋淋巴结转移病灶ER和PR表达具有一定的不一致性,对原发癌病灶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应检查其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灶受体的表达,可能筛查出原发病灶受体阴性而复发转移病灶受体阳性患者,及时加用内分泌治疗,提高该类患者的疗效,亦可解释部分激素受体阴性而内分泌治疗也有一定疗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全长型、截短型神经激肽1 受体(neurokinin 1 receptor,NK1R)和神经激肽2 受体(neurokinin 2 receptor,NK2R)的表达,及受体拮抗剂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51例乳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总NK1R(包括NK1R-FL和NK1R-Tr)和NK2R 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 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乳腺细胞系中NK1R-FL、NK1R-Tr和NK2R 表达,建立NK1R-FL和NK1R-Tr过表达的乳腺细胞系, 在NK1R 和NK2R 拮抗剂作用下测定细胞增殖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结果: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均总NK1R 过表达,乳腺癌组织中 NK1R-FL、NK2R 表达相比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降低,并与乳腺癌分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 Ki-67、HER-2、ER和PR表达相关。HBL-100 细胞中NK1R-FL和NK2R 过表达、NK1R-Tr低表达,MDA-MB-231、T-47D 和MCF-7 细胞中只表达NK1R-Tr。乳腺癌细胞中NK1R-Tr低表达、NK1R-FL表达增加其对NK1R 和NK2R 受体拮抗剂的敏感度。结论:乳腺组织中NK1R-FL、NK2R 共表达,乳腺癌细胞中NK1R-Tr过表达并负反馈调节NK1R-FL和NK2R 的表达,NK1R 和NK2R 受体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除雌激素外,雄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雄激素受体(AR)经雄激素作用激活,通过不同方式调控雌激素受体(ER)及芳香化酶的表达,影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E-钙黏蛋白的转录,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既有抑制也有促进作用。AR还与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他莫昔芬及芳香化酶抑制剂(AIs)的耐药机制有关。深入研究AR调控乳腺癌分子表达的机制有助于将AR作为治疗靶点,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是可调节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组蛋白修饰酶,在一些肿瘤中HDACs被异常激活,与肿瘤进展和耐药密切相关。HDAC抑制剂(HDAC inhibitor,HDACi)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表观遗传属性,靶向性控制肿瘤细胞增殖、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及修复DNA损伤。HDACi可抑制多个乳腺癌致癌信号通路,从而有可能逆转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耐药。本文将对HDACi在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其在乳腺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吴洋  宋燕妮 《现代肿瘤医学》2021,(16):2913-2917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是乳腺癌中具有侵袭性的亚型之一,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此类型疾病进展迅速,易复发转移,且预后差。近年来,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高表达。因此,本文将对AR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对预后的影响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