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数据信息化在我院病案管理与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园园 《中国病案》2008,9(1):34-35
通过介绍医院病案的管理和统计工作,健全病案管理和统计的工作流程,确保医疗信息统计资料具有准确和科学性。运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使管理病案与统计工作一体化,有利于医院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结论病案信息是医院管理和医疗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信息可为领导的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2.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改革的根本。2010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但推行得并不顺利。这主要是因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平均,全国的医疗资源80%集中在大医院,甚至~座城市的几家医院就几乎垄断了当地的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和铺开已经成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医院信息系统已不满足单纯的医疗业务流程自动化。而希望能够更好地利用系统中积累的大量医疗数据以辅助业务处理、提供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医疗诊断支持。提升医疗质量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为医院监控和管理电子病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途径。让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更便捷、到位。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应用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子病历质量控制的数字化管理,规范了电子病历书写流程,提高了质量管理工作效率,促进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的全面发展。对医院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医院实现信息化,最终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达到高效的医疗质量服务,为现代化的医疗卫生管理决策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使医院管理实现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会存在各种理论性和技术性问题,也会总结出各种有益的经验,为此本刊将从本期起新增医院信息化栏目,以此作为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展示平台。该栏目主要涵盖: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在临床医疗、护理及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信息化对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风险的重大影响和作用;相关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医院信息化的医疗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医院信息化的医院质量目标管理、医疗质量实时控制以及医院质量辅助决策的有效管理,阐述医院信息建设对推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医院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并就医院信息化下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1前言 医疗市场和医学情撤竞争日趋激烈,对医院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中小型医院的图书馆管理普遍以手工为主,操作复杂繁琐,不能快速地保存和提供有效、准确的数据资料。市场上现有的图书馆管理软件,其功能过于复杂,软硬件要求较高,不符合中小型医院图书管理的实际,因此,开发适用于中小型医院图书馆管理的软件非常重要。一方面能使医院图书管理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入手,节约成本,并且能快速提供可靠和准确适用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必将是从管理型向管理医疗并重过渡,最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为主体,集教学、科研、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完整医院信息系统,赶上发达先进国家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董克明 《当代医学》2013,(23):16-17
当前各个医院均在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医院信息化是我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院领导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检验科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LtIeSm)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HteISm)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才能为检验科的日常工作提供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疗信息化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医院信息化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发展的价值等多层次分析揭示医院信息化的重要性。结果:医院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提高操作效率,到保障医疗质量,再到基于预防和健康管理的区域协作医疗三个层次,仍存在顶层设计不到位、安全管理漏洞、经费投入不足、发展模式有待完善等问题。未来医疗信息化将朝系统整合、数据集成及应用、移动及区域医疗云技术等方向发展。结论:信息化在医疗发展中集经济价值、临床价值及服务价值于一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可控管理型全院电子病历系统的总体设计要点、创新和实际应用。该系统在实现电子病历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需求,通过设置灵活的控制点实现多级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实现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路径是一种按照住院天数将特定病种的诊疗项目进行标准化的诊疗计划,依靠人工监控实现,这给医疗、管理工作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如何科学地实现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采用何种模式,是保障临床路径取得实效的关键问题之一。探讨目前采用的几种模式,并着重阐述了医生工作站嵌入模式。该模式在医院现用的系统下,根据临床路径的要求,按时间、医疗项目等规范流程运行,自动在开医嘱时式进行指导、干涉、监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一种以健康档案为基础、以医生和患者为使用主体,提供家庭、乡村、社区远程网上医学咨询和医疗会诊,运用互联网和移动梦网进行医疗综合服务与管理的信息系统。方法:建立一个能够容纳管理个人健康档案的可扩充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构架,项目的技术模型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CDA医学文档模型进行设计。结果:医患互助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转变百姓就医观念,养成网上就医习惯,使百姓在就医前就能全面了解医疗机构医学专家诊治水平、医疗设备技术水平、医疗护理服务综合能力。结论:该系统研究能够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信息系统对住院电子病历进行环节质量控制,提高质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通过质控系统进行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将电子病历与医嘱、麻醉、检验、影像、超声等系统建立接口、实现数据共享,采集诊疗事件和时间节点,设计出针对环节和时限的质控模块、进行相关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设计开发的质控系统具备六个质控工具;一个科内医生病历审核系统;危重症报告与评分等上报管理系统;能够对关注的医疗质量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住院电子病历环节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功能全面,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要求,能够满足《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病历质控管理的相关要求;利用质控工具能够实现病历的全面质控和重点质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但疾病诊疗规范和标准的推行相对于诊疗技术的发展略显滞后。通过对同一城市不同医院、同一医院3个不同主诊医生连续3年的胆囊手术诊疗费数据差异的研究分析,明确医疗保障规范化和标准化对规范医疗管理工作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医疗诊疗标准化、规范化的解决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机构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医疗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临床管理和局域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服务,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了解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重点与难点,对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当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绍兴市人民医院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创新管理运作模式,提出了一体化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效果。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一体化临床路径实施的基础,一体化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够优化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化病区设计及实现的方案。方法设计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以电子病历(EMR)为核心、以医疗质量和运营管理为主线的数字化病区架构体系。结果构建了融合临床医疗护理、药品器材及后勤保障、质量监控、绩效考核、成本核算及办公管理等多系统的数字化病区建设模式。结论数字化病区的构建,实现了医疗业务、行政事务全过程的智能化操作与自动化管理,建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温馨、便捷、智能、高效的医疗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在医院发展改革中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医院管理规范化,保证诊疗数据完整准确;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针对性医疗服务,实现诊疗过程管理;提高诊疗工作效率,提升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实现全面成本核算,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医院管理和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和分析,探讨信息化技术在这样的变革与发展中,为医院管理提供的重要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研究和开发急诊信息管理系统,对服务流程中的挂号、分诊、医生工作站、输液、留观及电子病案等系统进行优化和重组,提出了患者流向系统的概念,建立面向患者的操作系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同时减少了医师、护士繁琐的手工书写,改善医疗护理记录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全面提升急诊医学救治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