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时,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铁剂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CHF合并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CHF常规治疗,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洋地黄毒苷、利尿剂、美托洛尔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CHF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EPO及铁剂(EPO 2000IU/次,2~3次∕w,皮下注射至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在120 g/L稍高水平后,间断给药维持;同时予硫酸亚铁口服,3次∕d),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3个月前后血红蛋白(Hb)、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Hb、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及LVEF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联合铁剂辅助治疗CHF合并贫血患者有效,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常常伴有贫血,而且贫血会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生存率下降。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心力衰竭中的贫血,能够使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冠心病CHF合并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B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EPO,使其血红蛋白浓度≥110g/L。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6min步行距离及BNP水平等均改善(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EPO可减轻冠心病CHF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合并贫血的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合并贫血的CHF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EPO组、参附注射液组和EPO加参附注射液组,每组各40例。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NYHA)、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血红蛋白(Hb)浓度,统计再住院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下降,LVEF提高,LVEDD缩小,NT-pro-BNP水平降低,Hb浓度升高,而EPO组、参附注射液组和EPO加参附注射液组的疗效较对照组又有显著提高,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尸〈0.05)。各组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PO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加铁剂治疗重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安全性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慢性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分级Ⅲ级以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且血红蛋白<100 g/L的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贫血治疗组(n=66)和对照组(n=62)。随访12个月,记录2组无事件生存时间、主要终点事件(心衰恶化住院、心衰死亡)、次要终点事件(非心衰死亡、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卒中、动脉栓塞、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停药)。比较两组存活患者治疗前后的LVEF、左心室室壁应力(MWS)、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无事件生存时间延长,但心衰死亡和心衰恶化住院率无显著性差异;非心衰心血管事件治疗组未增加。治疗组MWS和LVMI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LVEF、BNP、TNF-α以及hsCRP水平两组无差异。结论:低剂量rhEPO加用铁剂治疗可安全用于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能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左心室功能,但不降低心衰病死率和心衰恶化入院率。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轻度贫血的老年患者,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联合铁剂治疗纠正其贫血,以评价促红素在慢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贫血,大量的研究证实红细胞刺激生成因子及铁剂的治疗可以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但对于部分高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即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患者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加和血色素的下降、炎性因子增加、铁代谢的损害存在相关性,但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待进一步的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108例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贫血58例纳入本研究。入选患者依顺序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按常规剂量应用叶酸、铁剂等补充造血原料。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EPO 6000IU/周、皮下注射,治疗4个月。结果在高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高;心力衰竭越重,贫血更为常见。两组治疗前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射血分数增加(P<0.05),但血红蛋白、左室内径、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红蛋白增加、左室内径下降、射血分数增高及肾小球滤过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加用EPO治疗能更好地纠正贫血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魏群  刘勇  李焕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34-413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衰合并贫血病人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3例慢性心衰合并贫血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口服地高辛、速尿、螺内酯、维生素C及铁剂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组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及EPO,共治疗16 w。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提高慢性心衰合并贫血病人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LVEF值,降低血清FFA的含量(P<0.01)。结论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及EPO可通过降低FFA含量、升高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在纠正贫血状态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贫血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其发病机制与血液稀释、铁缺乏、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炎症性免疫激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应用等因素有关。贫血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被认为是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因子。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成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性贫血的新靶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贫血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其与CHF患者症状和心功能恶化以及死亡率增加有相关性。CHF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上调,并与CHF严重程度相关。研究发现,EPO水平是CHF患者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强预测指标,并独立于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其它已经确定的CHF严重程度的标志物。与非CHF患者相比,CHF患者EPO与血红蛋白水平仅呈弱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纠正贫血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 选择CHF合并贫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组(5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剂、输红细胞等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66.0%)和总有效率(96.2%)均较对照组(46.8%和72.3%)显著提高(P<0.01),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红蛋白(Hb)浓度显著增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与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纠正贫血改善CHF合并贫血患者的心功能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升高Hb浓度,改善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3.
研究已经证实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除了应用于终末期肾病和透析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不仅仅与造血致红细胞生成作用有关,与其具有细胞保护作用明显相关。为探讨EPO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中的治疗作用,本文观察40例采用EPO治疗有轻度贫血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将54例肾病综合征(NS)合并贫血患儿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参数、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F)、转铁蛋白饱和度(TS)、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SI)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结果治疗后两组贫血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TS、TF、TIBC、SI、EPO以及治疗后TF、EPO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EPO和TF均与血清白蛋白(ALB)呈正相关。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NS合并贫血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机理可能与减少TF、EPO从尿中排出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分级、运动耐量影响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稳定剂量的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EPO100 IU/kg,每周1次,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组EPO治疗前后相比心功能测定LVEF、6分钟步行距离、心肌耗氧量峰值、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EPO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临床症状,并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衰并贫血患者运动贮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对慢性心衰并轻度贫血病人运动贮量的作用.方法42例中、重度慢性心衰(NYHA Ⅲ~Ⅳ级)合并轻度贫血病人,随机分入EPO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EPO治疗组加用EPO及铁剂注射治疗,至血红蛋白浓度达目标值(120 g/L)或治疗时间达四个月.结果于治疗四月后,EPO治疗组运动峰耗氧量及 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EPO可显著改善合并轻度贫血的中、重度慢性心衰病人的运动贮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心脉隆组,常规治疗组58例行常规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心脉隆组59例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5mg/kg,2次/日,共治疗1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心脉隆组总有效率86.44%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脉隆组治疗后对室射血分数(LVEF)、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最大代谢当量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对CHF有一定干预作用,可改善CAF患者临床症状及LVEF、NT-proBNP、最大代谢当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分级、运动耐量影响及毒副作用。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试药组(n=40)和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口服稳定剂量的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试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EPO 100 U/kg,每周1次,治疗6个月。结果:试药组EPO治疗前后相比心功能测定LVEF、6分钟步行距离、心肌耗氧量峰值、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贫血组较非贫血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EPO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临床症状,并提高运动耐量,且与贫血状态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 P O)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以及贫血程度与EPO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在2012-06/2014-06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7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在发病后第1、3、7天测定观察组患者的EPO水平,并与健康人群相比较,比较不同程度贫血患者的EPO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PO水平在发病后第1、3、7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E P O值在发病后第3天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1、7天的EPO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后第1、3、7天,不同程度贫血组中,重度贫血组患者的EPO值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的贫血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的EPO水平增高,且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同时EPO的水平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的贫血程度密切相关,轻中度贫血时,EPO水平变化不明显,在重度贫血时,EPO水平会明显升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EPO组(n=40)、参附注射液组(参附组,n=40)和EPO联合参附注射液组(EPO+参附组,n=40),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NYHA)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4组心功能均得到了提高,以EPO+参附组改善最为明显,心功能评级由(3.7±0.47)降至(1.2±0.52),生活质量评分由(46.5±1.41)降为(22.1±2.53),同时NT-proBNP水平均也由治疗前(2712.2±323.30)ng/L降至(352.0±60.52)ng/L,LVEF由(31.3±2.88)%升至(48.1±5.21)%,LVEDD由(67.1±2.35)mm降至(52.1±3.33)mm,再入院率为35.0%,均低于其他三组.结论 EPO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再住院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