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市2009年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预防和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12月发现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1~12月共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37例,有实验室诊断结果的94例。病例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占发病总数的87.94%;职业以农民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8.10%。[结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仍在我市流行,今后应继续加强知识宣传、重视环境和食品卫生、特别要加强对鼠的监测,开展重点人群预防接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2~2006年济南市长清区流行性出血热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长清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清区2002~2006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6年长清区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例89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3.32/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原乡镇发病率(4.67/10万)高于山区乡镇(1.8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月为高发季节,占40.45%,呈春季单峰型.男性发病率(4.46/10万)高于女性(2.1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49岁是高发年龄段,占65.1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1.01%.褐家鼠是当地主要鼠种,室内和室外分别占62.50%和94.67%.[结论]长清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已降至较低水平.今后应继续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3.
某区部队1991~200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部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与规律,探讨部队防治策略。方法用全军疫情监测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某部1991~2004年共报告发生流行性出血热390例,死亡4例,其中干部发病占23.3%,战士发病占72.3%。发病趋势从1991~1996年呈逐年增高;1997~1999年开展大规模防鼠、灭鼠后,发病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00年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后,发病明显下降,特别是驻济南地区部队2003~2004年连续2年发病数为零。结论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对控制流行性出血热重疫区的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及流行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云阳县2006年乙脑流行状况,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 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个案调查资料、免疫史、实验室结果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共报告乙脑病例81例,97.53%发生在农村,≥15岁儿童发病56例,占病例总数69.13%,男女发病比例为1.79:1;实验室检测乙脑IgM抗体阳性率91.03%(71/78),占病例诊断总数87.65%(71/81).结论 云阳县乙脑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特征,特大旱灾、高温气候、农村卫生条件差、适宜蚊虫孳生、免疫接种率低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农村乙脑疫苗接种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建立乙脑监测管理系统,进一步降低乙脑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为及时总结和分析曲靖市2006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麻疹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质量,对2006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监测系统运转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宜春市袁州区麻风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58~2006年宜春市袁州区麻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8~2006年合计发病468例,年均发病率为1.31/10万.全年各月均有麻风病例发生,2~5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8.36:1.15~49岁为主要发病年龄组,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1998年以来已无麻风新发病人,仅有5例现症病人.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腮腺炎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哈尔滨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7年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哈尔滨市2007年发病率为36.85/10万,4~7月份为发病高峰;6~15岁学龄儿童占病例总数的76.02%;学生、托幼儿童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70.44%、14.92%.结论 要降低腮腺炎发病率,应制定控制腮腺炎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重点对儿童采取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等干预措施.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济南市天桥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6年所有县级以上驻区医院流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济南市天桥区流腮累计发病487例,累计发病率为15.24/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2001年发病率为16.62/10万,2002年发病率为14.28/10万,2003年发病率为10.91/10万,2004年发病率为18.09/10万,2005年发病率为5.84/10万,2006年发病率为29.77/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月均有发病,第1季度发病214例,占43.94%;男性高于女性(P<0.01);7~12岁发病230例,占47.23%;以学生为主 ,发病326例,占66.49%;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腮腺肿大.常见并发症有睾丸炎、心肌炎.[结论]天桥区流腮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接种流腮疫苗是一种降低流腮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哈尔滨市南岗区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提出预防控制的措施,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哈尔滨市南岗区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结果 流行性腮腺炎以春季发病为主,发病高峰在3~6月份,发病以青少年及儿童多见.结论 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重点应放在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的措施上,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章丘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特点,为今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章丘市HFRS疫情资料、病人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6年累计报告HFRS 病例53例,发病率2.65/10万.其中,死亡2例,病死率3.77%.1~3月和10~11月为发病高峰,共发病36例,占67.90%.发病集中于丘陵地区,共发病40例,占75.47%.以农民为主,共发病45例,占84.90%.分别采集病人急性期、恢复期血清46份,阳性率分别为78.26%和67.39%.野外、室内鼠密度分别为1.89%和1.95%,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带毒鼠为褐家鼠,全部来自室内,带毒率为1.18%.[结论]章丘市HFRS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1992-2009年吉林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判断疾病发展的趋势,为防治该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根据吉林市历年传染病疫情统计报表,对历史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2-2009年吉林市流行性出血热平均发病率为4.29/10万,平均死亡率为0.04/10万,病死率为0.89%;发病时间集中在秋冬季节(11-12月)和春夏季节(5-6月);年龄别发病集中在25~45年龄组,1 908例,占总发病数的57.47%;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民占总发病数的75.29%。结论 1992-2009年吉林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经历了平缓-上升-下降-平缓的过程,必须持续、全面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福田区1997-2006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福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规律为制定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对象来源于疫情报告资料、EHF个案调查表和实验室结果。EHF鼠密度调查采用笼日法,带毒率用ELISA法检测鼠血清EHF特异性抗体。将上述疫情报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福田区的EHF病例在1997~2006年间共发生40例,呈低度活跃,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和青壮年,男性占总数的90%,青壮年则占总数的80%,职业分布中以工人和民工多发,占42.5%;EHF在区内呈现明显春夏峰型;鼠媒监测方面褐家鼠占总捕获鼠的94.59%,平均捕获率9.72%,发现鼠EHF感染率高达32.41%。区内EHF病毒分型主要为汉坦病毒(HV)Ⅱ型即汉城病毒(SEOV)。结论福田区EHF符合家鼠型传播特点,褐家鼠是区内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加强对于EHF防治的健康教育、重视环境和食品卫生、加强对EHF的疾病监测、科学灭鼠防鼠、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EHF疫情、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1.根据目前的IFAT方法检测我国22省、市、自治区临床上诊断为EHF的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我们认为我国各地所发生的EHF可能是由具有共同抗原性的EHF病毒感染所致。
2.不同地区不同种自然感染EHF病毒的鼠肺抗原片,应用IFAT方法,可以用于EHF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3.EHF疫区健康人群中存在EHF病毒隐性感染。其阳性率为3.23%。  相似文献   

14.
15.
双塔区自1999年确诊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以来,疫情连年不断,为了描述本地区发病水平,找出发病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现将双塔区1999-2004年HFRS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长安区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趋势,提出其控制措施。[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资料,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8年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年发病率均在20/10万以上。发病高峰为5-7月小高峰(24.2%)和10-12月的大高峰(62.6%)。性别以男性为主,年龄以15-60岁为主(88.9%)。职业以农民为主(69.9%)。鼠类调查野外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室内为褐家鼠,带毒率分别为20.0%(5/25)和1.8%(2/114)。该地区为混合型疫源地,流行仍以野鼠型为主,尽管褐家鼠带毒,但对该疫区的流行趋势影响不大。[结论]长安区EHF为典型的野鼠型流行特征,一般为3-5年为一个流行高峰。自然因素、农业作业模式改变、生态环境改变、疫苗接种及综合防治措施等对发病与流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淄博市博山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淄博市博山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合计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156例,年均发病率为5.62/10万。年均发病率(/10万),2005~2010年分别为13.72、6.46、5.61、3.67、2.38、1.74(P<0.01);男性为8.10,女性为3.15(P<0.01);农村为5.84,城区为4.92(P>0.05)。156例病人中,40~49岁占35.26%;农民占55.77%,工人占17.31%;10~12、5~7月为发病高峰,分别占39.10%、27.56%。[结论]淄博市博山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1992-2006年泰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1992-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点及规律,为制定泰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2-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宿主动物带病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2-2006年全市共发病9 67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80/10万,死亡25例,病死率0.26%.发病呈明显季节性高发,表现为双峰型,春季高峰高于冬季高峰;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19岁的学生发病有所上升.发病性别男女之比为2.03∶ 1,发病地区分布于所辖6县(市、区).鼠种构成复杂,室内以褐家鼠、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结论 泰安市为混合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褐家鼠是本病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2006-2008年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张倩文  袁玉  历丹  安庆玉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80-2581
猩红热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冬春季高发,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传染性较强。近年来辽宁省的发病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为了解其在大连市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我们对大连市2006—2008年报告的猩红热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