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截肢给病人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打击,让病人十分痛苦,难以接受。截肢病人预后状况很大程度取决于护理人员从精神、生理及体能上如何对其进行护理,因此做好截肢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从2001年5月-2001年12月,我科共收治肢体碾轧而截肢病人5例。截肢病人不仅身体残疾,而且心理上也发生残疾。表现焦虑、恐惧、悲哀、孤独、绝望、沉默无言、无能为力、不合作、自尊紊乱。更有甚者表现为变态心理。为帮助病人早日恢复,我们设计了心理护理和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下肢截肢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一生中有5%~15%的病人面临下肢截肢的危险。在美国,每年大约有55000~60000糖尿病病人下肢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70%,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15~17倍。下肢截肢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然而至少50%的下肢截肢是可以预防的。及早识别危险因素、找出高危人群并加强糖尿病教育和足部护理是预防下肢截肢的关键。1 糖尿病下肢截肢的流行病学糖尿病下肢截肢率有明显的种族差异。亚洲人下肢截肢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在日本(1994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率为0…  相似文献   

4.
病人肢体受到严重创伤、粉碎性骨折或主要血管受损,不能保持血运,又不能作断肢再植者以及肢体发生严重感染或患恶性肿瘤的病人等均需行截肢手术。截肢后的病人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显著的变化。因此,做好这类病人截肢前后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 病人的主要心理特点肢体严重损伤或病变行截肢手术的病人,其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病人不仅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还可能因肢体残疾造成心理超负荷压力,从而失去生活信心,甚  相似文献   

5.
王雪慧  刘芳 《职业与健康》2004,20(3):147-148
截肢是肢体骨骼、肌肉与软组织广泛损伤无法修复或有严重无法控制的感染危及生命时,经骨或关节将肢体截除的外科手段[1].给病人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打击,让病人十分痛苦,难以接受.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我科2000年3月~2002年10月收治了3例延期截肢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病人往往因血管、神经病变而造成足部供血不足感觉障碍或合并感染,是一种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病人往往因疏于双足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最终不得不把部分或整个下肢截肢,甚至发生生命危险。为了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存质量,减少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做好足的预防及护理显得极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患上糖尿病足,将给病人经济上带来巨大负担,身心上造成极大痛苦,甚至因此而截肢,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增强患者时糖尿病足的认识和对足部的保护意识,加大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足部护理教育指导的力度,早期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肢骨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由于手术的创伤 ,截肢后残端的疼痛较为常见 ,但在几天内多能消失。大多数病人因为手术已除去病灶 ,心情愉快 ,能自觉配合恢复期的治疗及护理 ,如期康复。少数病人在截肢后一段时间内 ,有患肢仍然存在的幻觉 ,由于肿瘤侵袭压迫附近组织造成剧烈的疼痛 ,对皮层中枢的刺激形成兴奋灶 ,术后未能一时消失 ,因而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幻痛情况出现 ,部分病人可能持续数月(一般 3~ 6月 )。因此 ,截肢病人若术后幻痛 ,心理护理更为重要 ,1996年元月~ 1999年 12月 ,行截肢术 18例 ,其中有 3例幻痛明显 ,1例表现尤为突…  相似文献   

9.
截肢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性手术.术后肢体的残缺、生活能力的下降,会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而截肢年龄的不同导致患者思想顾虑大不相同,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悲观、焦虑、失望的感觉,甚至有可能出现厌世轻生等不良心态,导致疾病恢复缓慢.所以要消除病人的不良心态,护理人员不但要为病人全面、细致的护理,更要根据病人年龄做一些针对性的护理,使病人能主动配合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消除心理顾虑,避免术后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严重外伤导致气性坏疽伴下肢截肢患者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几年医院收治的气性坏疽伴下肢截肢患者的处理,护理方法及隔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例气性坏疽伴下肢截肢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创面愈合良好,能理性对待截肢事实。结论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临床救治疗效。  相似文献   

11.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8~2009年42例57指断指再植的护理体会。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指体血运的密切观察,本组成活53指,成活率92.98%。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正确的、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术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一体化综合的康复功能训练有助于再植指的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原则.方法 总结2007年11 月至2008年11 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脑外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4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完全缓解,14例症状好转,无一例患者因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死亡或截肢.结论 对于脑外伤患者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专业的护理并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积极配合医生能提高治愈率,有效预防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重睑手术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2侧重睑受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心理护理组,对心理护理组受术者术前进行心理评估,确认不同的心理类型,对不同的心理类型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SCL-90量表分别在手术前及术后8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睑受术者术前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国内健康人群常模(P〈0.05);心理护理组术后8周SCL-90多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睑受术者存在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促进受术者的身心健康,使受术者对重睑术有正确的评价,提高对手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重睑手术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睑受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心理护理组,对心理护理组受术者术前进行心理评估,确认不同的心理类型,对不同的心理类型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SCL-90量表分别在手术前及术后8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睑受术者术前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国内健康人群常模(P<0.05);心理护理组术后8周SCL-90多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睑受术者存在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促进受术者的身心健康,使受术者对重睑术有正确的评价,提高对手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不良心理的效果.方法:用内镜中心设计的问卷表对1500例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数据计算目标是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60例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分组研究,常规组(n=30)开展一般护理干预,心理组(n=30)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心理组与常规组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情况。结果心理组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治疗后临床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常规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中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状态,探讨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评定出50例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焦虑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他们进行干预式心理护理。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比较,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发生率较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干预式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病人抑郁、焦虑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挑选2012年4月-2012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于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80例,对其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综合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护理有效性评估。结果于护理干预前,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评分为(58.32±9.02)分,抑郁评分为(55.63±8.10)分,干预后依次为(51.55±5.68)分、(48.62±6.72)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社会活动、体能、心理健康、精神影响、社会活动、精力、体能影响等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手术期患者的负面心理,提升其治疗信心与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癔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35例癔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癔症健康知识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精神症状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心理护理后癔症患者对临床症状、疾病种类、病因、预后、人际沟通、寻求支持了解情况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而对复发征兆、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情况与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患者SCL-90、S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癔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