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腋静脉穿刺置人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对早产儿采用腋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分析总结操作注意事项及护理。结果腋静脉穿刺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其它静脉,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腋静脉置管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给药途径,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芮  陈月华 《吉林医学》2010,31(15):2311-2311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将136例患儿随机分为腋静脉组66例,外周静脉组70例,对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导管脱出、保留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留置针1次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导管脱出、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腋静脉留置针为早产儿进行输液时方法简单、安全,可在新生儿科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陈璐  张丽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540-1540,1622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住院的100例应用静脉营养液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腋静脉穿刺输入静脉营养液,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头皮静脉及四肢浅静脉穿刺输入静脉营养液.比较两组在保留成功率,发生渗漏、堵管、脱管、静脉炎的例数,保留时间及每次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保留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渗漏、堵管、脱管、静脉炎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保留天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平均每次穿刺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营养液输注中保留成功率高,能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与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及外周静脉置管相比,具有安全、易操作、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腋静脉穿刺置管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出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穿刺置管法,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穿刺输液即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法。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在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留置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腋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及经济实惠等优点,并能减少感染概率及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早产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四肢或头皮静脉置留置针。结果:试验组的静脉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导管脱出和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经济方便的优点,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使低体重儿及危重症新生儿在救治过程中得到迅速、快捷的补液及给药.方法 对72例低体重儿及危重症新生儿采用腋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结果 腋静脉穿刺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头皮、四肢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低体重儿及危重症新生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和输液局部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腋静脉置留置针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双侧腋静脉交替置留置针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8月-2008年8月收入我科的28~31周的早产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采用双侧腋静脉置留置针输液;对照组100例,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置留置针输液。两组对比时间21d。比较两组每颗留置针平均使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所用留置针数量。结果:实验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用留置针数量少。结论:双侧腋静脉交替置留置针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费用低,不失为一经济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采用双腋静脉交替穿刺留置针输液,对照组70例采用头皮及四肢周围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留置针平均使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留置针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腋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明显减少,减轻了患儿痛苦及护士工作量,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进行总结,随机记录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历数.结果 早产儿腋静脉穿刺80例,一次性穿刺成功为7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具有易掌握、经济、安全性高的优点,不需添加特殊设备,适合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推广应用,是早产儿输液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进行总结,随机记录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历数.结果 早产儿腋静脉穿刺80例,一次性穿刺成功为7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具有易掌握、经济、安全性高的优点,不需添加特殊设备,适合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科推广应用,是早产儿输液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少群  吕梅英  杨燕飞 《吉林医学》2010,31(22):3787-3788
目的:探讨早产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留置针置于患儿腋下静脉,对照组留置针置于患儿四肢静脉,比较两个部位留置时间的长短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的效果好于四肢静脉留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不同部位外周静脉留置留置针的优缺点。方法将406例孕32~35w早产儿按不同外周静脉部位分为两组,四肢静脉组203例,腋静脉组203例,分别观察两组不同部位静脉留置留置针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腋静脉留置留置针后局部出现肿胀、渗液、静脉炎等均比四肢静脉少,留置时间更长。结论需要外周静脉营养的早产儿可以选择腋静脉留置留置针,这样可以减少穿刺频率和对患儿的不良刺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 3月至 2016年3月进行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选择腋静脉穿刺留置,对照选择头皮静脉或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渗透、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节省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减少了新生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新生儿应用腋静脉置留置针明显优于头皮或四肢静脉置留置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最佳外周静脉留置针部位。方法将162例CCU患者随机分成上肢静脉组和颈外静脉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留置时间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穿刺失败次数。结果颈外静脉穿刺时间短,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两组达统计学差异(P<0.05)。静脉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外静脉为CCU患者最佳留置针部位,尤其对合并休克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两种静脉置管术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输液,比较两组穿刺禁忌证、一次置管成功率、完成穿刺所需时间、输液效果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5.0%、57.0%)、完成置管所需时间[分别为(6±10)、(36±13)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穿刺禁忌证占12.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57%,观察组无穿刺禁忌证,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穿刺禁忌证和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能监测中心静脉压,对照组可监测中心静脉压。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无穿刺禁忌证限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条适用范围广、安全的输液通道;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完成穿刺所需时间短,能较迅速地建立静脉通道,为快速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不同穿刺部位置入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PICC指征的9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穿刺置入PICC,观察组经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其余护理方法相同.比较2组的穿刺时间、送管时间、导管尖端正位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时间(1229.16±209.63)s,送管时间(51.35±126.38)s,导管尖端正位率86.67%,留置时间(24.16±11.81)d,PICC堵管7例,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12.00%,脱管1例;对照组的穿刺时间(1447.31±426.70)s,送管时间(95.71±115.41)s,导管尖端正位率86.67%,留置时间(23.76±15.41)d,静脉炎3例,PICC堵管8例,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21.74%.观察组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2组送管时间、导管尖端正位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除肘部静脉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腋静脉作为PICC穿刺部位.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应用效果.方法 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新生儿180例,随机选择9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四肢静脉穿刺输液.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落、静脉炎、药物外渗、留置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留置针穿刺输液过程中,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防止留置针脱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及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并且可以延长留置时间.该穿刺操作简便易行、易学、无需特殊的设施设备,经济实用,纸胶布,适宜在新生儿病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8例非肿瘤患者,但需用静脉内营养,选用CVC管经锁骨下静脉插管到上腔静脉以进行围术期输液及静脉内营养。结果:116例一次性右锁骨下静脉插管成功,3例首次插管失败改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后成功,1例左右锁骨下穿刺失败,为鼻咽癌患者,因头颈部多次电疗组织粘连所致,后改用股静脉穿刺输液。留管时间为7~22 d,有2例患者置管后分别在第7天及第9天出现发热,为鉴别发热原因,拔除中心静脉置管,剪下管端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无菌生长。结论: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可达到中心静脉输液的目的,置管患者痛苦小、安全、方便,留管时间长,用途广泛,对大量输液及静脉内营养、抢救患者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为临床急救的静脉输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抽取30例为PICC组,70例为浅静脉穿刺对照组,比较两组静脉输液日均补液治疗时间(h/d)、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急救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日平均补液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PICC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4%,明显高于PICC组(P〈0.05);PICC组患者对静脉营养和血液制品方面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急救药物用药及时性及连续性方面比较,PICC组抢救次数为20人次,平均抢救及时用药时间为2.50±0.83min,对照组抢救次数为27人次,平均抢救及时用药时间为6.19±1.27min,PICC组用药及时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ICC置管能够有效降低穿刺次数,保证补液治疗的连续性,提高特殊药物的使用安全性,有效降低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保证抢救时用药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保护化疗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及渗漏带来的不良后果。方法:在导管室将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送入上腔静脉,再将导管经皮下隧道与皮袋内的注射袋连接后将整个装置植入皮下。结果:留置输液港15例,均在使用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终身留置,维护间隔时间长,不需使用抗凝剂封管,护理方便,感染率低,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