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合措施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常伴有血糖升高,我们对81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血糖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预后评分(GOS)和用综合措施治疗高血糖反应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2.
3.
我科 1995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134例 ,其中 114例出现高血糖症 ,发生率 85 .1%。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高血糖症的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4例中男 94例 ,女 2 0例 ,年龄 2~ 70岁 ,平均 39岁。均为外伤性颅脑损伤 ,Glasgow评分为 6~ 8分6 4例 ,3~ 5分 5 0例。全部病例均行头颅 CT检查 ,其中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 75例 ,脑挫裂伤 2 7例 ,颅内血肿 12例。伤后至入院时间最短 2 0 min,最长为 7d,平均 8.6 h。伤前有糖尿病 4例 ,占 3.5 % ,平时血糖控制在 8mmol/L 以下。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和20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临床主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和感染)的发生和病死率等方面探讨血糖升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时,血糖升高时主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感染)发生率为31.2%和33.6%,病死率为11.2%;血糖正常时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2.6%和21.3%,病死率为4.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的高低可作为判断患者主要并发症和预后的简便指标,控制血糖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对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在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我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8例,除了是否应用胰岛素治疗外,其它治疗措施、原则相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组良好36(67.9%),差11(20.8%)。死亡6(11.3%),对照组良好25(43.9%),差26(45.6%),死亡6(10.5%)。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组良好3(15.0%),差7(35.0%),死亡10(50.0%);对照组良好2(11.1%),差6(33.3%),死亡10(55.6%)。重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提高(P〈0.05),特重型组无差异。结论胰岛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提高良好率,降低致残率,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中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47例。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993年至1999年共收治急重型颅脑损伤347例,其中病人恢复良好199例(占57.35%),中残36例(占10.37%),重残18例(占5.19%),死亡94例(占27.09%)。结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47例,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993年至1999年共收治急重型颅脑损伤347例,其中病人恢复良好199例(占57.35%),中残36例(占10.37%),重残18例(占5.19%),死亡94例(占27.09%).结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保守治疗过程,探讨救治方法。方法回顾2003-2007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保守治疗病例30例,分析治疗方案和结果。结果30例患者通过治疗,28例恢复良好并正常出院(伴不同程度记忆力减退和头痛),2例死亡。结论患者在治疗中会出现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烦躁、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医师要综合考虑问题,积极处理,才能得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吴虹  蔡俊杰  方升 《四川医学》2014,(2):183-185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23)及常温治疗组(n=23).亚低温组接受体温控制在32℃~35℃的亚低温治疗,常温治疗组除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与亚低温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伤后ICP显著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应激性溃疡、肝肾功能异常和外伤性癫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预后显著优于常温治疗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高颅压,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血糖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兰 《疑难病杂志》2007,6(11):662-66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45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2组,检测其损伤后24h内的血糖值,并追踪观察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结果糖尿病组(n=20)与非糖尿病组(n=25)患者损伤后的血糖分别为(11.2±2.5)mmol/L和(9.0±1.7)mmol/L,明显高于正常值(6.1mmol/L),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患者血糖升高明显(P<0.05),病死率分别为40.0%和28.0%,恢复良好率分别为20.0%和36.0%(P均<0.05)。结论高血糖对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血糖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告45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45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45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13.3%),中残6例(13.3%),重残10例(22.2%),植物生存3例(6.7%),死亡20例(44.4%)。结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应强调及时和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以降低其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随机分为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均进行GCS评分、颅内压(ICP)测定、头部CT、ECT、TCD检查。结果利多卡因治疗3~5d后即出现颅内压降低、挫伤脑组织血流供应改善、脑水肿减轻,GCS评分在治疗7d、14d后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重度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程度,利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8例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的观察组,以及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体温、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控制情况以及脑组织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平均体温未见明显差异,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不仅平均体温、体温控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而且肺部感染控制有效率为69.23%、消化性溃疡控制显效率为43.59%,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TCD检查中的P1、RI、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可有效控制体温,提高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治愈率,而且可有效改善脑组织微循环障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2月~2009年2月,我院共收治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受伤到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两组,A组47例:伤后12 h内行气管切开术;B组43例:伤后12 h后行气管切开术。结果:A组治愈25人,中残11人,重残5人,死亡6人,病死率为12.7%;B组治愈16人,中残10人,重残7人,死亡10人,病死率为23.2%。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症颅脑损伤的重要环节,保持呼吸道通畅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治愈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湖南株洲地区近10年来严重颅脑损伤病人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5年12月株洲地区严重颅脑损伤资料完整的病例2846例。分析其性别、年龄、受伤机制、诊断方法、就诊和死亡时间、脑疝形成及其时间、治疗方式、治疗结果,并提出影响预后指标。结果交通事故伤为主要类型;严重颅脑损伤的高危年龄16~48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81.3%病人通过头颅CT确诊;伤后2h是病人就诊的高峰期,也是死亡的高峰期;死亡率12.89%。结论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和监护措施,提高黄金时间内的急救效应,实施规范化救治,重视影响预后的因素,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郭向阳  朱志刚 《中原医刊》2007,34(11):28-29
目的研究短期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泵CSII组(68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68例),观察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剂量和低血糖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都明显下降,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MSⅡ组,低血糖发生的次数更少。结论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控制血糖更为迅速、理想,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吉其舰 《铁道医学》2014,(10):1169-1172
目的:探讨颈内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值(Sa-jvo2)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撤机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34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GCS 3~8分)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验组和对照组。经验组拔管指征为术后常规处理后循环、内环境稳定,手触骨窗压力不高,经气管插管吸痰呛咳白卡片法阳性,T管行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后半小时后复查血气分析无异常,予拔除气管插管。对照组在经验拔管指征符合后监测Sa-jvo2,若Sa-jvo2〈25%,暂不予脱机拔管,给予镇痛镇静加强气道管理,继续予机械通气支持,必要时予加强脑脱水、保证脑灌注压等处理,直至Sa-jvo2≥25%再予以脱机拔管。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两周后患者GCS评分及1个月后GOS预后评分。结果:对照组脱机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经验组,经验组的再插管率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经验组之间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周后GCS评分,对照组高于经验组,1个月后GOS评分对照组高于经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经验拔管的基础上,把Sa-jvo2作为撤机的预测指标能够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撤机成功率,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0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66例,非手术治疗38例。采取规范化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症。结果死亡24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中残17例,恢复良好57例。死亡率(包括植物生存)23%。结论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加强监测,重视合并症的防治,是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至2007年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GOS评分3分~8分104例,治疗效果满意,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至2 a,根据GOS标准进行评估,恢复良好5例(7.94%);中残7例(11.11%);重残14例(22.22%);植物生存1例(1.59%);死亡36例(57.14%)。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防治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插管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跃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50-51,5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插管的时机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早期气管插管,给予间歇正压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10~15 cmH2O(1 cmH2O=0.098 kPa),潮气量10~12 mL.kg-1,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BR)、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aO2、PaCO2、HR、BR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气管插管能够更好地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缺氧症状,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