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2016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妊娠晚期子痫前期患者18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子痫前期相关诊断标准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82 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98 例,另选取同期就诊的无合并症的妊娠晚期孕妇80 例为对照组。收集3组孕妇年龄、产次、孕周、民族、收缩压等资料。检测3组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比较3组孕妇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年龄、年龄分级、产次、孕周、孕周分期、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收缩压、凝血功能指标(PT、APTT、INR、FIB)、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APTT、PLT、MPV、PDW、PCT是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APTT、PLT、MPV、PDW、PCT是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常妊娠与重度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正常妊娠妇女早、中、晚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变化,了解正常妊娠期凝血系统变化规律,并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指标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门诊选取妇女,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共150例.正常非孕妇女50 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各检测1次;正常孕妇50例,分别于妊娠10~14周、20~24周、30~34周检测.结果 ①PLT:妊娠期PLT总体呈下降趋势,至妊娠晚期PLT明显减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LT又有显著减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当PLT≤110×109孕产妇并发症显著增加、围生儿预后较差.②MPV:妊娠早、中期MPV减小,至妊娠晚期MPV反相增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MPV增大显著.③D-D:妊娠期D-D值明显升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D-D值升高显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并发症、产后出血发病率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当D-二聚体>600μg/L时孕产妇并发症较多、围生儿预后较差.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液呈现病理性高凝状态,PLT的显著下降、D-D的明显升高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孕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大血小板比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ZA7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40例正常孕妇,9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包括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LT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MPV、PDW、P-LCR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MPV、PDW、P-LCR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合并症组PLT低于非合并症组(P〈0.05),PDW、MPV、P-LCR高于非合并症组(P〉0.05)。P-LCR与PDW、MPV相关;P-LCR与PLT相关(P〈0.05)。结论:监测孕妇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程度,可有望作为监测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任丹玉  王永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2):2698-2704
背景 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用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最佳截断值可以筛查子痫前期,但目前对测试结果的解释常常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分娩的3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包括健康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4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8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131例。比较四组孕妇一般临床资料、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PLT/MPV)〕。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四组孕妇间分娩孕周、孕前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新生儿体质量、凝血功能指标(PT、APTT、INR、FIB)、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PLT/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TT、MPV、PDW对子痫前期有辅助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0.63、0.66,P<0.05〕;APTT对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有辅助诊断价值(AUC=0.67,P<0.05);联合检测PT、APTT、INR、FIB、PLT、MPV、PDW、PCT、PLT/MPV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较高(AUC分别为0.78、0.75,P<0.05)。结论 APTT、MPV、PDW对子痫前期有辅助诊断价值,APTT对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有辅助诊断价值,联合APTT和其他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的参数变化,了解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的状态。方法选取41例子痫前期患者,41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41例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日本Sysmex Corporation公司的CS-5100凝血分析系统与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子痫前期患者PT、APTT值较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非孕妇女明显减低(P〈0.05),PT-H、FIB、D-D值明显升高(P〈0.05),TT值在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减少(P〈0.05),PCT,MPV,PDW均增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有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消耗,妊娠期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对子痫前期的病情检测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364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82例轻度患者作为A组、282例重度患者作为B组,26例子痫患者作为C组,同时选取98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作为D组。检测并比较四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PLT均比低于正常妊娠孕妇,且随病情逐渐加重,数值逐渐下降(P〈0.05),而PDW、MPV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且随病情逐渐加重,数值逐渐升高(P〈0.05)。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PT、APTT较正常妊娠孕妇明显缩短,FIB明显增加,且随病情加重,差异逐渐增大(P〈O.05);INR与正常妊娠孕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4例病情严重者APTT、PT显著延长,FIB减少。结论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可进一步了解凝血功能,对于防止血栓和子痫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西藏高原地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以及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患者123例。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患者3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患者85例,同期正常妊娠组120例,对比分析各组间的临床检测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血小板(PLT)计数明显降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较晚发型疾病组相比,PLT计数明显降低,MPV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降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较晚发型疾病组相比,PT、APTT均降低,FIB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高原地区孕妇血小板和凝血指标的异常参与了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并可反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更加严重。临床医师应重视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期能进一步改善西藏高原地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母儿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凝血相关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96例正常晚孕组和1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Ⅲ(AT-Ⅲ)以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晚孕组比较:TT、APTT、AT-Ⅲ、PLT、PCT下降(P<0.01),FBG、MPV、PDW,P-LCR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痛前期组及子痫组比较:AT-Ⅲ、PLT依次降低(P<0.05或P<0.01),FBG、MPV、PDW含量逐渐升高(P<0.05或P<0.01).③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比较:TT、AT-Ⅲ、PLT下降(P<0.05或P<0.01);FBG、MPV升高(P<0.05或P<0.01).结论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比正常孕妇更具有血栓形成倾向.②早发型子痫前期比晚发型更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凝血-纤维活性与血小板指标变化的关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2例先兆子痫患者(先兆子痫组又分轻、重度先兆子痫组)、54例妊娠妇女(妊娠组)以及37例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凝血-纤维活性和血小板的相关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重度先兆子痫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抗凝血酶Ⅲ(AT-Ⅲ)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凝血酶时间(TT)与轻度先兆子痫组和妊娠组相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先兆子痫血小板计数(PLT)较妊娠组及非妊娠组明显减少(P〈0.01),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体积(MPV)增高(P〈0.01)。重度先兆子痫PLT、PDW与轻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先兆子痫组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先兆子痫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指标远远超过妊娠妇女及非妊娠妇女,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纤维活性平衡失调,失调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情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纤维连接蛋白(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水平,以探讨血小板活化对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生化分析仪、ELISA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未孕妇女、正常孕晚期、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血浆FN、v WF及全血中GPIb水平。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FN、v WF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未孕组、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GPIb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未孕组、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FN、v WF、GPIb急剧改变,提示体内存在血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粘附聚集,进而提示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正常妊娠与子痫前期间的相关性,及MPV在子痫前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轻度子痫前期34例、重度子痫前期57例及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4名(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比较NLR、PLR、RDW-C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MPV。结果对照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MPV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PDW、MPV水平与子痫前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之间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PV水平无差异。MPV=10.35时诊断子痫前期的敏感度为68.5%,特异度为87.0%。结论MPV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诊断子痫前期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发病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妊娠高血压的分类标准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5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23例,择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凝血功能及其与发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逐渐升高状态,而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呈逐渐降低状态(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较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逐渐减少状态(P<0.05)。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程度与MPV、PDW、FI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02、0.514和0.474,P<0.05),而与APTT、PT呈负相关关系(r=-0.589和-0.678,P<0.05),但与PLT无相关性(r=-0.162,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程度与MPV、PDW、FI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APTT、PT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临床通过检测妊娠期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而可辅助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患者血清中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aPS/PT)效价与其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从2020年10月~2021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PE及重度PE患者各50例,同时选取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检测各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同时用ELISA法检测各组aPS/PT-IgG、aPS/PT-IgM的效价,分析aPS/PT效价与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PE组aPS/PT-IgG及aPS/PT-IgM效价、MPV、PDW、PCT、FIB、D-D均较PE组及对照组升高(P<0.05),而PLT、PT、APTT、TT低于其他两组(P<0.05);PE组MPV、PDW、PCT、FIB、D-D高于对照组(P<0.05),但PLT、PT、APTT、TT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子痫前期患者130例,按照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59例和重度组71例,另选取同期就诊无合并症的妊娠晚期孕妇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观察三组孕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等血小板参数。结果:对照组、轻度组PDW、MPV、PLT、PCT水平与重度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DW、MPV、PLT水平与轻度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重度组D-D、FIB、PT、APT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的D-D、FIB、APTT水平与重度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晚期妊娠相比,妊娠晚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及血小板活化现象,故妊娠期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对预防子痫及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在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HFRS患者53例和正常对照组30名,采用F-8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PLT、MPV、PDW,并用统计学方法(t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HFRS患者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PLT、MPV、PDW在辅助诊断HFRS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血小板参数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0-01~2015-11的153例初治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以139例活检结果为正常子宫内膜的妇科患者为对照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积(PCT)在EC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EC患者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中Ⅲ期及Ⅳ期患者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均较Ⅰ期及Ⅱ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组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组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浸润深度<1/2组高(P<0.05)。CA125增高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CA125水平正常组高,(P<0.05)。EC患者术后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比术前低(P<0.05)。结论血小板数量增多及功能活化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可协助子宫内膜癌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子痫前期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20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子轻组)101例,重度子痫前期(子重组)101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正常孕妇95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妇女的一般情况、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PTL明显降低,MPV、PDW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疾病的加重PTL明显降低,MPV、PDW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PT、TT、APTT均明显降低,Fg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值随着疾病的加重依次递减,Fg值随着疾病的加重依次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且子痫程度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在临床上可通过加强对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正确选择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364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82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A组和282例重度患者作为B组,26例子痫患者作为C组,同时选取98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作为D组。检测并比较四组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PLT均比正常妊娠孕妇降低,且随着病情逐渐加重,PLT数值逐渐下降(P0.05)。而PDW、MPV均较正常妊娠孕妇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数值逐渐升高(P0.05)。子病前期及子痫患者的PT,APTT较正常妊娠孕妇明显缩短,而FIB明显增加,且随着病情加重,差异逐渐增大(P0.05);而INR与正常妊娠孕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4例病情严重患者APTT、PT显著延长,FIB减少。结论: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可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防止血栓和子痫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探讨了解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变化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应用贝克曼·库尔特血球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46例血液标本血小板(PLT)数量、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肝硬化患者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LT、MPV、PCT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LT、MPV与PCT呈正相关,PLT、MPV与PDW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测定,对评估其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极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韦献琼  王克 《广西医学》2009,31(8):1147-1148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定期产前检查、终止妊娠的时机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75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组53例、子痫组22例(11例产前子痫,5例产时子痫和6例产后子痫).结果 子痫抽搐控制后2 h终止妊娠14例(占产前产时子痫87.5%),产后出血11例(14.6%).新生儿窒息25例(33.3%),早产儿20例(25.0%),围产儿死亡5例(6.3%).剖宫产57例(76.0%).结论 定期产前检查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及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有积极作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处理在对孕产妇积极解痉等综合治疗后,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