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卢冬青  吴曼祯 《广东医学》2006,27(1):112-113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产科急性DI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7例,治愈率为89.5%,死亡2例,其中1例为妊娠合并重症肝炎,1例为重度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致肾功能衰竭。结论熟悉产科急性DIC的早期临床表现,做到早诊断,提高对产科急性DIC的原发病及易发因素的警惕性,及时去除病因,选择合理使用肝素是抢救产科急性DIC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对24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产科DIC的发病率为0.78‰,其中初产妇为0.81‰,经产妇为0.53‰,引起产科DIC的主要病因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和死胎。主要诱因有宫缩过强和剖宫产。动态观察阴道流血性质,可作为血液学指标检出前诊断产科DIC的辅助指标,对产科DIC者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同时,配合小剂量肝素或硫酸鱼精蛋白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对24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产科DIC的发病率为0.78‰,其中初产妇为0.81‰,经产妇为0.53‰.引起产科DIC的主要病因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例)、胎盘早剥(4例)和死胎(2例)。主要诱因有宫缩过强(7例)和剖宫产(7例)。动态观察阴道流血性质,可作为血液学指标检出前诊断产科DIC的辅助指标。对产科DIC者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同时,配合小剂量肝素或硫酸鱼精蛋白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诱发因素很多,以产科并发症引起尤为常见。产科DIC常发病急骤,母婴死亡率相当高。本研究对我科10年间收治的26例产科DIC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及把握时机、正确治疗、抢救的方法。方法: 对36例产科诱发的DIC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抗休克,补充血容量,适当使用肝素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输入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及抗纤溶药物,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止血。结果: 36例中24例抢救成功,治愈率66.67%。结论: 早期正确诊断,去除病因,阻断促凝物质继续进入母血循环,积极对症处理,尽快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10例中9例行手术,4例予切除子宫,其余经药物保守或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结扎子宫动脉保留子宫;10例均予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输代浆血,新鲜血浆。均治愈出院。结论 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去除病因是关键,确诊DIC应早期补充凝血因子,要重视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同时积极纠正休克,治疗多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发生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7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胛、APTr、F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2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盯、APITr、F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T、APTr、F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能缩短PT、APTr,降低Fg含量,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卢庆 《广西医学》2008,30(2):26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广大孕产妇的生命。我院产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0月诊治DIC24例,现对产科DIC的发病特点和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5 35例DIC患者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22例抢救成功,13例患者死亡。不同原发病的患者发生DIC的临床表现不同。结论处理原发病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DI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子标志物早期诊断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意义.方法将172个检测对象分为正常非孕组、早孕组、中孕组、晚孕早期组、足月组及DIC组,分别测定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计数、纤维蛋白原(Pbg)、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各组间P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与其他五组比较,PLT计数明显降低(P<001);非孕组Fbg与各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孕组与中、晚孕及DI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TAT和D-dimer含量随孕周增加而显著升高,DIC组升高尤为明显,其中早、中孕组,中、晚孕组及晚孕与DI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止凝血分子标志物TAT和D-dimer较常规检测项目PT,PLT和Fbg等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中更有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产科DIC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临床实验室常用凝血指标用于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诊断的性能,为产科DIC诊断提供合理的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纳入病例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含量、抗凝血酶11I(antithrombin-Ⅲ,AT-Ⅲ)活性等指标,评价这些临床常用凝血指标对产科DIC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寻找各凝血指标用于产科DIC诊断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在纳入的230例患者中,根据本院DIC诊断标准,经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资料综合分析,64例最终被诊断并发DI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界值分别为:AT-Ⅲ活性≤75%,FDP≥8.9/2g/ml,FIB≤3.35g/L,D-D〉350μg/L,PLT≤124×10^9/L,PT〉10.8s,与本院现用的诊断界值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d0.001。将各凝血指标两两分析结果显示:AT_Ⅲ活性与其它凝血指标比较,P值均〈0.05;所有凝血指标与PT比较,P值均〈0.901。结论AT-Ⅲ对产科DIC的判断性能最佳,PT测定诊断性能最差。本院现用DIC诊断标准并不完全适合于产科DIC的诊断;本研究初步寻找出各凝血指标适合于产科这一特殊人群的DIC诊断界值,但还需要进一步作前瞻性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苍山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6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抢救成功,死亡4例,其中重度妊高征伴胎盘早剥2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消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进行血液替代治疗是保障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产科、妊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作为一种综合征 ,是潜在疾病发展恶化的中间机制 ,尚不作为独立的临床实体。作者重点对羊水栓塞和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 (HELLP)综合征的起因和病理生理学、产科DIC的临床和实验诊断标准以及治疗原则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出现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例,分析DIC发生率以及诱发DIC的因素。方法: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统计收治的本院神经外科与武警广东总队医院重型颅脑损伤1565例患者,按DIC诊断标准筛选出其中出现DIC的病例。采用Logistic回顾性分析DIC发生率、影响DIC发生的因素。结果:本组重型颅脑损伤1565例,其中,手术1012例,保守治疗553例。总病例中.出现DIC例数19例,其DIC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发生率为12.14‰,相关因素有复合伤,手术,感染,休克,止血剂的使用,肝功能异常以及凝血和抗凝血指标异常。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出现DIC死亡率极高,达63.2%,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对DIC诱因的充分认识,有利早期发现,及时阻断,减少DIC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低剂量内毒素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低剂量内毒素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观察凝血、纤溶变化及肝素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 12只雄性新西兰兔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内毒素组和内毒素加肝素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内毒素10 μg/kg由颈内静脉注入,其中肝素组在注入内毒素同时加用肝素100 U/kg抗凝治疗.以实验前样本作自身对照,实验后1、2、3、6 h分别采取静脉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D-二聚体含量测定、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变化以及肺、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内毒素组PT、aPTT、TT均延长,Fib含量降低,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加,TEG示凝血因子消耗、血小板减少,肺、肾内有微血栓形成;肝素组凝血象变化不明显,D-二聚体含量有增加,TEG示轻微低凝状态,肺、肾内未见微血栓形成.结论 低剂量内毒素能诱导兔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且抗凝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陈宏  余元龙 《广州医药》2000,31(2):74-76
目的:探讨消化道癌术后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消化系癌术后继发DIC患者23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DIC中高凝血期9例,消耗性低凝血期9例,消耗性低凝血期12例,继发性纤溶亢进期2例。治愈6例,死亡17例。结论:消化系统癌继发DIC死亡率高,术后预防和早期(高凝期)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妇急性DIC的发生和死亡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7年至2002年间收治的产妇急性DIC3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DIC中,3例孕产妇出现3个以上器官衰竭,均死亡,病死率为7.9%;其余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2.1%。结论 DIC主要诱发因素为妊高征、产后出血以及胎盘因素,占84.2%。DIC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小剂量肝素的应用、预防全身重要器官功能损害是减少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早期及时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减少误诊及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近3年来各科疾病合并DIC100例的一般状况及其基础疾病、诊断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内科系统疾病DIC发生率最高,占82%,其中以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M3型白血病最易合并DIC,占22%;其次为实体瘤,占7%;再次为外科系统疾病,占6%;最后是神经系统疾病和妇科病,分别占4%和1%。常规治疗效果总治愈率为67%,死亡率为33.0%,脑出血是其主要死因。[结论]DIC的诊断除了目前应用的标准外,还要结合凝血因子和血液凝固调节蛋白的活性测定及血栓止血标志物来诊断。DIC一经确诊就要尽早治疗,早期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治疗关键是祛除原发病,肝素化治疗。晚期以纤溶为主、有严重出血倾向,方可抗纤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