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 1 3例卵巢支持 -间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1 1例 I期单侧卵巢肿瘤者行单侧附件切除术 ,2例 II期双侧肿瘤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 1 1例给予化疗 ,2例给予放疗。随访 1 2例 ,随访率为 92 .3% ,2例死亡 (1例合并妊娠 )。2例育龄妇女 ,手术后生育孩子。临床上手术为该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 ,年轻妇女尤其有生育要求者 ,行患侧附件切除 ,高龄及 II期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 ,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  相似文献   

2.
王晓红 《当代医学》2011,17(35):113-114
目的 探讨卵巢Sertoli-Ledig细胞瘤(SLCT)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以利于SLCT的准确诊断和生物学行为评价及指导治疗.方法 分析了 SLCT2例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7、39岁,发生部位右侧卵巢1例,左侧卵巢1例.其 中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术后化疗.另1例行全子宫加患侧附件切除术.经短期随访均健在.结论 临床上该瘤总的预后较好,手术为该肿瘤治疗的主 要方式,年轻患者或有生育要求者行保守性手术,高龄且中、低分化型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后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分型及其表现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就诊的63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已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卵巢相关病变.结果63例患者中,浆液性囊腺瘤22例,粘液性囊腺瘤35例,其他类型6例;30例行卵巢肿瘤标准术式(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5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28例行保守手术(卵巢囊肿剔除术10例,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18例);5年以上生存者29例,10年以上生存者15例,失访5例,4例复发,2例死亡.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早期多见,转移较晚,预后良好,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仍应保留其生育功能,术后需要长期的随访.分期、手术范围、肿瘤标志物高低是影响复发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3例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1例患者有闭经及高雄表现,1例闭经、盆腔肿物蒂扭转、下腹痛表现,1例仅B超提示盆腔肿物。3例患者中,病理分化程度:1例为中度分化及分化不良,1例为高分化,1例我院病理提示符合性索间质肿瘤,倾向于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低度恶性,后经中科院肿瘤医院会诊病理报告单:(卵巢)免疫组化结果首先提示性索间质肿瘤(瘤细胞巢大部分有挤压),形态较特殊且不典型,不能具体分类。3例患者均以手术治疗为主,2例已生育,患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例未生育患者仅行患侧卵巢肿物剥除术。经随访1.5-3年未见异常。结论: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肿瘤有无破裂来确定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5.
郑丽琴  赵霞 《农垦医学》2012,34(4):302-305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为Ⅰ期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单纯囊肿剔除,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5例行双侧附件切除,5例行全子宫+附件切除术.术后3例复发,复发率为13.64%.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良好,病变隐匿,术前不易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早期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仍有一定风险,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卵巢表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serous surface papillary borderline tumor, SSPBT)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19例SSPB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  结果  19例SSPBT患者中,年龄25~55岁,平均(36.3±10.8)岁;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或不孕检查时发现“盆腔包块”,部分患者有腹胀腹痛不适、阴道流血,或因手术时意外发现。有生育史患者9例,平均产次为(1.22±0.44)次,有生育要求患者11例。超声诊断卵巢肿瘤的检出率为88.24%,肿瘤最大径线平均值为(87±27.16)mm,多表现为中低、中等或混合回声。94.11%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43.75%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所有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在正常参考区间内。19例患者中双侧卵巢SSPBT占84.21%,典型者可见卵巢表面赘生物,多呈菜花样、乳头状、粟粒样等表现,部分患者卵巢表现为囊性增大或表面组织增生。8例患者经腹腔镜手术,11例患者经腹手术,11例为Ⅰc期,3例为Ⅲb期,5例为Ⅲc期;7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5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7例行肿瘤分期手术,有8例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其中铂类+紫杉醇类3例,铂类+多西他赛5例;14例患者随访至2014年11月,2例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复发,其中1例因复发2次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例术后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复发,2例成功生育,12例无复发。  结论  SSPBT是特殊的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多为双侧,患者多有生育要求,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保守性手术存在复发风险,无生育要求患者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或行全面的肿瘤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廖敏  王刚  韩玉斌  黄淑瑜  谢咏 《中外医疗》2009,28(21):16-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4月至2008年6月间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3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平均年龄44.2岁,其中10例行腹腔镜下患佣附件切除术,5例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佣附件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协助阴式全子宫及双倜附件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及患佣附件切除术,1例子宫已切除者行腹腔镜下双倜附件切除术,手术均胜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3.0±12.9)min,术中出血20-100mL,中住出血量45mL ;LTH及LAVH术后留置尿管48h,其余术后6h拔尿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0.9)d,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术后常规石蜡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良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术后随访5~84个月,未发现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应常规行冰冻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源于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8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确诊的子宫静脉起源的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3.14±5.28)岁;8例患者均(100%)有生育史;1例患者有子宫切除手术史;6例(75.0%)患者就诊时无临床症状,在超声检查或妇科检查时发现;1例患者因胸闷、气促、双下肢浮肿由外院转至我院心外科,后由CT明确诊断。术前无确诊病例,所有患者均由术后病理诊断。手术方式: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1例行经腹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2例行全子宫+单侧附件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肿物切除+子宫静脉内肿物切除,1例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行子宫静脉肿物切除,1例体外循环下行右心房+下腔静脉血管平滑肌瘤切除。术后1例失访,随访的7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发病率低,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大医附属二院1985—1988年患双侧卵巢囊肿住院手术病人共10例。5例行双侧卵巢囊肿挖除术;另5例行一侧囊肿挖除,对侧附件切除术,保留卵巢组织均在1/3以上。经6例信访,4例门诊随诊,表明,患双侧卵巢囊肿的育龄妇女,行上述两种术式治疗后,对月经及生育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女性慢性子宫内膜炎致子宫穿孔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未切除子宫,仅对其作子宫腔引流和盆腔引流;39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10例行子宫全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9例患者术后并发左侧自发性气胸和感染性休克;1例因为术后2天并发感染性休克,引发呼吸、肾功能、循环衰竭.结论 引发呼吸、肾功能、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