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JNK磷酸化Bad在大鼠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20只大鼠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复灌组、溶剂对照组和SP600125组。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复灌1 d海马CA1区神经元Bad与14-3-3及Bad与Bcl-Xl的结合、Bad丝氨酸128位磷酸化[p-Bad(S128)]水平、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缺血复灌组相比,SP600125组海马CA1区神经元Bad与14-3-3的结合明显增高,Bad与Bcl-Xl的结合、p-Bad(S128)、Caspase-3表达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 JNK介导的Bad(S128)磷酸化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在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梗死侧大脑半球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方法:运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采用液体闪烁法检测NOS活性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海马CAI区梗死灶体积,并运用t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缺血2h后,NOS活性较正常大鼠明显增高(P<0.01),腹腔注射L-硝酸精氨酸(L-NA,60mg/kg)后,NOS活性显著降低,海马CA1区梗死灶体积缩小(P<0.01)。缺血再灌注2h后,NOS活性和缺血2h时相比再次增高(P<0.01),注射L-NA后,NOS活性明显受到抑制,海马CA1区梗死灶体积扩大(P<0.01)。结论:NO可能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加重缺血性脑损伤,又对缺血后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棱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的影响,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及芪棱汤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加环扎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缺血脑组织的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模型组NO含量较假手术组高(均P<0.01),补阳还五汤组、芪棱汤组的NO含量较模型组低(P<0.05),芪棱汤组在降低NO方面优于补阳还五汤组(P<0.05)。结论:芪棱汤可降低NO的含量,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缺血性半暗带神经元死亡方式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上,以光镜、电镜和TUNEL法观察半暗带内细胞死亡方式,分别应用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源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氨基胍(AG),观察其对死亡的影响。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半暗带内神经元死亡以凋亡方式为主,7-NI、AG可使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方差分析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半暗带内神经元死亡以凋亡为主,抑制NO的形成可减少神经元凋亡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对海马区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阻断血流2 h后再灌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其结果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各亚区及齿状回NOS阳性细胞分布稀疏,数目较假手术组和当归补血汤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表达降低,当归补血汤能增强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L-精氨酸(L-Arg)和氨基胍(A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N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Arg组和AG组,每组15只。L-Arg组、AG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后,L-Arg组按500mg·kg-1腹腔注射1mLL-Arg注射液;AG组按100mg·kg-1术后腹腔注射1mLAG注射液;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术后腹腔注射1mL灭菌生理盐水。观察缺血再灌注后12、24、72h大鼠行为学改变,血清中NO浓度和脑内一氧化氮合酶(NOS)分布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L-Arg组在缺血再灌注12h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AG组在缺血再灌注24h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AG组在缺血再灌注12h行为学评分高于L-Arg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L-Arg组和AG组缺血再灌注12、24、72h的NO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L-Arg组缺血再灌注12h的N0含量显著升高(P<0.05),AG组缺血再灌注24h的NO含量显著降低(P<0.05)。缺血再灌注12和24h,AG组的NO含量均显著低于L-Arg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12、24、72h的模型组、L-Arg组和AG组的iNOS阳性细胞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缺血再灌注12、24、72h的L-Arg组iNOS阳性细胞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G组在3个时间点的iNOS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AG组在3个时间点的iNOS阳性细胞数均低于L-Arg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NO和NOS的表达随时间动态变化,且NO在参与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可能具有双重作用。L-Arg、AG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通心络超微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方法大鼠脑缺血采用四血管阻断法,选择性NO测定电极检测NO的浓度。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n=8)和通心络组(n=5)。结果通心络超微粉没有影响大鼠的血压和海马的血流量,显著地减少了缺血再灌流时海马内NO的产生,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0.01)。结论通心络超微粉可能通过抑制NO的产生NO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马尾松松针提取物(PN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组、PNE小剂量组(200 mg/kg)、PNE中剂量组(400 mg/kg)、PNE大剂量组(800 mg/kg),于造模前连续7 d及造模后6 h分别灌胃给药。其中,手术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渗氯化钠溶液,依达拉奉组灌胃给予等渗氯化钠溶液的同时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PNE各组灌胃给予各剂量PNE。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于再灌注24 h后测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结构病理变化并统计正常神经细胞数;TUNEL法检测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缺血侧脑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脑皮层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3、磷酸化JNK3、B淋巴细胞瘤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胱天蛋白酶(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海马区NO含量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脑缺血预处理组。假手术组:仅暴露4条血管。脑缺血组:四动脉阻断法,全脑缺血10 min。脑缺血预处理组:全脑缺血预处理3 min,再灌注24 h后再次全脑缺血10 min。所有动物均于末次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48和72 h取脑组织海马区,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2./NO3.含量,间接反应NO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海马区Bcl-2表达。[结果]与假手术比较,脑缺血组和脑缺血预处理组NO含量明显增加,脑缺血组NO含量在48 h达到高峰,72 h出现回落;脑缺血预处理组NO含量在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与脑缺血组在48和72 h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脑缺血组和脑缺血预处理组Bcl-2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脑缺血组Bcl-2表达24 h达到高峰,48 h开始减少;脑缺血预处理组Bcl-2表达在12 h表达开始增加,48 h达到高峰,72 h开始减少;在48和72 h,脑缺血预处理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脑缺血组(P<0.05,P<0.01)。[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引起的NO含量增加,可能与Bcl-2上调表达增加及高峰延迟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UNEL法检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依达拉奉干预后海马CA1区原位凋亡情况,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高,依达拉奉干预能显著减轻海马神经元凋亡,降低MDA含量和NOS活性。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依达拉奉能通过清除自由基而减轻细胞凋亡及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那地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KATP开放剂治疗组(开放剂组)及KATP开放剂 阻断剂治疗组(阻断剂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应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开放剂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和阻断剂组(P<0.01),对照组与阻断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剂组神经元凋亡数较对照组和阻断剂组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与阻断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剂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少于对照组和阻断剂组(P<0.01),对照组与阻断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剂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多于对照组和阻断剂组(P<0.01),对照组与阻断剂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KATP通道开放剂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常压高浓度氧治疗(normobaric hyperoxia, NBO)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以及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只(280~320 g)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正常氧浓度组(Normoxia)和NBO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1.5 h 再灌注24 h。Sham组和Normoxia组术后呼吸普通空气,NBO 组于缺血后5 min至再灌注前呼吸100%常压氧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方法,研究NBO治疗对脑缺血皮质和基底节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Cx43表达的影响。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侧皮质GFAP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细胞突起减少、荧光强度减弱。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结果显示: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皮质和基底节区GFAP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皮质著降低(P<0.05),表达变化与免疫荧光结果一致;与Sham组相比,Normoxia组缺血侧皮质和基底节区Cx43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缺血侧皮质Cx43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Normoxia组相比,NBO组缺血皮质Cx43蛋白显著升高(P<0.01),NBO组缺血基底节区Cx43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BO治疗可能通过调节缺血侧皮质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水平来抑制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实现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线粒体中信号转导与激活子3(STAT3)的表达情况,探讨线粒体中磷酸化STAT3(p-STAT3)与脑缺血后线粒体损伤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I/R)组。透射电镜观察皮质区神经元内的线粒体损伤情况。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线粒体中STAT3及p-STAT3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区神经元内的线粒体损伤严重;线粒体中存在STAT3表达,且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量无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STAT3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在大鼠脑组织线粒体中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被显著激活,推测脑缺血再灌损伤后,线粒体中STAT3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病理生理过程中线粒体的损伤和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以及苯妥英(PHT)对其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PHT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HT低剂量治疗组和PHT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三个时间点的改变。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测定手术后不同时点缺血脑组织NO的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NO水平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比较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HT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NO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各相应时间点(P<0.05),PHT高剂量治疗组各时点NO水平与PHT低剂量治疗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的NO水平升高,说明NO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PHT可降低NO水平,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Jun蛋白磷酸化情况以及异氟醚对其的影响。方法四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直接脑缺血/再灌注组、吸入2h1.5MAC异氟醚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吸入纯氧2h脑缺血/再灌注组,全脑缺血15min后分别再灌注6h。再灌注6h的大鼠进行磷酸化c—Jun(P—c—Jun)的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缺血前吸入1.5MAC异氟醚组大鼠的c—Jun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直接脑缺血/再灌注组和吸入纯氧2h脑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异氟醚抑制c—Jun蛋白的磷酸化可能是其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3个时间点的改变。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测定手术后不同时点缺血脑组织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一氧化氮水平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的一氧化氮水平升高,说明一氧化氮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细胞间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大剂量组(C组)和利多卡因小剂量组(D组),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脑缺血10min再灌注24h时,断头处死大鼠。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组织NF-κB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记(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NF-κB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利多卡因可下调NF-κB表达,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出现明显坏死,利多卡因可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结论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NF-κB基因表达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雪  左英  罗钢  杨思进 《西部医学》2010,22(3):403-405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方法将15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按成人用量的10倍给药每天一次,动物经给药10次,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缺血大鼠的行为状态、脑组织形态学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后的行为状态,缩小缺血范围,降低缺血程度,使病变的脑组织得到明显地改善,减少缺血区神经元的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