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Ⅱ~Ⅳ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05例作为CHF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群血清NT-proBNP及C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组血清NT-proBNP平均水平2 34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7.2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697,P0.01),LVEF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r=-0.573,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是心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与心衰严重程度正相关,因此可作为诊断及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N末端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AMI患者入院后24、48 h内NT-proBNP的血清水平。结果 AMI患者入院后24、48 h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水平的NT-proBNP AMI患者[(1 720.5±650.7)pg/mL]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性高于低水平[(350.6±78.5)pg/mL]的AMI患者(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具有较高的NT-proBNP水平,其浓度的高低对AMI的治疗、危险分层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方法 30例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与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脏彩超指标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r=-0.395,P<0.01)、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r=-0.292,P<0.05)、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r=-0.529,P<0.01)呈负相关,与左心房内径(r=0.300,P<0.05)及左心室后壁厚度(r=0.262,P<0.05)呈正相关;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舒张功能分级、NYHA分级明显相关(P<0.01);N-末端脑钠肽前体诊断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AUC为0.702,最佳诊断界值127.58pg/mL,此时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83.3%。结论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诊断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及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与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探讨NT-proBNP在CH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8例CHF患者为CHF组,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LVEF,对比2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NYHA心功能级别增高而升高(P<0.01),随LVEF下降而升高(P<0.01)。结论 NT-proBNP检测为心力衰竭诊断提供一量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血浆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预后的影响。方法65例AMI患者按发病后至急诊PCI时间分组:A组(≤12h)29例,B组(12~24h)36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血浆NT-pro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和超声心动图测定的LVEF。结果A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B组明显降低,但经χ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入院即刻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急诊PCI治疗后,入院后24h和7d两个时间点,A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AM/发生后30d时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也显示,A组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是AMI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接受PCI的治疗时间越早,AMI患者术后心肌受损程度越轻,心肌收缩功能改善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寻求其对心力衰竭引起的急性呼吸困难快速诊断的切点.方法 将2008年1-6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呼吸困难患者91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心源性组34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非心源性组57例).评价各参数对于急诊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价值,并通过对各参数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关系进行ROC曲线分析,最终获得各参数对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最佳诊断范围.结果 心源性组与非心源性组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6203.50、1410.00ng/L)、肌钙蛋白Ⅰ(0.12、0.03 μg/L)、左心室射血分数(46.25%、65.60%)、左房内径(42.75、36.0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于心源性呼吸困难,以N末端脑钠肽前体值≥3715 ng/L为切点,其灵敏度及特异度达到最大值.根据ROC曲线分析,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是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最佳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0.045(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OC曲线下面积0.829±0.049(P<0.01).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心源性呼吸困难进行联合试验,其特异度上升为96.50%,总符合率上升为83.50%,阳性预测值上升为91.30%,阳性似然比上升为17.60,误诊率下降为3.50%.结论 急诊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有利于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做出快速诊断,有助于快速鉴别患者的呼吸困难是否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利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刺激,就会以激素原的形式爆发式合成,最后裂解为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BNP分子与76个氨基酸组成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片段,并将2者同时释放人血循环,发挥生物活性。在血浆中NT—proBNP分子与BNP分子以1:1的比例存在于血循环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 I 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102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血肌钙蛋白 I 和 NT-proBNP 进行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全血肌钙蛋白 I 和 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P <0.05);同时,肌钙蛋白 I 联合 NT-proBNP 检测可将诊断 AMI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提高到88.8%和93.1%。结论早期联合检测全血 cTnI 与 NT-proBNP 水平,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方法30例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与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脏彩超指标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r=-0.395,P〈0.01)、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r=-0.292,P〈0.05)、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r=-0.529,P〈O.01)呈负相关,与左心房内径(r=0.300,P〈0.05)及左心室后壁厚度(r=0.262,P〈0.05)呈正相关;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舒张功能分级、NYHA分级明显相关(P〈O.01);N-末端脑钠肽前体诊断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AUC为0.702,最佳诊断界值127.58pg/mL,此时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83.3%。结论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诊断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及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冯振花  张琦 《大医生》2023,(12):22-24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脏结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曲阜市人民医院及合作单位收治的12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A组(依那普利治疗,n=60)和B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n=6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6MWT)、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LVDD、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VEF及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上述指标均优于A组(P <0.05)。B组MACE总发生率低于A组(P <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NT-proBNP水平,降低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无症状心衰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83例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无任何临床心衰症状至少1年以上的门诊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室结构功能,分为射血分数(EF)≥0.5组(41例)和EF<0.5组(42例)。结果:EF<0.5组血浆NT-proBNP浓度[(1 123.8±234.3)fmol/mL]显著高于EF≥0.5组[(505.0±86.9)fmol/mL],P<0.001。在EF<0.5组,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与血浆NT-proB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6,P<0.001;r=-0.93,P<0.001);而在EF≥0.5组,EF、FS与血浆NT-proBNP浓度无相关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界值为675 fmol/mL时,血浆NT-proBNP浓度诊断无症状心衰的敏感性95.24%,特异性92.68%,阳性预测值93.02%,阴性预测值95.00%,阳性似然比13.02,曲线下面积为0.940。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诊断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衰的一个良好指标,且NT-proBNP的水平随着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能较好地反映左心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Hcy和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的AMI患者120例(治疗组)和健康体检者140例(对照组)。AMI患者采取药物溶栓治疗。分别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的Hcy和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Hcy、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AMI患者中,随访1年后有43例发生了心血管事件,77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心血管事件者的Hcy、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体内Hcy和BNP表达升高,两者可作为AMI的临床诊断和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越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越差,本研究探讨AMI患者RDW升高的内在机制。方法:102例确诊AMI患者(AMI组)、与150例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CAD组)。所有入选者均检测RDW、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AMI组与cAD组RDW、hsCRP、NT—proBNP的差异。结果:CAD组的RDW显著低于AMI组(13.0%±0.7%比13.3%±0.9%;P=0.003),但校正NT—proBNP后,2组间RDW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8)。单变量线性相关及多变量分析提示,NT—proBNP而非hsCRP是RDw的独立预测因子。将入院第7天与入院第1天测得的变量差值进行分析发现,RDw的差值(△RDW)与NT—proBNP的对数差值(△logNT—proBNP)具有相关性。△RDw对NT—proBNP的变化具有中度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1±0.05;P〈0.01)。结论:NT—proBNp而非hsCRP与AMI患者中RDW呈正相关,即心梗后心功能的恶化可能是导致患者RDw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m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AMI患者76例分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组,n=53)和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组,n=23),并以健康者对照(c组,n=20),就诊时立即检测血浆hs-CRP浓度和NT—proBNP水平。结果:STEMI组血浆hs—CRP、NT-proBNP均显著高于NSTEMI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AMI患者血浆hs—CRP和NT—proBNP水平在急性期显著升高,并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在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在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08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204例(年龄12~90岁),健康人群(对照组)40例(年龄25~65岁)。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将患者分为4组,其中NYHA Ⅰ级33例,NYHA Ⅱ级45例,NYHA Ⅲ级90例,NYHA Ⅳ级36例。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和LVEF的关系。结果:区分健康人群组和NYHA Ⅰ级疾病组NT-proBNP水平的截点值为136.8ng·L^-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1%和90.9%;区分NYHA Ⅰ~Ⅱ级和NYHA Ⅲ~Ⅳ级疾病组NT-proBNP水平的截点值为768.8ng·L^-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4%和87.2%。将对照组和疾病组分别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统计,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别区分健康人群组和NYHA分级疾病组NT-proBNP水平的截点值有所变化,65岁以上各组NT-proBNP水平的截点值显著高于65岁以下同组水平。疾病组LVEF值和血清NT-proBNP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699,P〈0.01)。结论:血清NT-proBNP可用于NYHA分级。在不同年龄段使用相应的cut-off值,可提高NYHA分级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联合使用NT-proBNP和LVEF值对于NYHA分级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董兆强  郭静  鹿庆华  郝林  蒋卫东  齐昕 《新医学》2006,37(6):360-361,41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CHF患者为CHF组,6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酶谱法测定两组的血清MMP-9,用ELISA法测定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水平,并用UCG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LVEDV、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析CHF组的血清MMP-9与血浆NT-proBNP水平、LVESV、LVEDV、LVEF、LVESD、LVEDD的相关性.结果:CHF组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MMP-9与NT-proBNP的水平、LVEDV、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9,P<0.01;r=0.34,P<0.03及r=0.33,P=0.04).结论:血清MMP-9可能参与CHF的左心室重塑,检测其水平有助于判断CHF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监护室ACS患者共3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5例,年龄36~84岁,对所有患者进行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并收集NT-proBNP等血液指标数据。分析NT-proBNP与无创血流动力学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搏指数、心指数、血管最大扩张速度、左室射血期、收缩指数、收缩功能指数、电机械收缩期、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主动脉顺应性、左室每搏作功、左室每分作功、搏功指数、心功能指数呈负相关,与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期、主外周阻力、血管最大再扩张速度呈正相关;多元回归显示,左室射血期及电机械收缩期在本研究中受其他因素影响比较大,故将其剔除。结论:ACS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脏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左室附壁血栓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5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对象,以心脏超声为手段,检出左室附壁血栓37例,占各部位梗塞的7%,前壁梗塞的13%,明显低于欧美的报告。该血栓易发生于前壁、大面积梗塞及室壁运动障碍的患者,于心梗发病后2±2天出现于左室心尖部,其形态多为附壁形,少为伸探形。继发周围动脉栓塞2例(5.4%)。5例(14%)演变为机化型血栓,其余于入院后第19±8天溶解消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ET)及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ET及NT-proBNP水平,探讨二者与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分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冠脉2支以上病变者血清ET及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者(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血清ET及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血清ET及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P<0.05)。结论 ET及NT-proBNP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