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53基因和C—erbB—2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p53基因和C-erbB-2基因与胃癌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腹膜种植及预后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胃癌组织中的p53基因和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p53阳性染色率为24/72(33.3%),C-erbB-2阳性染色率20/106(18.9%)。p53阳性染色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分型及C-erbB-2基因表达呈高度相关。C-erbB-2阳性染色与胃癌腹膜种植、肝转移以及肿瘤组织分型呈正相关。p53阴性表达5年生存率(48.9%)显著高于阳性表达(17.6%)(P<0.05)。C-erbB-2阴性表达5年生存率(38.6%)高于阳性表达(21.7%),但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p53表达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C-erbB-2表达对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检测胃癌组织中多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指示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分子学指标。方法 应用生物素-卵白素复合物法(ABC法)检测171例胃癌标本中p53、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nm23和E-钙粘蛋白(E-cad)的表达。结果 ⑴癌组织浸润越深,nm23和E-erb表达越少(P〈0.05),nm23和E-cad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5),C-erbB-2和EGFR表达与远处转移呈  相似文献   

3.
高复发及浸润性膀胱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膀胱癌多发,复发和浸润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膀胱癌实体肿瘤 T G Fα, E G F R,p16 和p53 基因表达、缺失及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 结果 34 例膀胱癌中85 % (29/34) T G Fαm R N A 阳性表达,肿瘤的表达量是癌旁正常对照的2 ~5 倍, P<0 .01 。膀胱癌 E G F R m R N A 表达率为44 % (4/9) 。50 例膀胱癌p53 蛋白免疫组化阳性核染率42 %(21/50 ) ,其中 P T3 82 % (9/11) , G3 72 % (13/17) , P T2 40 % (12/30) , G2 32 % (8/25) , P T1 和 G1 级肿瘤未见阳性核染。随访25 例,p53 阳性核染者中76 % (10/13) 有复发转移。20 % (2/10) 实体膀胱癌有p16 基因的丢失。结论  T G Fαm R N A 高表达可能是膀胱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E G F R 和p53 基因异常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分化和恶性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原癌基因CerbB-2在肾盂输尿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肾盂输尿管癌C-erbB-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期、细胞分级、复发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肾盂输尿管癌中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4.8%,T_3+T_4C-erbB-2表达阳性率高于T_1+T_2,P<0.01;G_3CerbB-2表达阳性率高于G_2,P<0.05,G_1C-erbB-2染色均为阴性。C-erbB-2表达阳性者同时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31.3%,表达阴性者同时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13.3%。C-erbB-2表达阳性者术后膀胱癌再发率为62.5%,高于表达阴性者26.7%,P<0.05。C-erbB-2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率为30.8%,表达阴性者为81.3%,P<0.05。提示C-erbB-2表达阳性者肿瘤有多器官发病倾向,肿瘤更具侵袭和转移;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细胞分级有关,可能是判断肾盂输尿管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原癌基因C—erb B—2在肾盂输尿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原癌基因Cerb B-2在肾盂输尿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肾盂输尿管癌C-erb B-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期,细胞分级,复发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肾盂输尿管癌中C-erb B-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4.8%,T3+54C-erb B-2表达阳性率高于T1+T2,P〈0.01;G3 CerbB-2表达阳性率高于G2,P〈0.05,G1C-rrb-B-2染色均国  相似文献   

6.
腋淋巴阴性乳腺癌分子标记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Zhang S  Yuan Y  Wang X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8):475-477
为探讨c-erbB-2、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DNA合成时相细胞百分率(SPF)对腋淋巴阴性乳腺癌(ANN)患者的预后提示价值,作者选择180例ANN患者,以9项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指标作为病例配对条件,按1:2配对得到27对(81例)ANN乳腺癌患者,分别测定其肿瘤c-erbB-2、p53、ER、PR蛋白表达和SPF,结合随访结果进行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数学模型进行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在5项生物特性指标中,SPF对ANN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提示作用最强。ANN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SPF<10%者为92%,>10%者为52%(P<0.001)。SPF单独指标的复发危险度可达11.31。其余4项指标的复发危险度按次序分别为PR、ER、p53、c-erbB-2。作者认为多指标综合分析,PR和ER分别与SPF联合应用,可进一步了解复发危险度。  相似文献   

7.
膀胱移行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49例复发性膀胱移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将膀胱移行上皮癌分成两大类。Ⅰ类癌始于非典型增生,经早期乳头状非浸润癌发展成典型的Ⅰ、Ⅱ级乳头状移行上皮癌,该类癌多以固有膜上浸润为主。Ⅱ类癌始于结构不良,经原位癌发展成浸润癌。为了解两类癌的发生发展实质,从中选出七种病变经免疫组化ABC法检测,rasP21、P53、Rb、C-erbB-2、EGFR的基因表达产物。结果表明:在Ⅰ类癌发生的早期以rasP21和Rb表达,EGFR和C-erbB-2弱表达为主。在Ⅱ类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以P53突变、Rb转阴C-erbB-2和EGFR过表达为主。结果表明癌基因的激活多造成细胞的增生为主,而抑癌基因的丢失、突变、灭活或重排等多引起细胞的突出间变,两者的协同则造成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人膀胱肿瘤中癌基因C—erbB—1/EGFR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对58例膀胱肿瘤中癌基因CerbB-1/EGFR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erbB-1/EGFR在mRNA转录丰度和蛋白质表达上的阳性率为33.3%和34.5%。其阳性率在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C-erbB-1/EGFR参与了膀胱肿瘤的恶性转化过程,是判定膀胱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对58例膀胱肿瘤中癌基因C-erbB-1/EGFR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erbB-1/EGFR在mRNA转录丰度和蛋白质表达上的阳性率为33.3%和34.5%。其阳性率在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C-erbB-1/EGFR参与了膀胱肿瘤的恶性转化过程,是判定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mdm2基因和P53基因在膀胱癌中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mdm2基因单抗SMP14和抗P53基因单抗DO-7对70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ABC)检测。结果mdm2基因蛋白核染色阳性表达率为44.29%(31/70)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有关,而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无关,且复发或转移率较低(P〈0.05),P53基因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45.71%(32/70),其中G3和T2-4肿瘤的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单克隆抗体(MDR-C219、PAb-DO-1)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石蜡包埋的前列腺癌与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切片中的MDR-PGP与突变P53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38例前列腺癌切片中MDR-PGP与突变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0%和60.5%,15例BPH组织中仅3例(20.0%)显示MDR-PGP阳性染色,突变P53在所有BPH中未见阳性染色。在高分化、中等分化和低分化前列腺癌中MDR-PGP的阳性表达率为53.8%、78.5%和81.1%。突变P53的阳性表达率为30.8%、71.4%和72.7%。结果提示:(1)MDR-PGP的过度表达是前列腺癌产生抗药的主要机制;(2)MDR-PGP与突变P53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前列腺癌细胞适存、转化、增殖与进展的重要方式;(3)突变P53的过度表达对MDR-1基因可能具有调节与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2.
膀胱癌转化生长因子α和P53基因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膀胱癌实体肿瘤的TGFα和P53表达及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探讨。34例膀胱癌中29例TGFαmRNA表达,表达率为85.3%(29/34);13例癌旁对照组织中,6例无表达,6例低表达,1例高于自身肿瘤表达。肿瘤的表达量是癌旁正常对照的2~5倍,统计学分析,P<0.01。14例膀胱癌4例(28.5%)P53高表达,2例低表达,2例正常和8例癌组织未见表达。膀胱癌TGFα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膀胱癌发生发展的早期信号,P53基因的变异表达可能主要参与癌细胞的分化,它可能与膀胱癌恶性表行相关。  相似文献   

13.
肾细胞癌P53,c—erbB—2癌蛋白高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突变型P53、c-erbB-2抗体和微波炉抗原修复法对31例肾细胞癌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突变型P53和c-erbB-2癌蛋白的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5%和74.2%;阳性患者的5年存活率27.2%和43.5%,而阴性患者的5年存活率则分别为70.0%和87.5%。提示突米型P53、c-erbB-2的高表达可能与肾细胞癌的预后有关(P<0.05),并可能成为肾细胞癌的恶性标志和预后的辅助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肾癌原癌基因C-erbB-2蛋白产物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过氧化物酶-链霉卵白素)法对55例肾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进行检测。显示C-erbB-2蛋白呈局限性弱染色,表达率为21.8%,与肿瘤直径相关(P〈0.01),Robson分期Ⅰ,Ⅱ期肿瘤阳性表在明显高于Ⅲ,Ⅳ期肿瘤(P〈0.05),随肿瘤分级增高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颗粒细胞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透明细胞癌(P〈0.0  相似文献   

15.
Pgp、mP53和EGFR表达预测表浅性膀胱癌复发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突变P53蛋白(m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GEFR)表达在预则表浅性膀胱癌复发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随访3年以上,术前未经化疗的原发性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Pgp,mP53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Pgp`mP53和EGFR性表达率分别为45.75、58.7%和52.2%,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著Pgp,mP53和EGFR表达与术后复发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复发与Pgp,mP53表达有关,而与EGFR表达无关,结论:Pgp,mP53过渡表达是判定原发性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肾癌原癌基因C-erbB-2蛋白产物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过氧化物酶-链霉卵白素)法对55例肾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进行检测。显示C-erbB-2蛋白呈局限性弱染色,表达率为21.8%,与肿瘤直径相关(P<0.01),Robson分期I,Ⅱ期肿瘤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肿瘤(P<0.05),随肿瘤分级增高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颗粒细胞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透明细胞癌(P<0.01),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预后无差异。结果提示:CerbB-2癌基因可能参与了肾癌发生的初始事件,而与晚期事件无关,强调颗粒细胞癌可能与C-erbB-2癌基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机制。方法 采用Northern印迹分析法,对手术切除的28例HCC和18例门静脉癌栓标本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mR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研究。结果 PD-ECGFmRNA在门静脉癌栓、HCC和癌周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7.8%、67.8%6 35.7%,VEGFmRNA则分别为88.9%、7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胆囊良病变的潜能以及胆囊癌与多基因改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58例胆囊良、恶性病变的EGFR、P53、bcl-2的表达。结果:全部病例均呈bcl-2阴性表达;EGFR和P53在单纯增生病变、腺瘤、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是0%、28%、62.5%和0%、42.8%、43.8%,差异增有显著意义(P〈0.01);EGFR阳性表达与腺癌的分级、转移有关(P〈0.05,P=  相似文献   

19.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6例膀胱癌和4例正常膀胱组织的原癌基因C-erbB-2产物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35%(20/56)的膀胱癌C-erbB-2基因产物为阳性,随着肿瘤组织分级上升,该基因产物的表达也增高。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患者粪便中C-erbB-2扩增和p53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大肠癌患者粪便 Cerb B2 扩增及p53 突变的检测方法,探讨大肠癌的基因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以差异聚合酶链反应( P C R) 、 P C 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 S C P) 银染技术,分别检测大肠癌患者粪便 Cerb B2 扩增及p53 突变。 结果 14 例中查出 Cerb B2 扩增7 例(50 % ) ,p53 突变8 例(57 % ) ,二基因联合检出11 例(79 % ) 。2 例粪便潜血试验( F O B T) 阴性中,1 例 Cerb B2扩增及p53 突变均阳性,另1 例p53 突变阳性。 结论 联合多基因检测能对大肠癌的基因诊断提供更多的帮助,粪便 D N A 标本的 Cerb B2 扩增及p53 突变分析可为筛查尚无出血或 F O B T 假阴性的大肠癌及大肠癌高危个体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