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文岳  谢利民  沈凌 《中国骨伤》2017,30(2):187-189
正患者,女,79岁,腰部外伤后致腰痛10 d,站立疼痛加重,翻身困难,夜间痛甚,右臀部酸痛,大小便自解,双下肢活动感觉正常。既往无精神类疾病史。在外院诊断L1压缩骨折,予药物治疗,疼痛无缓解。查体:L1棘上压痛、叩痛,腰部椎旁两侧压痛,双下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征未引出。X线片、CT及MRI示L1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因“颈部疼痛伴左上臂酸麻4年”入院。查体:颈部无畸形,颈部左侧中部深压痛,未触及包块,颈部活动正常,左侧臂丛牵拉试验(+),左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上臂外侧感觉减退,左前臂、左手感觉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摄片检查:C4-6椎体、椎板、棘突骨质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3.
胸、腰、骶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1例术后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113岁,因腰痛4年,加重伴双下肢活动受限1年,经治疗无效而于2003—6—23入院,入院后查:跛行入科,全身多处可见2~3cm的手术疤痕(外院手术行包块病检为神经瘤),腰段脊柱生理弯曲消失,脊柱向右侧弯,胸11-骶2棘突及棘旁压痛,腰部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减退,马鞍区感觉消失,左股四头肌肌力Ⅲ级,右股四头肌肌力Ⅳ级,双小腿肌力Ⅳ级,跟、膝腱反射减退,左侧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 ,2 3岁。2岁时因左臀部肿物拍腰骶 X线片 ,发现骶椎裂 ,因无其它异常而未行治疗。 1991年跌倒后出现夜里遗尿 ,渐渐加重 ,尿频、尿量减少 ,反复尿路感染。1994年 8月入院。检查 :腰骶部左侧皮肤可见咖啡斑 ,左臀部有一 3.5 cm皮下脂肪包块。会阴及大腿内侧 S2~ 5 区域痛觉减退 ,皮肤粗糙。双下肢发育及肌力正常。膝踝反射双侧亢进 ,踝挛缩 (- ) ,Barbinski征 (- ) ,肛门括约肌松弛 ,直肠壶腹扩大 ,可触及大量干硬粪块。膀胱最大容量为 2 5 0 ml,有一憩室 ,残余尿量 12 0ml。骨盆正位片全段骶管后方有 2 cm× 9cm的骨性开放区 …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性,7岁,因硬脊膜膨出修复术后6年,骶尾部包块、小便时疼痛1年余于2004年7月12日入院.专科查体:脊柱无侧弯畸形,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骶部可见一长约6cm的弧行手术瘢痕,愈合良好,瘢痕周围少量毛发生成,L1、2、5棘突缺如,骶尾部轻压痛,无叩击痛及放射痛,右足略内翻,右躅指屈曲畸形.双下肢深浅感觉无异常,肌力Ⅴ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均未引出,双跟腱、膝反射正常,双侧Hoffmann‘S及Babinski‘S均未引出.   ……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4岁。1991年初因右膝后外侧皮肤“黑色素瘤”在某医院进行病变部位皮肤扩大切除术,切口一期愈合。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未进行其它治疗。1995年4月患者感觉右下肢麻木,皮肤感觉减退,并逐渐向上发展至胸背部,同时发现左颈部皮下有一硬性包块,有压痛。因症状渐渐加重,右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即来我院就诊。检查:步态不稳。左颈皮下可们及-3cm×2cm之实质性包块,表面光滑,无移动性,与皮肤无粘连,有压痛。左侧上、下肢肌力皿级,该侧病理反射阳性。右侧胸以下感觉障碍。CT、MRI检查提示C5~C6椎管内、外偏…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9岁,病案号:130053。主因腰痛并双下肢麻痛、无力15天,大小便失禁5天,于1995年5月8日入院。查体:双下肢瘫软,自主行走困难,双侧骶棘肌紧张,腰3~5棘突部有压痛,叩击痛,向右臀部放射。肛门反射及右侧提睾反射未引出,左侧减弱。腰后伸时疼痛及放射痛加重。双下肢肌力Ⅰ~Ⅱ级,肌张力明显减弱,右小腿内外侧及足背感觉减退,双侧膝腱反射、跖及跟腱反射未引出,无病理征。行Omnipaque椎管造影(x=ray号:09120),揭示腰_3椎体下缘完全性阻断。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正常。腰椎CT未见骨质破坏及椎间盘突出。硬膜脊髓内组织分辨不满意。分析为椎管内占位性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0岁,发现左臀部肿胀3个月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臀部肿胀,无明显疼痛及不适感,不发热,局部无发红、无破溃,无外伤史,左下肢无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活动无明显异常.既往身体健康. 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未及包块,肝脾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情况:左侧臀部明显肿胀,深部可扪及一肿块,表面尚光滑,质软,活动差,无压痛,大小约15 cm×10 cm×9 cm,边界欠清,肿胀处可见皮肤浅表静脉扩张;右侧臀部无肿胀,双下肢活动正常,无水肿及静脉曲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9岁.因胸背痛20d、加重伴双下肢乏力1d于2007年6月1日入院.患者3周前有手外伤感染病史(已治愈),1周前有"感冒"病史.查体:体温36.7℃,T6棘突右侧有一约4×5 cm的包块,质软,边界清,无明显压痛,胸腰段棘突无明显压痛,胸椎中段有叩击痛,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1级,平脐水平以下皮肤感觉消失,双侧腹壁反射、膝腱反射和肛门反射消失,肛周、会阴部感觉明显减退,双侧Babinski's征(-).  相似文献   

10.
图1CT片显示竖脊肌内钙化灶,周边密度高患者女,16岁,左腰部肿物1个月入院。无外伤史。体格检查:体温36.8℃。左侧髂后上棘上方L4,5水平骶棘肌内可触及直径约6cm的包块,质硬,边界清晰,无红肿及压痛、叩痛,不能移动。腰部屈曲及左侧弯轻度受限,双下肢感觉、肌力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9.6×109/L,中性粒细胞0.78,血沉、血钙及碱性磷酸酶正常。CT显示左侧竖脊肌内钙化灶,周边密度高,中央密度不均,周围为一层等密度包膜,与髂骨边缘相连,髂骨未见破坏,周围竖脊肌受压、肿胀、密度减低、有点状钙化影(图1)。MRI显示L4,5椎体左侧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