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01-2005年期间收住的30例DCM心衰患者加强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30例DCM患者中,28例症状缓解,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猝死。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控制DCM心衰症状的同时,加强观察和护理措施对DCM心衰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1~2005年期间收住的30例DCM心衰患者加强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 30例DCM患者中,28例症状缓解,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猝死.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控制DCM心衰症状的同时,加强观察和护理措施对DCM心衰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QT离散度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忠才  陈良海 《临床荟萃》1997,12(14):636-637
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时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SCD),预后差。本研究通过对DCM患者QT离散度(QT_d)的研究,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期望对病情估计、预后判断提供参数。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2年1月~1995年12月住院扩张型心肌病(1981年夏志鸿拟定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患者70例,心功能(NYHA)Ⅲ~Ⅳ级,排除近1个月内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洋地黄除外)、心房纤颤及电解质紊乱者,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1±15岁。对照  相似文献   

4.
余荣水  陈德芳 《临床荟萃》1993,8(12):559-560
缺血性心肌病(ICM)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二者有时不易区别。本文通过27例ICM与11例DCM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UCG)资料的分析比较,对ICM与在DCM的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1 对象 本文对象分为三组。ICM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52~84(69±9岁),均符合Burch等关于ICM的标准。DCM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6~54(38±11岁),均符合WHO/ISFC关于DCM  相似文献   

5.
扩张性心肌病(DCM)是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主要临床表现,呈进行性加重。心衰时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升高[1-2],但在DCM中的变化鲜有报告。本文旨在探讨DCM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DCM组51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8例,均为2004年住院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分级:Ⅰ级12例,Ⅱ级15例,Ⅲ级16例,Ⅳ级8例。年龄10~69岁,平均年龄(51±11)岁;病程2月~10年。51例患者中34例伴有肺动脉高压。DCM诊断采用1995年中华心血管学会拟…  相似文献   

6.
张振荣  曹黎红 《临床荟萃》1996,11(7):292-293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居心肌病之首位,近年来国内外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心内膜心肌活检术(EMB)虽能提供特异性病理改变的根据,但因阳性率低,可出现伪迹,技术原因等均不尽如人意。且国内又主要用于心肌炎的诊断,故DCM仍采用排他性诊断。为探讨其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将我院自1987年以来,按罗得诚标准收住的DCM中,择其在心衰纠正后X线示心脏明显缩小(横径缩小>1.5cm)或恢复正常3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72例住院的DC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调查干预前后DCM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72例患者DCM相关知识水平提高,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帮助DCM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心理,提高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树立了治疗疾病及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闻碧玛 《临床医学》1998,18(3):44-45
扩张型心肌病(DCM)一直被认为是中青年人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现老年人DCM并不少见,而且长期误诊误治率较中青年高。因此,本文总结了我院近12年中误诊误治的病例,分析其误诊原因,以从中吸取教训。 1 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了我院从1984年~1996年住院临床诊断为DCM病例共118例,其中中青年组74例,误  相似文献   

9.
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常合并出现室性心率失常,室性心率失常不仅是DCM的常见症状,而且是其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旨在通过DCM患者QT离散度(QTd)变化及其与室性心率失常的相关性研究,探讨DCM患者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病机理。1资料与方法1.1扩张型心肌病组选择1992年2月~1995年10月在我医院住院的DCM患者89例,均符合1980年WHO制定的DCM诊断标准、除去其中合并心房纤颤的23例,束支阻滞和室内阻滞24例,入选病人42例。42例中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7±13岁。其中合并Lown二级以上室性心率失常10例。入选病例近1个月内…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 (DCM)系原发性、广泛性的心肌细胞变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 ,因心肌各部位病变严重程度不同 ,心电图表现亦各不相同 ,现将我院 1995~ 2 0 0 0年共收治的 DCM34例ECG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DCM32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33~ 84岁 ,平均 5 7.7岁± 4 .2岁。1.2 方法 参照 1980年 WHO/ ISFC制定的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除根据病史 ,临床症状外 ,每例均测定心胸比例、UCG、心电向量图、ECG。2 结果2 .1  UCG  32例均有房室扩大 ,室间隔 ,左室壁动度减低 ,波幅降低。2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血清生长抑素受体2(SSTR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52例DCM患者和同期60例对照者外周血中SSTR2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两组血清中脑钠肽(BNP)水平,并结合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其他血清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STR2对DCM的诊断价值。结果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DCM患者,血清SSTR2与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仅SSTR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Ⅲ-Ⅳ级患者SSTR2、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呈负相关关系(r=-0.53、-0.43,P0.05),但是Ⅱ级患者仅SSTR2与LVEF呈负相关(r=-0.45,P0.05)。ROC曲线显示,对于Ⅱ级患者,SSTR2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02,明显优于BNP的诊断曲线下面积(0.573)。结论 DCM患者血清SSTR2水平增高,与患者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肥大和心力衰竭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心功能Ⅱ级的DCM患者,SSTR2相对于BNP,灵敏度更高,能及时反映DCM患者早期心功能不全,是一项具有潜力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β1 受体阻断剂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肯定疗效已为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所证实。本研究对比观察了 DCM患者与健康成人 QT离散度 (QTd)的差别及美托洛尔治疗对 DCM患者QTd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选择我院 1 998~ 2 0 0 1年住院确诊 (符合 1 995年WHO/ ISFC标准 )的 DCM患者且随访证实已服用美托洛尔治疗 3个月以上。病例入选时及以往服用美托洛尔前 (应有资料证实 )有以下情况者除外 :1电解质紊乱 ;2房颤 ;3长 QT间期综合征。且未服或停服地高辛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5个半衰竭以上。共筛选了符合条件的患者 35例 ,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用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方法:60例DC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和血管扩张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功能稳定后,在地高辛和利尿剂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分别于半年后进行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次入院率13.3%,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并倍他乐克治疗DCM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硝苯吡啶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贤  周新花 《临床荟萃》1992,7(10):471-472
我科自1989年1月~1991年3月以硝苯吡啶(NF)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34例,取得满意效果,鉴于以NF治疗DCM的报道尚少,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心肌病(IC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诊断ICM38例,DCM35例,全面系统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统计相关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有左房室内径增大。ICM组室壁运动减低多为节段性,常伴有室间隔及/或左室后壁增厚,DCM组室壁运动减低呈弥漫性普遍减低(P<0.001),CDFI两组均有房室内血流显色暗淡,但以DCM为显;ICM组主动脉瓣返流高于DCM组(P<0.05),主动脉及二尖瓣血流速度减低以DCM为显。二尖瓣E/A:ICM组<1,DCM组>1;左室射血分数(LVEF):ICM组高于DCM组(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CM及DCM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具有无创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规范化药物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51例DCM患者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显效22例,显效率43.1%;有效24例,有效率47.1%;无效5例,无效率9.8%。总有效率90.2%。结论规范的药物治疗仍是治疗DCM的主要方法,联合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置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三腔起搏器+ICD(CRTD)将是未来改善DCM预后的更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扩张型心肌病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长文  张自华 《临床荟萃》1995,10(23):1060-1061
本文收集1986年9月~1995年3月期间收治的116例DCM进行回顾性分析,阐述DCM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供同道们参考,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男性78例,女性38例,男女之比为1:0.49,年龄最小15岁,最大68岁,平均46.5岁。  相似文献   

18.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肌病,具体原因尚不确切。兄弟二人同患DCM尤为少见。自2003年我院诊治兄弟二人同患DCM,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弟弟,35岁,工人,主因“气短、夜间不能平卧1周”于2003年12月就诊。  相似文献   

19.
段玉柱  曾照波  马伟 《临床荟萃》2001,16(17):773-774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对扩张心肌病(DCM)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影响。方法:60例DC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倍他克25-100mg/d,疗程1年。治疗前后测QTd、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QTd及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P<0.01) ,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DCM患者长期应用倍他乐克可显著降低QTd及 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期(4周)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DCM患者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冠心病每组各30例,DCM每组各15例,各组均给于相同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中vWF的水平。结果治疗开始前,冠心病和DCM治疗组与对照组vWF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4周治疗后,各组vWF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其中冠心病和DCM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可降低冠心病和DCM患者血清vWF的水平,提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冠心病和DCM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