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与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将53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炎琥宁,剂量均为10~15 mg/(kg·次),静脉滴注;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5 mg/(kg·次)、炎琥宁10~15 mg/(kg·次)静脉滴注,均为1次/d.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及疱疹消失平均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更昔洛韦与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5~10mg/(kg·d),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20mg(kg·d),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脑脊液中LDH、CK-BB恢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血WBC明显改变。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42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42例)及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10 mg·kg-1·d-1,bid,静脉滴注,疗程7~14 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1·d-1,bid,疗程7~14 d.两组患儿均接受病毒性脑炎的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头痛、呕吐及抽搐症状和意识障碍恢复的时间较利巴韦林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更昔洛韦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10 mg/(kg·d),对照组利巴韦林氧气驱动吸入20 mg/(kg·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脑脊液细胞数、脑电图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更昔洛韦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5.
更昔洛韦治疗成人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成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10 mg/(kg.d),每12小时1次,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15 mg/(kg.d),每8小时1次,疗程均为14~21 d。结果治疗组在发热、头痛、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成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161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85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5~0.8mL/(kg?d),更昔洛韦注射液5mg/(kg?d)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1日1次;对照组(76例)给予炎琥宁5~10mg/(kg?d),更昔洛韦注射液5mg/(kg?d)静滴,1日1次,疗程3~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47%和88.16%),退热、疱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佳,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董艳  陈杭  陆英 《中国药业》2007,16(19):60-6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喜炎平与单用更昔洛韦或喜炎平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11例,随机分为3组。更昔洛韦组106例,静脉滴注更昔洛韦3~5mg/kg,1次/d,疗程5-7d;喜炎平组100例,静脉滴注喜炎平2mg/kg,1次/d,疗程5-7d;联合组105例,静脉滴泣更昔洛韦3-5mg/kg,合用喜炎平2mg/kg,1次/d,疗程3.5d.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另两组有显著性差并(P〈0.01或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喜炎平治疗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2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热毒宁与更昔洛韦配伍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28例,随机分为3组。更昔洛韦组100例,静脉滴注更昔洛韦3~5mg/kg,1次/d,疗程3~5d;热毒宁组103例,静脉滴注热毒宁0.5mL/(kg·d),1次/d,疗程3~5d;联合组125例,静脉滴注更昔洛韦3~5mg/kg,合用热毒宁0.5ml/(kg·d),1次/d,疗程3~5d。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最高,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另两组有显著缩短。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疱疹性咽峡炎,具有疗程短、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炎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mg/(kg·d),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mg/(kg.·d),疗程均为3~5d。结果:治疗组热退及疱疹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至2010年在我院儿科治疗病毒性脑炎62例分成治疗组(更昔洛韦组)和对照组(利巴韦林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应用更昔洛韦10mg/k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15mg/kg,1次/d。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8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0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77.4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率,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上的疗效。方法将69例先天性CMV感染患儿随机分成3组,更昔洛韦组及丙种球蛋白组各27例、对照组15例。更昔洛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诱导阶段:5mg/kg,静脉泵入,2次/d,连用14d,维持阶段:5mg/kg,1次/d,连用7d。丙种球蛋白组在常规治疗及应用更昔洛韦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1次/d,连续应用3d。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对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对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用更昔洛韦注射液5mg/(kg·d),对照组32例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两组均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疗程5d,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热退及结痂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周围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对小儿水痘有显著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对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对照组(31例)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观察组(31例)患儿加用更昔洛韦与纳洛酮静脉滴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头痛、呕吐,抽搐,意识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治疗组更昔洛韦5mg(/kg.d)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5mg(/kg.d)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71.18,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较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加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与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7-1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比单用更昔洛韦疗效更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刘清安  赵克 《海峡药学》2007,19(4):77-78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6例小儿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更昔洛韦5 mg·kg-1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合复方甘草酸苷1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5 mg·kg-1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带状疱疹起效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董艳  陈杭  陆英 《中国药业》2007,16(19):60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喜炎平与单用更昔洛韦或喜炎平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311例,随机分为3组。更昔洛韦组106例,静脉滴注更昔洛韦3~5mg/kg,1次/d,疗程5~7d;喜炎平组100例,静脉滴注喜炎平2mg/kg,1次/d,疗程5~7d;联合组105例,静脉滴注更昔洛韦3~5mg/kg,合用喜炎平2mg/kg,1次/d,疗程3~5d。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另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喜炎平治疗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2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5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15滴/min,1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10 mg/(kg·d)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其他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人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患儿大便RV-Ag转阴率为85.8%,对照组转阴率为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转阴率为100.0%,对照组转阴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源  梅红  陈素娥 《医药导报》2003,22(9):612-612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 5 0例 ,给予更昔洛韦 7.5mg·kg 1 ·d 1 ,静脉滴注 ,每次滴注 1h以上 ,浓度≤ 10 μg·mL 1 ,疗程 5d。对照组 3 0例 ,给予利巴韦林 ,每次 15mg·kg 1 ,qd ,静脉滴注 ,疗程 5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0 %和 70 .0 %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治疗过程中 ,对照组 1例白细胞、血小板下降 ,停药后恢复正常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GCV)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10mg/(kg·d)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组干扰素素α-2a5万IU/kg·d,最大量100万IU/d肌内注射,1次/d。对两组发热天数和眼结膜炎天数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热退、眼结膜充血消失、咽痛消失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结合膜热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