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胃管置入过程中部分患者因昏迷或咽、食道梗阻 ,特别是全麻患者有气管内插管而不能合作致胃管难以置入。我们对此类患者实施气管导管导法置入胃管 ,效果较好。资料与方法 :15例患者均为成年 ,男 13例 ,女 2例。昏迷2例 ,肥胖伴舌根后坠 5例 ,食管癌手术中 8例。所有病例均经常规法置入胃管但未成功。方法 :选择较通畅侧鼻孔 ,滴入数滴氯麻液 ,清醒患者同时给予 1%地卡因表面麻醉。依患者鼻孔直径选择 F2 4 ~ F2 6 气管内导管 ,垂直于面部轻柔进管 ,长度为鼻翼至耳垂的长度 ( 12~ 14 cm)时 ,多有经过后鼻孔的落空感 ,此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 相似文献
2.
洗胃是抢救经口中毒患者重要的急救措施,插管洗胃是确保洗胃彻底的重要护理技术,不少护理专家对胃管洗胃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0年6月~2003年8月,我们共收治209例口服毒物中毒患者,现将其洗胃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将 19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综合抢救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 98例患者施行洗胃后留置胃管 ,根据中毒程度分别于第 1个2 4小时和第 2个 2 4小时少量多次洗胃并灌入导泻剂 ;对照组 96例患者按传统的洗胃方法洗胃 ,洗胃后不留置胃管。观察比较两组抢救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阿托品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1) ;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均 <0 .0 5) ;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 ( P均 <0 .0 1)。结论 洗胃后留置胃管可以及时清除胃内残留毒物 ,减少机体对毒物的重吸收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洗胃为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主要方法。据报道 ,有机磷中毒死亡患者中 2 0 %与洗胃不彻底有关。现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洗胃液 :常规用温开水 ,每次注入液量 2 0 0~ 50 0 ml,反复灌洗直到回收液澄清为止。一般洗胃液总量 2~ 5L ,多达 6~10 L。有学者认为淡水渗透压低 ,洗胃过程中可渗透进入血液 ,在短时间内血液被稀释 ,特别是血钾浓度被稀释 ;加之洗胃后不恰当应用利尿、脱水等措施 ,均可导致低钾血症 ,从而诱发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因此建议必要时使用含钾溶液 ,以防洗胃后血钾降低。活性炭胃肠灌洗法可阻止胃肠毒物的吸收 ,降… 相似文献
6.
重复洗胃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过程中,彻底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采用重复洗胃法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35例,与采用传统的一次性洗胃方法对比,治疗效果和预后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5):111-112
目的对留置胃管间断洗胃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10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留置胃管间断洗胃。比较两组患者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率以及农药中毒反复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农药中毒反复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间综合征发生率4.0%显著优于对照组38.0%。结论留置胃管间断洗胃可有效排除患者体内残留的有机磷农药,防止毒素再吸收,显著降低了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例1,女,32岁。自服敌敌畏20ml 1h急诊入院。查血压150/90mmHg,神志清,皮肤潮湿,双瞳孔直径0.2cm,肺部有干罗音,心率94次/min。立即插入胃管洗胃,并反复刺激咽部诱发呕吐。洗胃40min时,再次诱发呕吐,患者突然口唇紫绀。四肢抽搐,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传统胃管的侧孔剪大1/2圈并在传统插管长度的基础上延长插入10~13cm,来研究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胃肠引流的效果。方法将160例上消化道出血行胃肠引流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改良组8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法;改良组将胃管顶端的侧孔剪大1/2圈并延长插入长度10~13cm。结果胃肠引流通畅者改良组占82.93%,对照组占65.38%(P〈0.05)。结论改进胃管和延长插入长度的方法,胃肠引流效果好,能对上消化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留置胃管反复洗胃配合微量泵持续静注阿托品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36例ASOPP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并在首次静脉冲击后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阿托品治疗;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并以肌注加静脉持续滴注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的差异,病人昏迷持续时间、治愈率及死亡数、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后24~72 h生命体征相对稳定;阿托品和氯磷定治疗用量、病人昏迷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及时、彻底、有效清除ASOPP病人胃肠道内的毒物;微量泵持续输注阿托品具有恒量、恒速、用药量稳定的优点,相互配合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可固定新型胃管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解决胃管的固定、刻度及夹管问题,设计了可固定新型胃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应用可固定新型胃管,采用新法操作;对照组应用普通胃管,采用常规操作。每组各50例。观察记录两组置管所需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胃管脱落及感觉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置管时间为4.62分钟,一次插管成功率96%,无一例脱管,病人感觉舒适45例,无皮肤损伤;对照组平均置管时间为6.04分钟,一次插管成功率78%,脱管4例,感觉舒适32例,皮肤损伤5例。两组各检测项目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认为应用可固定新型胃管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且感觉舒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制备幽门螺杆菌(Hp)菌蜕(BG),并装载阿霉素,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细菌结合作用将裂解质粒导入Hp,42℃诱导细菌裂解制备Hp BG,经悬浮、离心装载阿霉素,分光光度法检测阿霉素装载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Hp BG-阿霉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杀伤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Hp BG并装载阿霉素,阿霉素的装载量为70.4μg/mg。共聚焦显微镜可见HpBG能被胃癌细胞吸附和内化,分布于SGC7901细胞表面或胞质,所携带的阿霉素传递入胃癌细胞,主要积聚于细胞核。MTT法检测显示SGC7901细胞对HpBG-阿霉素的IC50值为0.32±0.15,明显低于游离阿霉素(0.44±0.15,P<0.05)。结论HpBG-阿霉素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生长,HpBG有望成为理想的抗胃癌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4.
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高表达在胃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在胃癌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RT)-PCR法扩增Sorcin cDNA片段编码区序列全长.DNA重组技术构建FLAG-Sorcin融合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稳定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Sorcin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Sorcin转染细胞(SGC7901-F-Sor)及对照细胞(SGC7901)内长春新碱(VCR)的浓度及维拉帕米(VRP)对其的影响.结果 RT-PCR法成功扩增出Sorcin eDNA片段编码区序列全长,并构建FLAC-Sorcin融合表达载体.RT-PCR及Western印迹法证实,Sorein在SGC7901转染细胞中高表达.HPLC检测显示Sorcin高表达的SGC7901细胞胞内VCR浓度较其亲本SGC7901细胞降低76.89%.VRP能增加VCR在细胞内的蓄积,VRP处理后,SGC7901-F-Sor细胞内VCR浓度增加2.41倍.结论 Sorcin高表达可致胃癌SGC7901细胞内VCR蓄积减少,提示Sorcin可能通过改变细胞膜两侧药物转运参与胃癌耐药,VRP能部分逆转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空肠营养性造口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行肠内营养的胃癌患者,A组42例采用空肠营养性造口,B组34例采用鼻肠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通气时间、术前术后营养状况变化、并发症(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及其他各类不适)、住院时间等。结果73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效果较好,3例患者未完成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营养状况变化、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上优于B组(P0.05)。结论与鼻肠管比较,空肠营养性造口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但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肠内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在胃腺癌及腹膜转移灶、细胞系及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胄腺癌组织及其腹膜转移灶、转移灶旁无瘤腹膜组织中HO-1的表达,以及46例无腹膜转移的胃腺癌组织中HO-1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腺癌腹膜转移组织及耐药细胞系HO-1的表达.结果 胃腺癌及其腹膜转移灶HO-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27/68)和41.2%(28/68),显著高于癌旁无瘤腹膜组织[0%(0/68),P<0.01],亦显著高于无腹膜转移胃癌组织[21.7%(10/46),P<0.05].低分化转移灶HO-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转移灶(P<0.05).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转移灶HO-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癌旁无瘤腹膜组织(P<0.05).HO-1在耐药细胞系GC9811-P的表达水平较其亲本细胞系明显上调(P<0.05).结论 HO-1在胃腺癌腹膜转移过程中表达增高,HO-1可能参与胃癌腹膜转移发生.高表达HO-1与胃癌腹膜转移组织的恶性程度有关,其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存在于组织的上皮细胞,并可能与多药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7.
M. Buunen P. P. G. M. Rooijens H. J. Smaal G. J. Kleinrensink E. van der Harst H. W. Tilanus J. F. Lange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2008,21(3):272-274
SUMMARY. In view of constructing a gastric tube after esophagus resection, the vascular anatomy of the greater curvature of the stomach, especiall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gastro-epiploic arteries, was investigated. The vascular anatomy was studied in 20 embalmed human specimens. After dissection a gastric tube of 4 cm wide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greater gastric curvature. Various lengths of the arterial arcades were measured. In 70% an anastomosis between the right and left gastro-epiploic arteries was presen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soperistaltic gastric tube, in which the left gastro-epiploic artery is left in situ (ligating it at the splenic hilus), there is an 18.7% increase of length of arterial arcade along the gastric tube. Leaving the left gastro-epiploic artery in situ increases the feeding arterial arcaded-length along the gastric tube with 5.0 cm (19%).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前胃肠减压管插入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前患者胃肠减压管插入的最佳长度。方法 将32 6例需行胃肠减压的腹部手术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16 0例,胃肠减压管插入长度为5 0~5 5 cm,试验组16 6例,胃肠减压管插入长度为5 5~70 cm。结果 两组减压效果(包括胃液引流量、腹胀情况及肠蠕动恢复时间) ,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肠梗阻、肺炎及刀口裂开) ,两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 .0 1)。结论 胃肠减压时胃管插入长度应由传统的5 0~5 5 cm延长到5 5~70 cm,不仅减压效果好,且利于手术野的显露及术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从E—Cadherins在不同生长方式胃癌中的表达探讨闵锡钧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同种亲和性钙离子依赖细胞粘附分子E-Cadherins(E9和Uvomoru-lin)在不同生长方式胃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6例新鲜胃癌标本中的E-Cadherins进行检测。结果E-Cadherins在胃正常小凹上皮细胞、慢性胃炎小凹上皮细胞和肠化腺体上皮中呈均质性表达,然而在胃癌细胞中却出现异质性减少至消失的表达,这种表现在于闵锡钧分类的浸润型胃癌(24/24,100%)和分化不良的胃癌(26/31,84%),且在分散单个浸润的胃癌细胞明显缺乏这种粘附分子。结论E-Cadherins的不同表达可能决定着胃癌的生长方式,它可以解释胃癌闵锡钧分类发病机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