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采用手术方式对患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患儿进治疗的过程中具体的护理措施和相应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性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22例患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的临床患儿病例,采用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在手术围手术期内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配合,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积极的护理配合,抽样患儿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恢复期内病情变现平稳,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均在预计时间内顺利完成治疗方案病康复出院。结论对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患儿在围手术期内进行积极的且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可以使保患儿的手术顺利完成,并取得最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的转归情况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动脉血乳酸浓度动态变化的规律及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按疾病严重程度、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短、存活与否将78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组,检测术前、体外循环转流停止、术后3、6、12、24h的动脉血乳酸含量。结果复杂病种组[法乐氏四联症、法乐氏三联症、心内膜垫缺损、右室双出口、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较简单病种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术后各相同时间点血乳酸值增高(P〈0.01)。转流时间大于或等于120min组术后血乳酸值高于转流时间短的组(P〈0.05)。术后死亡组各时点血乳酸值均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术后血乳酸值逐渐降低,死亡组下降不明显(P〈0.01)。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血乳酸浓度可作为评价疾病预后的一个敏感指标。血乳酸值居高、持续不下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正>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属于临床常见心脏结构畸形,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该类患儿的治疗方案逐渐成熟,由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导致的新生儿死亡例数明显降低~([1])。即使如此,新生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因手术难度大,围术期并发症等因素影响,仍存在较高的病死率~([2])。曾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肺动脉高压、肺静脉狭窄以及梗阻等是导致新生儿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3])。也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因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导致的左心室发育异常会增加患者手术失败的概率~([4])。目前临床关于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左心室发育情况与手术结局相关性的研究较少~([5])。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收治的完全型肺静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婴幼儿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治疗的25例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痊愈24例,死亡1例;23例随访3个月~6年,肺总静脉与左心房吻合口无梗阻,心功能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吻合口通畅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右心导管检查术在目前仍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前必要的检查方法,通过此项检查,对某些不易鉴别的先心病,能作出正确诊断,及时给予手术矫治,使一批肺动脉高压的婴儿,得以保全生命。本院从1973年11月起至1978年2月止,曾对120例年龄1个月~3岁的婴幼儿(其中1—2岁占54.1%,体重自3~15.6公斤,76%在7~12公斤之间)进行了右心导管检查,共计120例。在120例中室间隔缺损67例、动脉导管未闭41例、肺动脉瓣狭窄9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永存动脉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 12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10例心上型横切右心房和左心房后壁,行肺总静脉与左心房后壁吻合,2例心内型切开ASD与冠状静脉窦口之间的残余房间隔壁,自体心包补片将肺静脉开口与冠状静脉窦隔入左心房。结果患者均手术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3年,恢复良好,心功能明显提高。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术前确诊,术中吻合口应足够大,避免术后狭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D)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了 16例在中深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纠治患儿的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并发症发生率 5 2 2 % ,均治愈。随访问 6例 ,无 1例肺静脉回流梗阻 ,无远期死亡。结论 尽早手术尤其在婴幼儿期 ( <3岁 )可防止肺血管阻塞性病变 ;改进手术方法、术前合理的内科治疗和术后良好的监护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Dulm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3.0%。心律失常是TAPVD矫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手术的早期疗效和远期生活质量。1996—05-2004-03我院手术治疗TAPVD17例,7例术后早期发生心律失常,经治疗出院时心律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1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右心房、右室明显扩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高压;左房内径较小;房水平右向左分流;左房内未见肺静脉分支开口,4支肺静脉分支于左房后方形成一共同肺静脉干,按不同引流途径与右房连接.其中,心上型6例,心内型9例,心下型1例.均伴不同程度的房间隔缺损或/和卵圆孔未闭及其他心脏畸形.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做出定性诊断和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 16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全部患者均经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之间显露左心房后壁与肺静脉主干行侧-侧吻合心上吻合法。结果早期死亡1例,余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3年,恢复良好,远期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左心房后壁与肺静脉主干侧侧吻合心上吻合法是治疗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良好手术途径,可避免心律失常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了16例在中深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纠治患儿的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发生率52.2%,均治愈。随访问6例,无1例肺静脉回流梗阻,无远期死亡。结论 尽早手术尤其在婴幼儿期(<3岁)可防止肺血管阻塞性病变;改进手术方法、术前合理的内科治疗和术后良好的监护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分为心上型、心下型、心内型和混合型,其中心上型约占50%。1995年6月-2003年6月,笔者共手术治疗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3%,50%婴儿出生后3个月内死亡,80% 1年内死亡,因此,应在确诊后立即行手术治疗[1].大多数病例由于伴有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期呼吸困难,极易患肺炎,进而哺乳困难、体重不增等[2].我院2003年6月收治1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经实施矫治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术后监护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观察其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42例恢复顺利,术后下床时间6~12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0~24h,术后2年妊娠率57.1%(24/42)。结论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心上型21例、心内型15例、心下型2例.心上型经心内法吻合14例、心上法吻合7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2.63%,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72个月:1例心内型患者于术后3个月出现肺静脉回流梗阻死亡.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良性气道狭窄患者行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6例行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患者评估及用物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适时暗示患者治疗顺利,消除紧张情绪;术后加强排痰护理,采用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方法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结果 26例患者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紧张情绪缓解,均能配合手术操作.通过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26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26例患者对手术均有充分认识,提高了手术的耐爱性.通过采用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方法保持引流通畅,从而减少球囊扩张操作次教,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证明有效的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手术前后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郸城县妇幼保健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为10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脏矫治术,在围手术期予以规范化全面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现将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付燕 《华北国防医药》2004,16(5):375-376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3%,50%婴儿出生后3个月内死亡,80%1年内死亡,因此,应在确诊后立即行手术治疗。大多数病例由于伴有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期呼吸困难,极易患肺炎,进而哺乳困难、体重不增等。我院2003年6月收治1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经实施矫治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术后监护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老年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缺)中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6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年龄40~68岁,肺动脉平均压52.5~105.5mmHg,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2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狭窄1例.均行房缺修补术及合并症的矫治。结果26例患者痊愈出院,心功能均较术前改善。结论年龄不是房缺手术的禁忌证,积极的围术期处理、合并症的同期手术处理是手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沈琪 《安徽医药》2018,22(7):1305-1308
目的 探讨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9月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31例APVC患儿,男16例,女15例,年龄6d至15岁,中位年龄2.75岁.所有病例全部经手术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为APVC.结果 3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中,9例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22例为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TAPVC包括心上型3例,心内型6例,超声诊断8例,诊断符合率为88.89%,漏诊率11.11%.PAPVC包括心上型6例,心内型14例,混合型1例,心下型1例,超声提示9例,诊断符合率为40.91%,漏诊率59.09%;22例PAPVC中异位肺静脉共29支,其中单支肺静脉异位15例,2支肺静脉异位7例.29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或卵圆孔未闭(PFO).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TAPVC诊断的准确度较高,多切面连续追踪可明确其分型.而对右心增大伴有房间隔缺损的患儿需仔细探查所有肺静脉的走行及入口位置,警惕PAPVC的存在,提高对此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