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运动症状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异常,是PD诊断的主要依据~([1])。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神经心理障碍(抑郁、焦虑、认知障碍、注意力缺乏、淡漠等)、自主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便秘、心悸、多汗、膀胱功能障碍等)、感觉异常(疼痛、嗅觉障碍、视觉障碍等)、睡眠障  相似文献   

2.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硬、运动迟缓为主要特征。国内外学者近年发现,PD患者在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之前,即可表现某些影像学异常[1]。对PD患者进行脑成像研究,可能对阐明PD病理生理机制的和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多种促发因素有关,在临床上除了会出现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的运动症状,其早期所发生的认知功能受损亦不容忽视。近十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随着病情进展,80%左右的PD患者将发展成为帕金森病痴呆(PD with dementia,PDD)~([1])。而近来研究显示约四分之一的PDD患者早期有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认知功能损害是PD患者的常见  相似文献   

4.
认知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是导致患者致残和增加照料负担的重要原因。PD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时间、特征和速度各不相同,本文系统综述了PD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不同运动亚型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对PD认知损害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更有效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变性疾病,不仅累及锥体外系产生运动症状,认知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多见。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认知正常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众多学者通过多模态影像技术来探索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结构改变情况,发现了多个脑结构存在改变,这为进一步阐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今后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在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患病,且呈逐年增长趋势,该病主要表现为运动缓慢、肌肉强直和静止性震颤.临床工作中PD的诊断依赖于病史及体格检查,而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都伴有类似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致使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相对困难,特别在疾病早期阶段[1].自20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尤为重要。本文就有关帕金森病认识障碍早期相关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探讨其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一类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综合征,脑血管病本身可以出现相应的脑影像学改变,这些病变和认知损伤的关系研究结论尚不统一。VCI的结构影像学研究主要采用结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分别从卒中位置、大脑形态学及大脑白质结构等方面研究VCI引起的大脑微观结构变化及其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了利用结构影像学对VC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的认知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PD)有明显的认知障碍,在早期PD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执行能力下降、视空间障碍、记忆力下降、定势转换障碍,而在晚期主要表现为痴呆。PD患者的认知障碍与发病年龄、起病侧、运动症状的表现有关,微电极引导的丘脑或苍白球毁损术对认知障碍的影响较小,而多类药物治疗均对PD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揭示PD患者认知改变的复杂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之外,常伴发多种非运动症状,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分为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D,PD-MCI)和帕金森病痴呆(Dementia in PD,PD-D)两类。调查研究显示,大约20%的PD患者存在轻度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是以进行性智能减退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认知功能损害、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下降及神经症状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是引起老年痴呆最常见病因。轻度认知障碍是正常老化过程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它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的风险很高。神经影像学在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评价、早期诊断、预测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的风险及检测治疗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病变,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准确的临床诊断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有效管理和治疗.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对脑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有助于评价脑血流、代谢、神经递质、转运体和受体的变化,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然而,尚缺乏对帕金森...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D )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D A )神经元变性、坏死和胞质路易小体形成,其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近年来,PD的非运动症状日益受到关注,包括抑郁、情感淡漠、睡眠紊乱、嗅觉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等。其中 PD伴发抑郁(PDD )是 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发生率高达52%[1]。抑郁可加重PD患者的认知障碍和运动症状,是PD患者的致残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增加照料者负担。因此,探讨 PDD 的发病机制,进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轻社会负担意义重大。PDD的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内源性的生物学因素起主导作用,外源性的心理社会因素也参与致病。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了PDD的影像学改变,对深入了解PD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更多帮助,现对PDD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视幻觉是帕金森病精神病性障碍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关于帕金森病伴视幻觉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困难。近年来针对帕金森病伴视幻觉的影像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其发病机制的阐明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病率逐年增加,现已成为老年人群中主要的致残原因,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迅速发展,尤其是功能影像学,如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 magi ng,BLOD-fMRI)、磁共振波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灌注加权成像技术(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等,以其高分辨、非创伤性等优点对患者的脑功能进行评价,为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识别、鉴别诊断及评估预后等方面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核心临床特征即运动迟缓、肌强直、非对称起病、静止性震颤,以及嗅觉减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情绪异常等各种非运动症状。PD的不同亚型的识别可以帮助了解潜在疾病机制、预测预后并最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和步态姿势障碍等运动症状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近年研究发现,PD还存在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睡眠紊乱及神经精神症状,其中神经精神症状中的认知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认知损害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神经影像学技术可以显示疾病特异性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是研究PD认知损害发生发展机制的强大工具。文中将从神经影像技术中的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两个方面,对近年来PD认知损害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脑功能网络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致残度极高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发达国家和中国等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PD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MRI、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PET、脐电图(EEG)、脑磁图(MEG)等影像技术,以脑功能网络为着眼点,研究PD的发病机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接近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而每个自杀死亡的人平均有10~40次的自杀未遂行为[1,2].有证据表明自杀者在认知功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关于其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认识却是有限的.脑功能成像技术为研究自杀未遂者大脑的结构、功能区域以及功能活动过程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对自杀病理机制的探讨有一定作用.因此对自杀未遂者的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对自杀进行早期的发现,预防和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相关的影像学研究也表明自杀未遂者的脑部结构和脑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情感障碍是自杀最主要的危险性因素,因此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情感障碍患者.本文将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情感障碍伴有自杀未遂的神经影像学方面的研究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