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特点,为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2011年我院受理的544例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年和2009年鉴定的案例最少,2011年鉴定的案例最多;鉴定诊断的精神病中精神分裂症占44.85%,精神发育迟滞占19.30%;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占48.89%,限制或部分刑事责任能力者占25.53%。结论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件中有精神病者居多,相关部门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55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精神病司法鉴定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与精神疾病和案件侦破、司法判决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1996~2002年间55例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鉴定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年龄多为青壮年。性格内向暴躁、残忍、多疑孤僻,送检单位公安机关居多,提出鉴定的亲属居多,鉴定无精神病者占38.18%。结论 在刑事案件中被鉴定人为逃避刑事责任经常伪装精神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为司法公正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探讨我院自1993-2001年期间司法精神病鉴定特点。方法 以宁夏成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我院贯彻、执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开始,回顾性连续9年委托鉴定354例,对各种鉴定情况中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在案例数量、文化程度、案件性质、鉴定诊断、责任能力等项目中男女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 鉴定案例有其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在押精神疾病犯人的服刑能力,为监狱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77例在押精神疾病犯人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7例在押精神疾病犯人中男性占80.52%,以青壮年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9.61%,农民及无业者占74.03%;无服刑能力者占33.77%,均为罹患重性精神障碍,其中精神分裂症73.08%,心境障碍疾病期26.92%.临床诊断低依次为拘禁性精神障碍(33.77%)、精神分裂症(24.68%)、心境障碍(20.78%)、人格障碍(11.69%)、神经症(6.49%)、癔病(2.59%).结论 在被羁押环境下,犯人易出现精神问题,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给予药物或心理治疗,以提高服刑人员的服刑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东莞与上海两地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东莞与上海2009年—2011年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案例,对两组被鉴定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案件类型、精神障碍诊断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被鉴定者的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案件类型、精神障碍诊断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结论东莞与上海两地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被鉴定者的社会统计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鉴定工作中要着重关注各地的危险人群,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各地吸食中枢神经兴奋剂(以摇头丸为代表)的情况相当普遍,屡禁难止。随之而来的因中毒出现精神失常而发生刑事案件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中如何判定此类被鉴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在各地的实践工作中,认识不一,掌握尺度不同,存在许多分歧意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在今后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中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81例司法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道路交通事故的增多 ,颅脑损伤(TBI)所致精神障碍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公安部门委托法医作出伤残评定时 ,很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 ,要通过具有精神疾病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 ,才能评定其伤残程度(等级 )。自1998年以来 ,我们两家单位对交通事故中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案例共同评定81例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组标准1998年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委托本院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案例 ,按诊断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 )》 ,(第二版 ,修订版 )排除标准 :⑴既往无精神病史及智力低下 ;⑵伤前无脑部器质…  相似文献   

8.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根据案情特点分为门诊鉴定和住院鉴定。对案情重大或复杂的案例多采用住院鉴定的方式。杭州市公安部门规定对扰乱及危害社会治安的精神病嫌疑人也采取住院观察鉴定的方式进行。本院从2001年1月至2002年4月共收住76例住院司法鉴定的精神病嫌疑人,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违法案例特征,为司法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45例癫痫患者违法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痫患者违法者以男性(95.56%),未婚(60.0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1.11%),农民及无业者(88.89%),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88.89%)者居多.80.00%作案对象为家人和熟人,53.33%无刑事责任能力,77.78%无作案预谋,88.89%无犯罪记录,案件类型以凶杀(48.48%)、伤害(20.00%)为主.不同刑事责任能力者违法案件类型、作案动机、作案预谋、促发因素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癫痫患者违法以男性、未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无业者居多;多无刑事责任能力、无作案预谋、无犯罪记录;作案对象多为家人和熟人;案件类型以凶杀、伤害为主;刑事责任能力与促发因素、预谋、作案动机、案件类型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案例中民事行为能力鉴定的特点。方法对88例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案例的相关鉴定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案件类型、申请鉴定原因、鉴定结果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案例占总司法鉴定案例的5.5%。88例鉴定案例中离婚纠纷62例(70.5%)。民事行为能力评定:完全责任能力占28.4%,限制责任能力占26.1%,无责任能力占45.5%。结论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偏少,但涉及的问题较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